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坚守教育良知的教育者
(2017-09-27 11:13:32)
标签:
教育 |
一、关于教育良知
1、什么是良知和良心
现代汉语中“良心”与“良知”的基本义相同,只是“良知” 更为深刻,它需要人对自己内心世界的深刻反省,终极追问。而“良心”是大众认知的一种道德观,只是一个约定俗成的尺度,并没有深刻反省的过程。从中国思想史的范畴意义上看,良知包含良心、良能,有学者指出:孟子所提出的良心、良知、良能的三个观念,作为“用”的良能是“体”的良心的使用践行;而良知则是对良心、良能的反省、直观,本身就是良能的一种发挥。换言之,良心与良知、良能是体用关系,良知与良能是知行关系。传统思想中的“良知”观念实际上已经兼具良心、良能、良知的意义;包含了发现良心,发动良知,发挥良能的三层意蕴。有良知,一定有良心,但有良心却不一定有良知。
2、什么是教育良知
教育良知,主要是指教师个体或集体在教育实践中,对履行教育职责的道德责任感的价值认同和情感认同,以及对自我行为进行道德判断、道德调控和道德评价的能力。这是教师职业道德的高层次自觉表现,其核心是教师对学生、教师集体和社会自觉履行教育职责的道德责任感。
教育良知是一切师德伦理实践的出发点,也是所有道德体现的核心点,同时也是所有师德的最起码的底线。
二、教育实践中的教育良知
有教育良知,就会真正重视育人工作,不会把分数当作自己的唯一追求;有教育良心,就会虔诚地重视每一个学生的健康成长,不会用分数来衡量学生的优劣,区别对待;有教育良心,就会明白,做教师就要严于律己,行胜于言,时时表率,处处垂范,勇于自责和自纠,善于自省和自励,而不是知行脱节,言行不一。
看到学生萎靡不振,你可以张口批评,也可以视而不见,还可以草草过问,还可以做深入细致的调查、沟通和家访,说不定,这里面就有一个令你吃惊的背景和让你流泪的故事。
——这就是教育的良知。
学生的作业本,你可以匆匆打个日期,可以简单打个对错,可以再打个等级,也可以根据你对学生的了解认真写几句批语或激励的话。当然,还可以找每个学生来,面对面,一一做细致而耐心的指导。
——这就是教育的良知。
面对一节课,你可以拿着课本直接进课堂,让学生自己一边学,你一边自己跟着临时“备课”;你可以下载个课件,生搬硬套,照本宣科;你可以拿着过去的教案,与学生一年一年重复着“阿毛的故事”;你可以深入钻研教材,查阅大量资料,花大半天、一个周末甚至许多天的时间备一节课。你可以给学生云里雾里、不知所云的迷惘,也可以给学生如沐春风、豁然开朗的愉悦,更可以给学生醍醐灌顶、更上层楼的惊喜。
——这就是教育的良知。
在你功成名就之后,领导和同事对你不吝赞词,你可以躺在荣誉上恃才傲物;你也可以回到起点,重新出发,开始更高远的探索之旅。
——这就是教育的良知。
在你行将退休之际,同事和学生对你敬重有加,你也可以依靠资历得过且过;你也可以永葆初心,珍惜在校的每一个日子,勤勤恳恳,善始善终。
——这就是教育的良知。
在你遭受不公之时,领导和家长对你批评指责,你可以放任自己敷衍塞责;你也可以任劳任怨,一如既往地兢兢业业、恪尽职守,努力关爱和帮助每一个学生。
——这就是教育的良知。
教育是让人成为人的事业,当以培育和守护人的良心为己任。教师是良心活,是特别倚重良心的职业,是最需要良心作为保障的职业。良心既是教育之根基,也是教育之灵魂。
三、如何做有良知的教师
当前,以片面追求升学率为主要特征的教育功利化和短视化现象依然十分严重;全球性的社会问题,如诚信缺失、真理模糊、物欲泛滥、享乐至上等,轻而易举地侵入校园,影响教育,校园内层出不穷的心理失衡、价值失偏、理想失却、道德失守、行为失范等现象,早已令人深以为忧。那么,怎样做有良知的教师呢?
(一)拥有高尚师德,才能有良心和良知
教育的良知来源于高尚的师德。师德作为教师职业道德是教师从事教学活动中所具有的道德观念、社会意识、行为规范和思想素质的综合准则,也是教师从事教育劳动时必须遵循的各种道德规范的总和。师德的内容极其丰富,但核心内涵是教育工作者的良知,这就是“教育良知”,也有人称作“教育良心”。
高尚的师德来源于严格的自律。教师自律来源于教师的人格品质,依托于教师的道德修养,是教师个人修养和道德素养的内化和升华,也是人民教师的最高境界。教师应该加强自律意识,强化自律能力,以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塑造良好的形象,增强人格感染力,只有这样,教师的教育行为才能坚守道德底线,恪守教育良知。
(二)饱含教育情怀,才能有良心和良知
拥有一分情怀会使一个人有几分的幸福。老师的职业更需要其拥有情怀去孵化自己生命追求的价值与意义,饱含教育情怀将使我们的教育事业有无限的长度和高度。教育的事业是一个爱的事业,离开爱真的无法去谈教育,一切用于形容老师之好的词,诸如“责任”、“敬业”“奉献”等等,追根溯源,无不出自一个“爱”字。这种爱是教育的感情基础,学生一旦有所体会,就会“亲其师、信其道”,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教育才实现了其根本的功能。
(三)追求教育理想,才能有良心和良知
著名教育家苏格拉底说:世界上最快乐的事,莫过于为理想而奋斗。教师的教育理想与学生的未来、学校的未来、国家的未来息息相关。有了理想才有了奋斗的方向,理想就像指明灯一样,照亮前方,引我前进。我深信,只要心存高远,所有的理想都会成为现实。
教育因为有了理想而更有目标,教育因为有了理想而更有理性。拥有教育理想并不断追求,用心实践,才能真正做到敬业奉献;真正做到有良心、有爱心、有感恩心、有平常心;才能享受这份恬淡的愉悦,快乐地工作,幸福地生活。
让我们怀着教育理想,坚定信念,展翅高飞,拥抱未来。
总之,好的学校就应当这样:走在校园里的都是有良心的人,而从校园里走出去的人,都是能够坚守良心的人。
无论社会如何复杂,无论世界如何变幻,无论生活如何凶险,无论命运如何无常,作为教育者,我们应当始终坚守自己的教育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