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圣母院》读后感 魏一言
(2014-02-15 18:00:44)
标签:
教育 |
分类: 《巴黎圣母院》《孟子》阅读 |
以痛以歌
我一直想写红衣主教,因为我从红衣主教身上看到了很多身边的人,看到了一种极端的情感和抉择,极端的阴暗与悲恸。但谁说这部作品的风格就不是极端呢?极端的美,极端的丑,交织在同一个人身上,交织无数的人身上。
但是我要写爱斯梅拉达。或许因为觉得自己该浸浴在明媚中,或许只是她给了我更多的感动和悲伤。
世界以痛吻我,我却报之以歌。
这里我想先引用一段红衣主教对第一次见到的爱斯梅拉达的描述:“有一会儿,他一边像魔鬼一样嘲笑自己,一边回想头一次所看见的爱斯梅拉达,活泼天真、喜笑颜开、无忧无虑、穿着盛装、舞姿翩翩、轻盈、和谐,同时又想像最后一次所看到的爱斯梅拉达,身穿内衣,脖子上套着绳索,赤着脚,缓缓地走上绞刑架的梯子;他这样想着前后两种景象,不禁发出一声凄厉的叫喊。”
我也不断想着前后两种景象,思索着这中间无形的桥梁。其实何止是弗罗洛一人的罪孽,这姑娘承受了多少人私欲的恶果。
这个吉普赛女郎一出场就是舞蹈,和仙女一样,和精灵一样,轻盈美丽,吸引了无数人,甚至那个阴郁的红衣主教的心也被她热烈绽放的舞姿点燃。她身上有着大多人失掉了的纯真和美好,她是一个极为清澈的姑娘,始终。
但是她也只是一个平凡的人。所以她把最美好的感情给了弗比斯,弗比斯是一个自私的花花公子,一个骨子里很冷漠的风流男人,以他一贯虚伪的面孔讨好身边一切美丽的女人。见到美丽的爱斯梅拉达,惊为天人,于是爱斯梅拉达成了他手里的又一个猎物。
他是一个年轻的军官,是一个满口甜言蜜语的美男子。这两点,足以让单纯的姑娘坠入爱河。爱斯梅拉达把最纯真美好的爱情给了弗比斯,她全心全意地爱着这个带着面具的男人,这感情是怎样的美好,又是怎样的悲哀。
恋爱中的爱斯梅拉达,也是一贯的激情而张扬,才有了和弗比斯暗夜里的幽会。可是故事并不是以单纯的少女被花花公子诱拐到手后随即抛弃、姑娘情伤为结尾。弗罗洛在幽会时的一刺,刺出了另一个姑娘生命中的主角,卡西莫多。
爱斯梅拉达被卡西莫多劫持过,但她仍然在一片讥笑声中,即便有些恐惧,却没有犹豫地将水递给了卡西莫多。卡西莫多感受到了一种和他尊敬的主教大人,和所有身边的人的不同的感觉,这种感觉,使他一次次救下爱斯梅拉达,使他甚至爱上了她。这是美好和美好之间的奇妙的磁场。
爱斯梅拉达并不爱卡西莫多,卡西莫多那样的形态,作为读者或许可以说喜欢他,但是这只是理想中的喜欢,真正看到这样一个人时,谁会细究他是否心灵美好,自然都是惊吓不已。更何况,爱斯梅拉达可以说还被卡西莫多伤害过。可是她不爱他,却始终以善良的心对待他,那颗纯洁的心能包容一切的丑恶。
可是这样的人,并不是一个温室里的花朵,并非是一个从小幸福,在爱里长大的单纯孩子。事实上,爱斯梅拉达是一个非常不幸的人。从出生起,家庭,现代人所称的职业,爱情,她的整个命运都是不幸的。但是这种不幸,很难从她的身上看出来。能看到的,只有她的明媚,她的善良,她的真诚,她的美好。她用一种更加明亮的东西处理了这一些的阴暗。尽管这种明亮为她招致了祸事,招惹了那几个间接或直接毁了她的人。
但是明亮的即便一霎那,也比那永远沉寂在深渊里的人生灿烂太多。爱斯梅拉达的一生,是切骨的,切骨的爱,切骨的痛。这里的切骨或者不太合适,但多由她的单纯而生。尤其在它站在绞刑架的最后一霎,她的感受,已经不是切骨可以形容了的吧。
所以有人说爱斯梅拉达傻,确实傻,是一种“飞蛾扑火”势的傻,但这就是她的特色,她生命之意义。她塑造了这个悲剧的美,但是这个悲剧却通过毁掉她来塑造永恒的艺术。
但这束明亮的光,已经不只照亮了那个阴暗的时代。
所以,其实,我也愿和爱斯梅拉达一般,以痛以歌,切骨而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