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老家文化(十六) 商丘丧俗

(2014-04-09 15:40:36)
标签:

老家文化

http://s2/mw690/003YkFBLty6HYeTgSv711&690商丘丧俗" TITLE="老家文化(十六) 商丘丧俗" />

家乡丧俗

家乡商丘民间丧俗大抵沿用旧俗,旧丧俗形式繁琐。但周围十里八乡也不尽完全相同,会有稍微差别。主要程式如下:    

咽气。亡者断气,家人即将备好寿衣速易其身。富者以绫绸之衣十余件,贫者以布衣五七件,在官者则用礼服,如品级高者,着朝冠朝服,女则凤冠霞帔。易衣后,亡者面覆白布或白纸,脚系麻绳。事了,就床前烧倒头纸,全家举哀,号啕大哭。

讣告。讣告亦曰“讣文”、“讣闻”,俗曰“报丧”、“送信”。即将亡者名字、年庚、身份、绝气、下葬之日时俱告亲友,以便前来吊唁者作好准备。讣告一般由死者亲属或治丧委员会发出,现农村多以口述,不具文字。

入殓。殁后始殓于床,继殓于棺。入棺时,长子捧头,旁人偕抬,放入中堂棺内,面向上,四肢顺直,谓之“寿终正寝”。棺内备有黄土、纸卷、褥被、鸡鸣枕之属。入殓后盖棺留口,谓之“小殓”。此后,寝门搭灵棚,柩前垂竹帘,左右列围屏,楹上书挽联,檐挂白绣球,高悬“招魂幡”。置供桌,设飨祭,竖灵牌。棺前放常明灯,孝子易凶服,男左女右,焚箔烧纸,陪灵恸哭,昼夜不绝声。

糊纸货。纸货多寡,则视家庭经济条件,一般要糊棺罩、主楼、四面房、轿车马、金童玉女、金山银山、摇钱树、聚宝盆。女死增糊金桥银桥。现多以花圈代之。罗列灵前,进诸者顿有肃穆悲戚之感。

送盘缠。送盘缠即路费,有曰“送饭”。迷信传说,人死不能即达阎王殿,需暂住本坊土地庙内,三日内方由土地伴魂起程。因路途遥远,须经格针窝、野狗村、狼牙山等险关恶店。故在亡后二三日夜晚,家人着孝衣哭祭土地庙前,焚烧纸扎车马及金箔元宝。至亲为亡者忏罪,祈求冥福,并贿嘱土地多加照应。做者语诚情切,竟似实有其事者。

点主。点主即家祭点主,亦曰“题主”。相传此日为亡者吉日,故铺张扬厉,张燕奏乐,祀土、妥灵,诸般礼节,繁不胜述。富家巨族则延僧道,礼忏诵经,超度亡灵。旧时大家点主,邻村皆持赙往吊,观者拥满街巷,待客往往至数百桌。穷人家借此机会偕入客中,饱餐一顿,谓之“坐冒席”。此在意中,主人亦不加驱逐。

治丧。治丧亦曰“开吊”,今曰“追悼会”。是日宾客亲朋毕至,宾至,哀乐起奏,拉鞭烧纸,孝子陪哭,奠毕,出庐谢客。如至亲入室吊问,则涕泣以对。出嫁闺女来吊,未进村即闻哭声,名曰“哭路”。至灵前拍掌打地恸哭,涕泪垂地,哀哀欲绝,屡劝不止,睹者无不泪下。旧时治丧,亦有读祭文者,祭文古曰诔词,今曰悼词,是专用于哀悼祭奠亡灵的文体。其文叙其事,道其功,赞其德,有叙有论,词哀情切,读者往往声泪俱下。

钉口。钉口即盖棺钉口,亦曰“大殓”。俟三党亲族到齐后,先由长媳或主丧人为亡者净面,众环棺尸一周与遗体告别,公允后方可钉口。如父死由族长允之;母死,由母党公亲允之;妻死,由妻党公亲允之。若非许可,擅自行殓,视为不恭,公党借此为由,大闹不休。遂致公亲(俗说娘家人)不到,无敢先殓者。

出殡。出殡亦曰“开引”,俗曰“出门”。灵柩停放一般在三、五、七天,巨家富族亦有停放七七四十九天至百天者。柩至街中,覆以棺罩,长子持瓦盆摔碎,名曰“摔牢盆”。灵架起行,鼓乐前导,鞭炮连鸣,铭旌亭、方弼、方相、灵幡宝盖,全幅职事,相随于道。前一甥,着白袍抱斗,沿途飞洒纸钱,孝子匍匐拄杖灵前,女眷捞灵于后,哀哀号号,徐徐向前。时有路祭,盖由亲友、村人识者行施,分八拜、十二拜、二十四拜、三十二拜、四十八拜、至七十二拜。拜祭时,村民围观,以礼之多寡,辨知识之深浅。

下葬。如择新茔,则由风水先占穴,祖茔则否。墓穴呈西北、东南方向,头北脚南,棺放穴后,长媳抓土回家,寓意“抓财”,司土者征得家人亲友许可,方可掩埋。坟高尺许,放鞭炮,烧纸货,哭祭叩拜事完。以后复三、一七、二七、三七、七七,皆俱供品,上坟祭奠,至百日孝满。再后一周年、二周年、三周年,俱要大操大办,其礼仪多有不啻新葬者。

补叙。上述丧礼多系富家老人。贫者,薄棺一口,草草安葬。更贫者,席卷而葬之。青壮年暴死,不得入祖坟。婴儿死,田谷秆草裹尸弃于荒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