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西北桃王铜川神州书画研究会于右任书法协会杨君正艺术教授重金收藏硕桃累累绿叶缀泼墨华夏壮丽景

(2018-02-26 08:15:53)
标签:

铜川画家

陕西画家

陕西艺术家

铜川艺术家

铜川文艺

硕桃累累绿叶缀  泼墨华夏壮丽景

 

——记西北桃王杨君正

 

 http://s15/mw690/003Ylkujzy7it4auYou4e&690



杨君正,1942年出生,陕西华阴人出生在三代祖传壁画之家。国画大师何海霞入室弟子,经何先生推荐,受到了石鲁、赵望云大师及方济众、康师尧诸位先生的栽培指点。


http://s7/mw690/003Ylkujzy7it4dp4kSe6&690


现任中国画家协会理事,研究员,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书画家协会副主席、东方书画院副院长、北京书画院国画教授。


杨君正的梅花,上世纪70年代受过石鲁,何海霞的褒奖,所画的桃子大有三千年开花五千年结果之美感,被称为“西北桃王”。所画的山水画既有石鲁先生的创艺,又吸收了“抱石皴”的大气,同时又有何海霞笔下的细腻,不愧为大师门下的画家,他的画被国家领导看中收藏。

http://s16/mw690/003Ylkujzy7it4kygYncf&690


在现代中国画坛上,长安画派是一支不可或缺的力量。它是一面旗帜,引导着后学们不断开创着新的辉煌。后世对长安画派的研究和著述不少,由于方方面面的原因,开山大师们的故事流传的少之又少。我时常能够听到一些关于大师的故事,比如他们的性格,他们之间的一些交往,和描述者对于他们的敬仰,由于零碎简短,总觉得不过瘾。但当我走进杨君正的身边,这样的情形发生了改变,我仿佛身临其境般,感受到了大师的呼吸。

 http://s2/mw690/003Ylkujzy7it4mppNTd1&690


   在当代长安画坛中,有不少人自称是何海霞大师的弟子,这并不奇怪,毕竟何老在陕西生活了那么多年,受其教诲的自然不在少数。但真正被大师认可的入室弟子并不多,据说被公认的何氏门生不超过十个人。杨君正就是其中的一位,而且是磕头跪拜行过大礼的入室弟子。

 

   在大师落难富平的时候,因为敬仰的缘故,杨君正和朋友想办法将恩师活动到条件相对比较好的富平陶瓷厂,想尽办法为恩师创造一些好的创作条件和生活条件。杨君正的敦厚和诚恳时时感动温暖抚慰着老师那颗苍凉的心——当时,大师是主动提出来认徒弟的。

 http://s8/mw690/003Ylkujzy7it4nC6ur77&690


   杨君正有三年多的时间几乎和大师形影不离,如同父子般亲切。如果说这以前,杨君正在家庭的熏陶下,有了一些朦胧的艺术潜识,那么在这以后,恩师为他开启了真正的艺术之门。

 

   何老教杨君正作画,是按照严格的程序进行的。那就是一切从头开始。何老身边存有一些历代名家的传世作品,时常拿出来让杨君正临摹。他说学习中国画不临摹历代名家的作品,不从传统中学习是不行的,学习传统是基础。杨君正记得他是从临摹石涛的画开始的。何老从最简单的一笔一划手把手教他,一遍两遍十遍八遍,就这样一点一点的过关。杨君正对恩师最大的感受是老师的治学非常的严谨,从拜师进门的那天起,每天都要布置功课,从来都没有间断过。功课完成后每天还要检查,从来都是一丝不苟。

 http://s3/mw690/003Ylkujzy7it4qGCcOc2&690


   有了一定的传统功底之后,何老便带杨君正到华山实地写生。一手伸向传统,一手伸向生活,是别人总结出来的长安画派的宗旨,但实际上,老先生们原本就是这样做的。

 

   或许是老师对于杨君正生活照顾的报答,他从内心里想将自己的真学毫无保留的传授给这个内心纯正善良的学生。因此,何老对杨君正的教学抓的很紧,丝毫不肯放松。

 http://s7/mw690/003Ylkujzy7it4rBJJkf6&690


   杨君正在陶瓷厂里当美工,习惯了在小盘子上作画。小盘子上作画,笔触很小,一点一点的。长期在圆盘上作画,习惯了那一片小天地,当跟何海霞学习在宣纸上作画的时候,开始很放不开,下笔很小气,没有一点气势。何老看着看着就着了急,索性就拿手端着杨君正的胳膊一笔一笔的走,一再讲胆子放大一点,再大一点,错了可以重来的。何老对杨君正的启发很大,到现在杨君正作画放得很开,用八尺的纸画寿桃也是随手拈来毫不费力。

 

   跟何老朝夕相处的三年,是杨君正一生中最珍贵的回忆。后来,何老被调到铜川工作,但杨君正的作业一直没有中断过。虽然没有以前方便了,但他还是定期拿作业给老师看。老师还是如往常般这样那样的点拨。

 http://s15/mw690/003Ylkujzy7it4sqIOy9e&690


   在何老调任北京的消息明确后,何老觉得杨君正仍然还没有画出来,很想把他一起带到北京继续深造。老人家是真心思。为了这事,一连找了陶瓷厂的书记三次。但此时,杨君正已经是厂里的骨干,放走了杨就会影响到厂里的生产,就一直没有答应。此事只好作罢。

 

   没能跟恩师去北京继续深造,成为杨君正终生的遗憾。但对于老师与他的关念,又成为他终生的感念。

 http://s15/mw690/003Ylkujzy7it4tWgI6ae&690


《人民网周刊》

编辑:黄志

http://s3/mw690/003Ylkujzy7it4vEe0Gd2&690

http://s9/mw690/003Ylkujzy7it4wmQ3ub8&69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