标签:
杂谈 |
我们看到的,听到的,学到的都是从别人那里得来的。
如果世界上真的有那么一个和自己性格相近,观念重合的人,那大概我们就会不吝其谁地习而得之。
可惜没有。
可惜我说的只是说如果。
几经辗转,虽然跌跌碰碰,到底没放弃自己。即使在最不堪的日子里,像现在。其实,现在也没啥不好的,至少内心寡淡,不骄不躁的。平静得快要死了一样。
内心里一直有一个声音在咆哮,在怒吼。我并不知道那是什么东西,一直以来都是不分你我,一直以来也都在对抗。这种狂吠似的吼声没有停止过。
喜欢的东西依旧喜欢着,有些枯燥也在无时无刻地复刻着疲倦。
以为只有把时间投注在喜欢的事情上,人生才会为此埋单。兜兜转转,走过很多条城市的街道,穿过数不清的霓虹斑斓的夜晚,看过很多人。却发现并没有为哪一次的驻足所留恋。并没有。
我是一个害怕重复的人。
害怕重复,并非说是见异思迁又或是心猿意马。只是我觉得重复真的会让我流动的血液凝滞,让摆在我眼前世界的这张面孔形同虚设,不为理会。
生命更多的时候,就是机械地重复。就像这世界一样,它自有其规律和运行法则。矛盾从来都有,灾难时刻都在发生。所以地震海啸,山洪石流这都无可厚非。
在城市行走久了之后,就会容易被牵着鼻子走。
如果说走这一遭(北漂)的所获,那便是我斩获了有史以来的最大的焦虑。
对,就是焦虑。每个人都在夜以继日,每个人好像都在焦虑。而焦虑却又成了他们孤注一掷的动力。
五月,槐香洋洋洒洒地飘满大街小巷。谁也不太会再去抱怨早班车的拥挤,三环路上的牡丹开败了一茬又一茬,密密匝匝地簇拥在一起。像极了堆积在路面上的车子,匍匐着向前。红的,黄的,白的竞相争艳。雨后的天空总是蓝地一塌糊涂,翠绿的柳叶也郁郁葱葱地挂在街道上空。好看。
这个城市有居高临下的房价,但也有最卑微的梦想。有人为独居三环上的大三居窃喜,就有人为食不果腹而流宿街头。
有时候,很无奈,会质疑。
我不知道那可怜的同情心到底值几个钱。有那么一个个瞬间,感觉身边的人好像过得都不怎么好,可是当我翻开朋友圈的时候,世界好像又回归了光鲜亮丽,大家都过得风生水起。该鸡汤的鸡汤,该养生的养生,旅游的去了爱琴海,购物的去了新加坡。日子像被嵌上了金子一般,无可挑剔,闪闪发光。
某一段时间,朋友圈里常常闪过一个个这样的动态。谁的家长因为脑溢血需紧急抢救,需筹款二十万;谁家孩子先天性心脏病因筹款未果而得不到治疗。万望各位好心人能尽绵薄之力,伸出援手;而且频率相当之高,又多出自熟人转发。那一张张触目惊心的配图你点开轻轻划过的时候,都好像有一双恳切的眼睛盯着你。刚开始还好,可是久而久之便蔚然成风,不绝如缕。
我有过那种深深地无力感,身边朋友也多遇见过这般不幸事。
从那之后,我想这种事情就让那些有能力的人躬身为之吧。只需要自己保留一份小小的善良即好。不死都说 穷则独善其身嘛!
无独有偶,曾经某一天的夜晚,在穿过东直门的地下通道时,也有过一个看似刚毕业的满脸学生模样的女生问我借钱。理由是身无分文,丢了钱包。下一步可能就是流宿街头。可能是在这个信息满天飞的社会上看多了新闻里那一桩桩诈骗,可能是从小听习惯了家里人说的不要轻易相信陌生人的忠告,可能是来不及经过脑袋的一次拒绝,也可能是觉得没必要承担的一种风险。谁知道呢,一别两宽,各自为伍。
万事我都不愿意用最大的敌意去揣测一个人。人的醒悟是后知后觉的,直到后来我想起那一双清澈干净的眼神,忽然发现我欠这个世界一点东西,一点让它变得更好一点的东西。然而在这个转身就是永别的城市里,我们只能擦身而过,然后消失在车水马龙的人海里。这是常态。
而我们只需要保留一份小小的善良在心底,在这个城市的阴暗角落。
在生活尚未变好之前,眼前的一切都好像是裹着一层迷雾一样。扑朔迷离,暗淡无光。
北京是座围城,里边人出不去,外边人进不来。它给我们制造困苦挫折,遇见别离。生活在其中的我们仿佛早已失去了自己的否决权。
总之,这是一篇没头没脑毫无逻辑性的杂谈。我也不知道自己讲了什么,东拉西扯,毫无头绪。不知算是什么梗。
忽然想到菲茨杰拉德的一句话:
每当你想要对别人评头论足的时候,要知道这世上并非所有人都有你那样的优越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