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惊蛰好奇心

(2023-03-06 17:27:23)
标签:

教育

经典

小学生

阅读

杂谈

真的是春雷惊醒了蛰虫吗?
打雷及蛰虫爬出是惊蛰时节的两种物候现象。《夏小正》曰:“正月启蛰。”后世有人注释说:“言发蛰也。万物出乎震,震为雷,故曰惊蛰。是蛰虫惊而出走矣。”意思是一声雷响惊醒了冬眠的虫类,它们纷纷爬出土来。其实在忽寒忽暖的惊蛰时节使冬眠的动物苏醒出动的,并不是轰轰的雷鸣,而是气温回升到一定程度时地气的温度。《夏小正》曰:“启蛰,言始发蛰也。”意思是说惊蛰节气并不是一个瞬间的突变,而是一个温和渐变的过程。至于“惊蛰”前后听到的阵阵雷声,根据气象学的研究,是因为大地温度和湿度逐渐增加而促使接近地面的热气上升,或是北上的湿热空气势力较强与冷空气活动频繁交汇导致的。
惊蛰好奇心

为什么在不同时代的历法中,雨水和惊蛰节气排列顺序数次颠来倒去的呢?
二十四节气中,惊蛰和雨水的次序常有颠倒,有时惊蛰在前、雨水在后,但大多数雨水在前、惊蛰在后。是造历者改来改去觉得好玩,还是有别的原因?这在史书上并未见记载,已成历史悬案。有学者从气候变化的角度进行了推测和分析。二十四节气中,春分、夏至、秋分、冬至是有重要天文意义的标志性节气。立春、立夏、立秋、立冬记录四季的开始,反映季节变化,指导农业生产。这八个节气的位置是不可变动的。其他节气名称反映气温、雨雪、物候和作物生长情况。惊蛰所反映的动物物候变化,与气温变化有关,也与气候有关。那么,如果气温波动了或气候异常了,节气所表示的气候、物候就会相应发生变化。这也许就是古人数次颠倒节气顺序的主要原因吧。
惊蛰好奇心

惊蛰好奇心

摘自《小读者·阅世界》
2023年3月,总第333期
原文出自《二十四节气深阅读-春》
山东省地图出版社
北斗地图 出品
主编/唐志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