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愿你永远执拗如年少。
愿你永远鲜衣怒马,热泪盈眶。
——《神秘巨星》
继《摔跤吧,爸爸》之后再励志,再夺泪,再沸腾热血的《神秘巨星》一鸣惊人。豆瓣评分飙升至8.0。印象中这是看过的第一和第二部印度素材的影片。当家巨星阿米尔.汗从一个深沉寡言的父亲摇身一变为乐坛风云人物。
我想说的是每一件坚持过,认真过的梦想,都是传奇。无所谓成与败。
《摔跤吧,爸爸》中作为父亲,他的爱是深沉的,无言的,默默无闻的。他像一泓清泉,孜孜不倦地浇铸自己的希望之光。倾其所有,将自己的梦想灌注到孩子身上。最终成就了传奇。
阐述了一种特别的父爱,一种别样的人生。
主题永远催人奋进:
年少与青春,成长与梦想。
我是一个感性地一塌糊涂的人。凡事都愿以最大的善意去揣度尘世中的人与事。所以,性格中的理想主义很大程度上根系于此。
无独有偶,《摔跤吧,爸爸》中阿米尔.汗循循善诱,性格沉敛。为梦想孤注一掷。而不负他谆谆教诲的子女也终于得偿所愿。
实现自己,成全父亲,赢得世界。
如果说《摔跤吧,爸爸》阐述了一种严厉父亲角色对于子女成长的重要性。那么《神秘巨星》则就是关于母爱力量的再度重现。
当所有的夺目光环照在女主身上时,我们不止要看到她星光熠熠。
如果不是因为母亲卖了项链而给她买来一本笔记本,如果不是六岁的时候母亲买给她吉他,她不会是之后的她。
尹西娅的筑梦路上,太多坎坷,荆棘丛生,可谓跋山涉水,步步艰辛。然而,这位母亲自始至终的如影随形,细心呵护。
生活的真相,或许如此。一边重生,一边毁灭。重生是自己的,毁灭是为了重生。当然这是一种积极的,大有裨益的说法。
黎明前的黑暗才最黑暗,破灭里的重生才叫重生。
在印度,女性地位大致是很低下的。没有独立人格和思想,是男权社会里的附属品。
法鲁克对妻子施暴,言语上讽刺,重男轻女。这些形象一览无余。他可以因为娜吉玛忘烧热水而打断其手指;可以因为妻子卖了项链为尹西娅换取一个笔记本而大打出手;可以去剧院置母女俩如空气;可以决定别人的人生,强迫尹西娅嫁给素未谋面的陌生人;娜吉玛的一再妥协让他们退无可退。而她的性格也在日益愈深的矛盾中发生了转变,从默默的逆来顺受中坚强起来。她看到女儿的决绝与勇气,对人生的不妥协,不逃避。这些可贵的权利意识,在只身前往孟买的飞机上据理力争原本属于自己的座位;在夏克缇.库玛的帮助下请求律师援助自己的母亲。
诚然,追逐梦想的路上,有太多的辛苦与隐忍。
因为天赋,也因为热爱,爸爸毁了她的吉他。
好不容易有了自己的网络知名度,爸爸让她亲手摔了电脑。
录音成功,大紫大红。音乐人夏克缇.库玛向她抛出梦想的橄榄枝,她却只能遵从父亲的意愿前往沙特利雅得,开启一段异样的人生。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她在一次次的砥砺磨练中,屈从,忍受,痛苦,到迷茫,彷徨,以及后来的强大和义无反顾。
什么是成长?
“拥有梦想是每个人最基本的权利,如果没有梦想,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没有意义的。睡醒之后还是睡觉,醒与不醒有何区别?吃饭之后仍旧吃饭,一切皆为失色。”
神秘巨星终是脱下罩袍,还以梦想真颜。退出厄运属地,站在了灯光下。
这就是成长。
“神秘巨星”其实并不神秘。
他在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里。可能是身体里另一个不屈的自己,也可能是你身边的“钦腾”,可能是你一回头就能get到的一双期许与希望的眼神。
并非每个人都是星光四溢的存在。有的人让世界光芒万丈,有的人照亮自己和周遭。
我们都埋着一颗神秘的种子,在梦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