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2013-11-20 20:52:29)“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该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体验实践。”“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因此,小学低年级的语文阅读重点要分层次来进行,而且要注意时刻检查,把阅读要求落到实处。一般情况下分三步进行:第一遍阅读要求学生把生字、词读准确、读对。生字词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重点之一,特别是二年级识字量大,把生字、词放到课文里去认,可以降低识字的难度,提高学生识字兴趣,扩大识字量,感知生字、词的运用。在第一遍阅读的基础上,检测学生认识生字、词的效果。可以从课文里的词入手,再到字,然后再有重点地练习组词、并用部分词语练习说话,训练学生口语表达;有的字可以让学生动手查字典,训练学生运用工具书的能力,并在其中了解字词的意义;写其中的部分词语也是小学语文教学的要求之一,既可以让学生练习书空,也可以以笔来练,以达到分散书写难度的要求。第二遍的阅读要求是让学生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学生有了识字的基础,能够把字词读准确,但不一定能把句子读好,有的学生喜欢默读或小声读,有的学生能跟大家一起读,但自己一个人读书时,往往很胆怯,针对这些情况,结合教学要求,要让学生认识句子,同时降低学生阅读难度,给更多的学生在课堂上练习的机会,在学生自由读的基础上,如何来检查学生的阅读效果,一般情况下,我要求学生按照座位开火车读,一个人只读一句话。这样做,可以使学生的个性化阅读得到充分体现,使学生感知完整的句子,也可以及时发现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感到一些有难度的句子,以便教师领读,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教师有重点地指导教学。此过程还需要一到两遍的学生自由练习读书,以巩固效果。有了学生充分的朗读,可以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感知,这是一个开放的话题,只要学生所谈是围绕课文内容展开的,都应该给以鼓励。当然,教师切不可让学生漫无边际地随便解读,该讲则讲,该导则导。理解能力强的可以有深层的要求,使他的思想、平常积累得以融合,差一些的可以通过课文的部分朗读来体现,经过这样的过程,到第三遍的感情朗读就是水到渠成的事了.如果能让学生在感情读书的时候,适时采取反复读,对比读,配乐读等形式让学生充分展现自己对课文的理解,效果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