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家乡的历史和发展》教案及教学反思

(2016-01-11 13:31:58)

 教学内容与目标   
应知:1、(1)通过学习本课,初步了解自己家乡的历史与发展概况,对家乡某一方面的过去与现在有比较深入的认识。   
(2)知道自己家乡的标志性景观,并能作简单介绍。   
应会:(1)能用手绘小报、文字、绘画等形式综合表现家乡的变化。   
(2)能够与同学合作,搜集、整理资料,进行采访、调查活动。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1.搜集资料,走访调查家乡的历史与发展。   
2.通过一至两种形式表现家乡的历史与发展这一主题。   
难点:对自己家乡的历史与发展进行分析与总结。   
教学过程(本文来自优秀教育资源网斐.斐.课.件.园): 
1.引入。 
(1)播放课件:从猿人到现代人的人类发展历史图片,引入“发展”的概念。 
发展:实现现代化的过程。 
(2)提问:谁能根据自己的亲身感受说一说家乡这几年哪些方面有了发展变化? 
(3)小结: 
我们亲眼见到的变化只是很小的一部分。历经几百年的历史变迁,我们的家乡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 
学生观看并思考。 
学生回答衣、食、住、行各个方面的变化,无论大小均可以说。 
2.授新课。 
(1)家乡的变化是方方面面的。今天我们从几个方面来进行深入的了解。请各小组同学把本组搜集到的各种资料进行整理,并按照各组问题卡上的内容进行讨论。 
(2)“我把家乡的发展说一说”(小展示会)。 
①家乡的胡同与现代街道的变化。  
②城市与农村现代建筑 
问题卡(课件): 
 ③交通工具的变迁 
问题卡(课件): 
A.早期的交通工具 
B.现代的交通工具 
C.现代城市的交通状况 
D.这一变化说明了什么? 
(3)家乡的这些变化使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 
以小组为单位,组长负责。 
学生把自己所搜集的与本组题目相关的文字、图片、物品等资料进行交流,并按照本组问题卡上的内容加以讨论和整理。 
各组的学生代表发言。 
认真倾听各组的发言。 
其他组学生可进行补充。 
3.把本组的题目用所学过的小报的形式图文并茂地展现出来。 
分工合作,根据自己的特长进行文字抄写、文字排版、图片绘制等各项工作。 
4.小结: 
一座城市的历史就是一个国家的历史。作为几代帝都和今日中国首都的北京是中国历史和现状的缩影。家乡是古老的,但同时又是一座焕发美丽青春的新城。正以一个雄伟、奇丽、新鲜、现代化的姿态出现在世界上。让我们去了解它更多的历史和发展吧,你会更加热爱它。 
5.作业用班级或校级展览的形式表现出来。 
课后反思: 
本课是“家乡”系列最后一节课,它既是对前三节课的总结,也是对前三节课的升华。前三节课从家乡的老房子、家乡的小吃、家乡的艺术三个点出发,对同学们家乡的历史、传统进行了探究和总结,而本课则把视点放在了过去与现在的对比上,寻找家乡发展变化的足迹。 
《家乡的历史和发展》是一节“综合探索”课,其综合性是多方面的。从本课的题材上讲,它综合的是一个地区的历史事件、文物、经济、文化教育、环境等方方面面的内容;从表现方法上看,它又可以用手绘小报、绘画、文字、摄影、板报等多种表现方式呈现学习成果;从学习方法上看,可以采取小组合作、自主学习、探索研究等多种形式开展学习活动。因此,本课给予了教师很大的创意空间去设计、完成家乡历史和发展的学习活动,当然这对美术教师也将是个挑战。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