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梅兰竹菊——四子之歌

(2016-05-03 13:48:03)
标签:

历史

旅游

情感

文化

娱乐

分类: 精典

http://s15/mw690/003YknJ5zy71oqwGdhY7e&690
本文除特注外,皆为网络图片

梅 兰 竹 菊

                      ——四子之歌

扬眉

  梅兰竹菊指:梅花、兰花、竹、菊花。被人称为“四君子”。品质分别是:傲、幽、坚、淡。梅、兰、竹、菊成为中国人感物喻志的象征,也是咏物诗和文人画中最常见的题材,谦谦“四君子”是中国画的传统题材,以梅、兰、竹、菊谓四君子。是传统寓意纹样。
  明代黄凤池辑有《梅竹兰菊四谱》,从此,梅兰竹菊被称为“四君”。画家用“四君子”来标榜君子的清高品德。《集雅蔡梅竹兰菊四谱小引》:“文房清供,独取梅、竹、兰、菊四君者无他,则以其幽芳逸致,偏能涤人之秽肠而澄莹其神骨。”正是根源于对这种审美人格境界的神往,也是咏物诗文和艺人字画中常见的题材,号称花中四君子。

       四君子并非浪得虚名,他们各有特色 :

  梅:探波傲雪,剪雪裁冰,一身傲骨,是为高洁志士;
  兰:空谷幽放,孤芳自赏,香雅怡情,是为世上贤达;
  竹:筛风弄月,潇洒一生,清雅澹泊,是为谦谦君子;
  菊:凌霜飘逸,特立独行,不趋炎势,是为世外隐士。

  关于梅兰竹菊对梅兰竹菊的诗一般的感受,是以深厚的民族文化精神为背景的。梅兰竹菊,占尽春夏秋冬,中国文人以其为“四君子”,正表现了文人对时间秩序和生命意义的感悟。梅高洁傲岸,兰幽雅空灵,竹虚心直节,菊冷艳清贞。中国人在一花一草、一石一木中负载了自己的一片真情,从而使花木草石脱离或拓展了原有的意义,而成为人格的象征和隐喻。大凡生命和艺术的“境界”,都是将有限的内在的精神品性,升华为永恒无限之美。

一、孤山的梅:


  《孤山的梅》

  扬眉

  孤山的梅,
  是素雅飘逸的型,
  生在江南的土地上,
  柔柔素素的枝,
  曲曲折折的杆;
  孤山的梅,
  是冰肌玉骨的身,
  长在西湖的水岸旁,
  青青绿绿的肌,
  朱朱赤赤的肤;
  孤山的梅,
  是傲雪凌霜的脸,
  植根孤山的石隙中,
  文文静静的眉,
  恬恬淡淡的唇。

  哦,孤山的梅,
  我情感中的女孩,
  几时我不把你思念;
  哦,孤山的梅,
  我意念里的女神,
  几时我不把你向往。

  生活的艰辛,
  压弯了我的腰,
  工作的劳累,
  磨垮了我的肩,
  这都不能磨灭我挚爱你的真心;
  道路的坎坷,
  磕伤了我的膝,
  路途的遥远,
  磨破了我的足,
  这都不能阻挡我追寻你的脚步。

  因为我的情感里只有你,
  孤山的梅;
  因为我的世界里只有你,
  孤山的梅。

   二、兰溪的兰:


  《兰溪的兰》

  扬眉

  兰溪的兰是是幽谷中的兰,
  生在兰溪的水岸,
  长在兰溪的柔波间。

  融融的暖春泛起轻曳的散烟,
  揉抚着略有喧嚣的山谷,
  是那翠翠的鸟在寻找情侣,
  扰乱了这寂静的山林;
  是那莹莹的溪水奔流不息,
  拍打着千疮百孔的石崖陡壁,
  给这潮湿的绿幔弹奏着序曲。

  我徜徉在兰溪的石岸,
  把那幽绿的剑叶抚摸,
  似在亲揉我恋人的脸;
  我徘徊在兰溪的水滨,
  把那幽雅的香息吮吸,
  似在亲吻我恋人的唇;
  我伫足在兰溪的花丛,
  把那幽静的蕊蕾端详,
  似在凝视我恋人的眉
  ---那眉下荡着一弯含春的水。

  哦,山间的鸟已不在我头上躁跃,
  石间的溪已不在我身边奏鸣,
  大地的春晖已不在我眼前呈现出绿的光影。

  兰溪的兰是远古的兰,
  生在兰溪的水岸,
  长在兰溪的柔波间,
  从会稽山翠竹中淌出,
  曲曲折折涤荡着青石岩板,
  拓出了深深渠涵,
  九曲回肠缠绕在兰亭亭间。

  在这兰溪的岸边,
  曾环坐着青衣的衫,
  流着芬芳的羽殇,
  把香甜的墨汁频添,
  书写着文人们最浪漫的诗篇,
  吟颂着雅士们最纯真的心田。

  兰溪的兰你深藏在一代明君的圣庵,
  只把一屡溢墨留在明清的故殿,
  我在那千古绝章前伫足,
  把这泛着陈年酒香的墨迹品舔。

  那幽幽的兰溪水呦,
  浸湿了我的衣衫;
  那浓浓的羲之墨呦,
  永刻在我的心田;
  兰溪的兰
  —— 我的恋人。


 三、君山的竹:

          
  《 君 山 的 竹 》

  扬 眉

  许是,那八百里洞庭湖的春波,
  长久地荡漾在我的心间;
  许是,那千古一记岳阳楼的美文,
  时时的铭刻在我的脑海;
  许是,那悲情万种君山上的翠竹,
  默默地融入了我的血液,
  我来到了洞庭。

  含着清烟的水幔揉抚在春波中,
  将浩浩的水面波皱;
  含着紫气的雾霭缭绕在丘峦间,
  将丛丛的垂柳润翠。

  放眼望去这云梦水泽的巴楚圣地,
  千里湘江滔滔北去,
  万里长江滚滚东流,
  白鹤云间啼、彩蝶花间飞,
  千帆竞渡百舸争流一派王者之气。

  我信步来到了湖边的岳阳楼,
  这四柱三层的江南名楼,
  飞檐陡顶、檐牙雕琢、金碧辉煌,
  恰似一只凌空欲飞的鲲鹏,
  衔着一池碧水。

  我伫足在范公的《岳阳楼记》前,
  抚摸着历经劫难的雕板,
  回想着当年窗下诵读的历历情景,
  那儿郎时壮怀激烈的报国豪情,
  和同桌的她那惊诧钦佩的眸,
  禁不住的阵阵心揪。

  再读这博大精深的文笔,
  领略着“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精髓,
  感受着圣人胸中豪迈的气势,
  那铿锵的文字再度激起男儿的血性豪气。

  乘着一叶扁舟荡桨在荷叶轻摇的柔波间,
  向含烟滴翠的君山划去,
  在乌龙尾角蹬上了它的石滩,
  站在望湖亭上回首彼岸:
  八百里烟波浩淼,
  九万户青烟人家。

  石雕的亭檐下长着是那高耸的同心竹,
  宽厚碧绿的叶片是丝丝的金线,
  那竹芯也是嫩黄色的心,
  枝枝相依诉不完彼此的心曲,
  我拂拭着长长的叶片,
  把深深的祝福呢喃。

  过星云图穿猴子洞,
  走翠茶园、我来到了酒心亭 。
  那亭边的乱石中长着丝丝的藤蔓,
  藤蔓上粘裹着金色的茸毛,
  肥硕的叶面泛绿影,
  叶底却是火红的焰,
  那金丝带上坠着黄颖颖米粒似的花串,
  揉放着浓郁的酒香,
  使人心神荡漾醉眼迷离。

  藤间散生着稀疏的梅花竹,
  酋劲的竹竿上有着深深的槽沟,
  那隆起的筋骨似梅花的瓣,
  和着这醉人的酒香傲然挺立。

  鉴心湖的情波透着鹅黄的底,
  似一面椭圆的明镜丢弃在竹荫里,
  那湖面上蝶着色彩斑斓的叶,
  飘忽在熏熏的清音中,
  是那圣音竹在吹着铭心的梵音。

  这楠竹的兄弟到了君山却变得的矮壮起来,
  竹根粗大、方寸之间竟能拥挤着数个竹轮,
  我静心在湖岸光色中,
  耳畔是那天籁来音,
  间或有我熟悉的笑语响起,
  是那金玲般的清脆的声音,
  那黑黑的飘发飞扫过我的耳,
  撩拨着我少年的心弦。

  延着蜿蜒的石板小径我来到了烟波亭上,
  眺首洞庭湖的水面,
  只见日光波影中点着几许眉睫,
  间或有荷叶撒出闪烁的星光。

  我手摸亭边方竹的竹竿,
  想着那在君山修炼的玉女,
  当年若不是她把宝堂的钥匙藏在烟波亭的石阶下,
  也该不会有这竹竿方正的竹了,
  那天地之间不也就少了方正的秉性,
  我们后人不也少了学习的楷模吗?

  进听涛阁反身龙涎井,
  畅饮那黄色山岩间滴下的甘泉露,
  燥热的心一抚而去顿觉爽清;
  提步走到罗汉山,
  眼前都是形态各异的翠罗汉,
  这是古时一位善良的高僧,
  善得动感天界中的十八罗汉来此打坐,
  可这一坐竟坐了数千年,
  这善行是佛家的心,
  这善行是世间的情。

  下罗汉山走柳毅井翻柳毅亭,
  小憩片刻将同心湖眺凝,
  幻想着风度翩翩的柳公子从竹林中闪出,
  登有缘桥去会那龙女,
  想了一会自己到不禁唏笑起来,
  若回到千年我可不等那柳郎去送书喽,
  哎,不行这不找着让玲子把耳朵拧。

  下桥过朗吟亭只把那洞宾吟诗处一瞥,
  我可不喜欢这狂徒,
  你纵有千般本事万般变化,
  却不为天下苍生造福,
  不去救草民于水火,
  只顾得自己成仙得道去天界逍遥,
  供你何用。

  在孔子的石像前我恭敬地顶礼膜拜,
  想着儒家思想如熏风绿了千年洞庭;
  在圣哲身边长着金镶玉竹,
  嫩黄的竹杆上凹陷着翠绿的线条,
  隔节对称生长着,
  仿佛一块块碧玉镶嵌其中。

  这到叫我想起了君子比德于玉焉的圣语,
  这仁、义、智、勇、洁的风姿,
  天造物化的就生在这丛丛翠竹身上。

  在二妃墓前我长久地伫立沉思,
  世间的情呀,
  你揉搓着多少痴心的梦,
  世间的意呀,
  你碾碎了多少苦涩的心。

  连这圣明的君家也在弹奏着这凄楚古筝,
  那斑驳的石函栖息这已有数千年了,
  这冰冷的石头下睡着两个忧郁的香魂,
  头朝着苍梧的旷野低声哭泣,
  心里想着九嶷山中她们的虞帝,
  --- 那远古圣哲的明君。

  流了千年的泪水呀,
  溻湿了这君山的土地,
  生出了凤尾毛竹飒飒的在清风中泣语,
  钻出了翠丝细竹默默地守护着幽静的碑林。

  湘妃祠前,
  我看到了心仪已久的斑竹,
  是那尧的女儿---娥皇、女英的泪水,
  飞溅在青青翠竹上留下的痕迹,
  我想这漫天泪水中一定含着女儿的血,
  那是哭出来的眼中血呀,
  不然这青翠的竹子上怎能刻上褐褐的印迹。

  那哭是惊天动地的哭,
  连玉帝也下了星云图卷,
  把哭碎了的心抚育;
  那哭是翻江蹈海的哭,
  连始皇也不得不掏出九龙玉玺,
  在君山上盖上四颗大印,
  才留住君山没能蹦消而去。

  君山的竹呀,
  你有着青翠碧绿的容颜,
  焕发着旺盛的生命;
  君山的竹呀,
  你有着婆娑迷人的身姿,
  在清风中亭亭玉立。

  君山的竹呀,
  你有着高风亮洁的心胸,
  在君山的水雾中光鲜几许。

  若一天我也要化为一枝紫竹,
  从普陀山中熏一身的檀香,
  生根于君山的土地,
  直到我的脸上长出黑色的色斑,
  直到我的身上蜕变成紫黑色的竿,
  我就做成洞箫,
  吹出幽怨的心曲,
  天涯海角间来把你寻觅,
  我故乡你那紫色的伊影,
  我故乡你那恬恬的笑颜,
  我故乡咱同窗间的花絮。

  是我错了,
  是我错了呀,
  没能早些向你表白我心中的爱意,
  我的愧疚只能令我化做君山上的一只紫竹,
  等着你玲子乘着一叶小舟来向我怨训,
  或十年、或百年、或千年,
  我是君,我是君山的君。
  玲子,你在那里呀…?!

   四、黄花岗的菊:


  《黄花岗的菊》

  扬眉

  深秋的羊城,
  海风徐徐撩着发丝,
  怀一束金秋,
  我缓步来到了黄花岗,
  这里埋葬着中国民主运动的先驱,
  推翻封建帝制的勇士。

  黄花瑟瑟,金蕊吐丝;
  遒枝托蕾,墨叶扶香,
  我抚扣着青石的墓碑,
  那冰冷的石头在低声泣语,
  诉说着肘臂下七十二位英烈的名字。

  我仰望着红红的朝阳,
  朝阳流出片片丹霞,
  似那血腥的杀场;
  我回首西边的残月,
  残月飘曳着缕缕青丝,
  似那依门望子的老娘。

  桀骜的金菊,
  一束束地躺在石板上,
  带去我崇高的敬礼,
  也寄托着我的哀思:
  一个人的生命是那样的脆弱,
  脆弱的抵不住一片枯叶,
  可他的精神却长存。

  为了一个主义,
  为了一个信仰,
  不惜把青春的热血抛洒,
  不惜把温暖的亲情割断,
  不惜把宝贵的生命捐献。

  他知道:
  他的故去牵动着是他朋友的哀痛,
  他知道:
  他的故去蹂躏着是他亲戚的肝肠,
  他知道:
  他的故去撕裂着是他父母的心肺。

  可他偏要一无反顾地走向死亡,
  偏要把自己抛入无底的深渊,
  这需要怎样的勇气,
  这需要多强的刚烈。

  --- 助天下人爱其所爱,
  为天下人谋永福,
  这铿锵的话语时时震响在我耳畔。

  这黄花岗的菊知道:
  知道这铮铮铁骨的身躯中,
  有颗赤诚的富国之心;
  这黄花岗的菊知道:
  这赤诚的心间,
  滚动着是炙热的民族大义的血;
  这黄花岗的菊知道:
  这鲜红的热血里,
  蕴涵着超脱了生命的理想主义精神。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