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线偏振雷达原理

标签:
文化 |
分类: radar |

(1)雷达资料质量如地物回波,海浪回波和生物回波的识别问题
(2)降水估测的精度问题
|Z-R关系的变化问题|零度层亮带影响问题|冰雹影响问题|Z测量误差问题|降水的衰减问题
(3)降水例子相态识别问题
多普勒雷达只能识别冰雹云,而且准确率不高,更不能识别冰雹区|云内相态识别非常困难

(1)多普勒雷达发射一种偏振方向的雷达波,接收平行偏振方向的电磁波,从而探测回波强度,径向速度和垂直偏振波,并接收平行和正交方向的后向散射波,可测量的量为:回波度Z,径向速度VR和谱宽SW
差分反射率因子ZDR,退偏振因子LDR,查传播相移KDP,零延迟水平垂直信号相关系数PHV

原理:
(1)非球形粒子,对水平和垂直偏振波的后向散射能量不同;
(2)不同偏振雷达波的传播速度不同;
(3)对水平偏振的雷达波,可产生正交的后向偏振波;
双线偏振雷达就是探测这种差异,从而探测降水粒子的形状、相态等微物理特征。
疑问:(1)如果降水粒子为球形,双线偏振雷达有用吗?(2)双线性偏振雷达垂直观测时,偏振量如何?
答案:这两个疑问的结果都是没有用的,因为如果降水粒子为球形的,那么水平偏振和垂直偏振是同样的大小,导致频率差为0;如果偏振雷达垂直观测时,那么水平和垂直振荡不存在差异,在垂直方向上都被看成是一个性质的振荡。

1、交替发射和接手模式:
交替发射和接收模式:脉间交替发射水平,垂直偏振波,同时接收水平和垂直偏振波。(这种模式水平脉冲重复频率比原来少了一倍,探测径向速度少了一倍,探测距离多了一倍)
同时发射水平、垂直偏振波,同时接收水平和垂直偏振波。(这种模式实质上是用一个发射仪,成45度角,即水平平分一半,垂直平分一半,只是能量各个方向上少一点,但是探测结果不会受到影响)
第一种模式:
可以探测到LDR,对识别粒子相态重要;
可扩展雷达的探测范围;
减小两路信号的干扰;
径向速度探测范围变小;
结构比较复杂,需要脉间转化发射电磁波的偏振方向
第二种模式:
兼顾了双线偏振雷达和多普勒功能;
回波强度和径向速度探测不受影响;
观测速度快;
结构简单;
不能观测LDR;
发射功率分配到两个通道,探测范围和灵敏度减小;

(2)发射和接收两个通道要一致;
(3)信号处理等要一致;
前一篇:子程序(1)
后一篇:双线偏振雷达参量的物理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