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前前后后去过故宫博物院两次。第一次是2015年的冬天,差点儿被冻晕过去。另一次是2018年的元旦,也就是昨儿。不同于第一次去,这一回除了看到故宫里的屋子和人头,还看到了点别的东西呢。我转了一天还是没溜达完。
京西有山,名曰玉泉山。
玉泉山与颐和园里的万寿山遥遥相望,坐落西郊。有活流清源,水质绝佳。
乾隆帝独爱此处。封其为“天下第一泉”。
不过私以为所谓天,乃指京城天子脚下。
明清两代,每至子夜时分,熙熙攘攘的水车就从西郊玉泉山出发,途径“水门,”最后送到紫禁城,以供紫禁城里的生活饮用。
“水门”也就是今天的西直门,这是玉泉山通往皇宫供水的必经之地,故得此名。
故宫,建于明朝永乐年间1420年,距今近六百年的历史之久。屹立不倒,巍峨雄立,是至高无上的皇权集地。故宫里的水井多达七十几口,星罗棋布地排在诸多的宫殿楼宇间,井水并不能作为日常饮用的水源,而是以供皇宫里的洗衣、拖地、洗澡、浇树灌溉之用。饮用水源,是要舟车劳顿地从玉泉山上取得。
史料《清稗类钞》有载:“若大内饮水,则专取之羽泉山也。”
追本溯源,原因如下。
自古以来,真龙天子,三宫六院。俗语讲的好:“三个女人一台戏”,何况佳丽芸芸的皇帝后宫呢,争风吃醋,勾心斗角。为得皇帝宠信,铤而走险,井内投毒,投药。小则染病流产,重则殒身丧命。就连宫女太监的饮用水也同样是取自玉泉三的干净水源。用水之量,明确规定:皇帝用水每日五十罐,太后皇后二十五罐,宫女太监两罐。当然,还有那些投井自尽者亦是不胜枚举。
譬如以《甄嬛传》为代表,宫廷内斗剧绝非捕风捉影、空穴来风。
故宫有个珍宝馆。位于乾清宫的正东方向,毗邻钟表馆。(单收门票十块,气死宝宝了)“珍妃井”坐落于珍宝馆的最西北角。这当是故宫最出名的一口井了,我也是慕名而往。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时,慈禧太后以珍妃年少,生得娇俏为由,命珍妃投井。直到珍妃死后的第二年里,尸体才被打捞出来,葬于崇陵妃园。这样,就为故宫再添了一道神秘。而“珍妃井”依然保存完好。
“珍妃年少,洋人入城,免受侮辱。”(慈禧说)
然而,坊见又有一种流传,说光绪帝偏爱珍妃而冷落慈禧的侄女,慈禧心有怒气,无奈之下便赐死了珍妃。当然,这种说法也是人云亦云,不得而证。
再看看那七十多口水井,别当另外一种用处便是救火。距今六百年里,大大小小就已经发生过了近一百起火灾。损失之惨重,触目尽心。而很大的原因就是因为建筑物的纯木构造结构。而那些紧锣密布的水井自然而然就能发挥其作用了。不止如此,故宫里那些雄大的铜锅、铁锅也是储满水,以备不时救火之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