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雪景一段----读后感
(2013-11-24 01:29:29)
标签:
读后感娱乐 |
分类: 蕙兰 |
昨天读到《红楼梦》第五十回芦雪庵争联即景诗
这一回写有:“宝玉因心里记挂着这事,一夜没好生得睡,天亮了就爬起来。掀开帐子一看,虽门窗尚掩,只见窗上光辉夺目,心内早踌躇起来,埋怨定是晴了,日光已出。一面忙起来揭起窗屉,从玻璃窗内往外一看,原来不是日光,竟是一夜大雪,下将有一尺多厚,天上仍是搓绵扯絮一般。宝玉此时欢喜非常……出了院门,四顾一望,并无二色,远远的是青松翠竹,自己却如装在玻璃盒内一般。”
读到这里,心里猛一震撼。
也可以说成是心灵在激动的颤抖。反复读了一遍又一遍。
针对自己景物描写方面的一无所知,所以,在学读的过程中,特别用心读曹雪芹曹泰斗笔下的景物描写。
把雪景比喻为“如装在玻璃盒内一般”,曹泰斗把雪的晶莹剔透、高尚纯洁、柔美淡雅,都一起呈现在了读者的眼前。宝玉出了院门,前后左右,东西南北,到处都是毛绒绒的白雪,世界一片寂静无声,就连青松翠竹也都是银装素裹。这样的意境一任宝玉丰富的思绪驰骋千里。宝玉在欣赏雪景,仿佛自己如装在玻璃盒里一般。玻璃是何等的透明,也寓意着宝玉的思想是纯洁无暇。
宝玉在欣赏风景,读书的我们在看着宝玉。白雪红梅点缀了宝玉的新窗,宝玉也点缀了我们读书红楼的梦想
做小说的景物赏析,却不能单纯地就写物赏景物,要结合小说的其他要素进行分析鉴赏,譬如,结合小说的人物去鉴赏景物,结合小说的情节去鉴赏景物,结合小说的写作手法和写作技巧去赏析景物。结合作者使用的写作手法来分析景物,这一段景物描写具有移步换景的典型特点,在屋内看雪景:“原来不是日光,竟是一夜大雪,下将有一尺多厚,天上仍是搓绵扯絮一般。”即写了夜雪之大,用一尺多厚白表现,又写继续下的动态:“搓绵扯絮一般。”拟人,模拟人的劳作产生的飞絮来表现雪在不停地下。只是在屋内看外面的雪景。强调了白茫茫一片的广阔特征。接下来,宝玉出门站在雪地上看雪景:“四顾一望,并无二色。”承前写雪景之广阔,紧接着大了一个比方:“自己却如装在玻璃盒内一般。”人置身在白茫茫的雪景里,不论你是英雄豪杰还是才子佳人,都自然显得微不足道。曹雪芹的这一段移步换景景物描写写得实在准确贴切。
赏析景物描写也可以结合故事情节进行,根据第五十回的回目“第五十回芦雪庵争联即景诗
当然,还可以把景物描写和塑造人物形象结合起来赏析,这里就不啰嗦了。
总是,我们在学习几何的时候知道两个公理,一是一点决定无数条直线,二是两点决定一条直线。分析文章文学的任何一点,都应该结合其他要点,这样,才能组成一条线或者一个面一样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