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中医家人
中医家人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7,676
  • 关注人气:337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五根汤治疗小儿咽炎扁桃体炎疼痛

(2022-06-21 09:32:08)

一、五根汤:       
 为李可老中医的著述写序的郭博信医生,曾大力推荐过五根汤。他在文章里写到:

        “内蒙古李凤林的五根汤。 处方:  葛根6克,板蓝根6克,山豆根6克,白茅根6克,芦根6克,藿香6克,红花3克,大黄2克。水煎2次。每次煎成70毫升,一日分2-3次服。  经过30年10万多患者的临床应用,证明五根汤不仅具有消炎杀菌,抗病毒作用,而且还可以不分季度,也不管患儿发热还是恶寒、恶风,一律使用五根汤,累获奇效。特别适用于小儿伤风感冒、扁桃体炎、猩红热所致的发热,还可解无名热等症。"

       我临床常用五根汤治疗小儿咽炎疼痛以及发烧伴咽痛者,有良效。我观察,此方优于银翘散和普照濂消毒饮。

      郭博信医生分析了此方的用药规律,说到:

   盖葛根辛凉,轻扬发散,最善解肌退热,是解湿热时疫第一要药。凡发热之病,退热当为首务,热不退,余症何解?发热而致咽喉肿痛,则热重而毒亦成矣。

山豆根苦寒,清热解毒,为治咽喉肿痛的第一专药。可谓直取咽喉要地;辅以板蓝根,因其甘寒,既能清热,又能解毒,尤长于凉血利咽消肿,血不凉则肿何以消?此三根可为作战主力。

      又加两根者,以其热必伤津。芦根甘寒,清热生津,又其生于水底直出水面升,性凉而又善升,古方治大头瘟(痄腮)常用其为引经药,所谓行军作战不能无向导也。再用白茅根,以其甘寒,既能清热生津,又能凉血利尿,使热从小便而出也。由是五根汤成矣!

     又虑及此症多发生于春夏流行性感冒之际,故加藿香芳香化浊、发散表邪,使外感之邪从皮毛而去; 加大黄攻下肠胃壅滞,使内热之邪自大便而出。凡肿痛又必有瘀血,故加少许红花活血化瘀、消肿止痛,使敌营自内部瓦解,以利攻战速成。

    此五根汤药虽仅八味,然表里内外,面面俱到,紧扣扁桃体炎之中医病机,真乃好方也。非但治小儿发热,治大人外感发热,吾变通应用之。”

     现逢春夏之交,临床观察到,小儿扁桃体发炎引起的发烧者比较常见,我愿意推广此方,希望能让更多的小儿受益于中医。在服此方的基础上,亦可配合针刺,更有速效之功。比如,小儿发高烧时,可点刺少商出血,或耳尖点刺血,或四缝穴出血,更好。

     转至选择中医公众号


二、银翘利咽汤治急性扁桃体发炎特效方且发热

导读:银翘散去竹叶、芦根加黄芩、元参,为余治疗风热乳蛾之经效方,屡用有效,此方暂名为银翘利咽汤

腭扁桃体,中医谓之喉核,位于喉关之两侧,左右各一。如遇风热邪毒侵犯则红肿胀大,形似蚕蛾,故名乳蛾或喉蛾。病发于一侧者谓之单蛾,两侧均发为双蛾。此即西医所谓急性扁桃体炎也。

此证初起以乳蛾红肿疼痛为主症。因感受风热邪毒而病,故发病迅速,疼痛逐渐加剧,吞咽不利,咽喉干燥灼热。并见外症如发热恶寒、头痛鼻塞、咳嗽吐痰。脉象浮数,舌质偏红,苔薄白或薄黄等。

咽喉为肺胃之门户,叶天士云:温邪上受,首先犯肺。肺中风热之邪循经上达于咽喉,搏结于喉核,邪阻络脉,热灼肌膜,遂致喉核红肿胀痛而发为本病。故其治法当疏风清热、解毒利咽。余习用银翘散加减以治此证。

银翘散方见于《温病条辨》上焦篇,由银花、连翘、桔梗、薄荷、竹叶、生甘草、荆芥、淡豆豉、牛蒡子、鲜芦根组成。为治温邪袭肺、邪在肺卫之方,而乳蛾初起,发热恶寒、头痛鼻塞、咳嗽咽痛等证,与银翘散证极为相类,病机亦似,只是病邪所犯部位不同:一在于肺,一在咽喉。故乳蛾初起有表证者,亦宜用银翘散治之。且清肺即所以利咽,表解热清,乳蛾自消。

但方中芦根虽清肺热,然性甘寒,嫌其力逊而入浅。喉蛾屡发,必有伏热深踞肺脏之单(惮?)。黄芩苦寒,泻肺火有单刀直入之功,故以黄芩易芦根。盖肺热不清则乳蛾不消,蛾不消则发热不退也。黄芩实为此方之药。伏热清解则病根除,是故后即不发也。元参善养阴、解毒、清火、利咽,可助诸药共建大功,故于方中加入元参,全方药量甚轻而覆杯即应,是知药贵对症,不贵蛮用。对症者轻灵即效,蛮用者重投反伤。吴鞠通谓治上焦如羽,非轻不举。亦此之谓欤?

原企业家邹某之孙,幼年乳蛾屡发,发则高热鸱张,咽喉痛剧肿甚。打针服药,总须六、七日,甚至及旬方愈。1979121日晚高热又作,体温达39。次日由余诊治,查见双侧扁桃体度肿胀,尚未化脓。触其肌肤,身躯热而无汗,扪及额头与四肢,均无明显热象。自觉恶寒较甚,咽中干痛,妨碍饮食。且往昔发作时,俱是下午热盛,半夜后热衰,上午热轻。脉浮数有力,舌淡红,苔薄黄。夫咽喉为肺胃之门户,风热之邪侵犯肺卫,稽留咽喉,以致乳蛾高突,寒热频作。法当清解肺卫之邪,泻火利咽。方拟银翘散去芦根、竹叶、加黄芩、元参。方为:

金银花6g、连翘3g、荆芥6g、薄荷2g、生甘草2g、桔梗2g、牛蒡子4g、豆豉6g、黄芩6g、元参6g
日间服完一帖,傍晚体温降至37.4,夜间又进一服,次日清晨热即退清。再进一帖,以撤余邪。以后再发之时,均以此方服一、二帖即解。复作二次后,病竟解除。今已二十余岁,乳蛾一症,自治愈后从未再作。

银翘散去竹叶、芦根加黄芩、元参,为余治疗风热乳蛾之经效方,屡用有效,此方暂名为银翘利咽汤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