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拉康学派的精神分析理论与临床简介

(2016-03-31 15:45:43)
标签:

转载

拉康学派的精神分析理论与临床简介

编辑者:张涛

一、谁是雅克拉康:

雅克·拉康(Jacques Lacan,1901.04.13-1981.09.09),法国心理学家、哲学家、精神科医生和精神分析学家,结构主义的主要代表。他提出的诸如镜像阶段论(mirror phase)等学说对当代理论有重大影响,被称为自笛卡尔以来法国最为重要的哲人,在欧洲他也是自尼采和弗洛伊德以来最有创意和影响的思想家。拉康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最具独立见解而又是最有争议的欧洲精神分析学家,被称为“法国的弗洛伊德”。

拉康家世代为天主教家庭,但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他目睹了人与人之间残忍的杀戮,因此而对上帝产生怀疑,未满 20 岁就背叛了家庭的宗教信仰。1919 年秋,拉康进入巴黎大学医学院学习精神分析学,在 7 年的医科学习的同时,他也学习文学和哲学。

1927 年,拉康成为圣安娜医院精神病所的住院医生,1928 年,他来到警察局附属的特殊医院担任专职医生。在这里,他的兴趣逐渐转移到精神病理学和犯罪学领域。同年,他发表了《战争后遗症:一个女人不能前行的病症》一文,探讨特定时期出现的社会心理疾病。1929 年,拉康正式成为鲁赛尔医院的一名法医,后于 1931 年回到圣安娜医院,着手用语言学方法分析精神病人的手记,并逐渐将妄想型病症为自己的主要研究对象。值得注意的是,此时,达利已经明确提出所谓的“妄想狂的批判方法”。也是在这一研究中,拉康开始关注病人的“心理自动”现象,即主体心理对某种外部力量的无意识臣属惯性。这项“心理自动”的研究受益于其见习指导老师克莱朗布尔(Clérambault),在立意上正好与超现实主义者推崇的“自动写作”处于截然不同的语境中。也是在这里,拉康“导向弗洛伊德”。

拉康自身强调自己作为精神分析家的身份,一生接待分析者(来访者在精神分析中对应的词)无数。创立弗洛伊德事业学院,与其弟子创立巴黎第八大学精神分析系,并配有博士学院,致力于革新精神分析,发展精神分析理论,甚至用以接待精神病结构的重度病人,法国著名精神病的精神分析心理治疗师Pankow及Jean Oury是其同事,在这点上拉康超越了精神分析的创始人弗洛伊德。

二、拉康派的精神分析

拉康并不称自己为拉康学派,他始终坚持自己是弗洛伊德学派,并始终回到弗洛伊德的文本来阐述自己的立场源自的根基。因此,目前,在法国,几乎所有的拉康派都认为自己是弗洛伊德派,虽然法国的单纯弗洛伊德学派不同意这个说法。

拉康通过拓扑学等理论,革新了精神分析的理论,处理了多个弗洛伊德当年理论和临床留下的悖论,使得精神分析能够不断发展,革新,其中早期最为重要的是镜子阶段的理论,这使得精神病的多种症状可以纳入精神分析的人格框架。而这个理论是得益于他唯一的精神病学导师,著名法国精神病学家克莱朗布尔的观点的。

拉康后来放弃了精神科医生的职业,成为精神分析家,因为精神分析才是他所需要的人格理论,正是在他《妄想狂与人格》的博士论文发表之后,他一步步进入精神分析,最终成为法国精神分析学界的领头人物。

三、拉康派精神分析的临床

1分析家能掌握的唯一材料既是分析者的话语

2精神分析过程即对话语的直接分析过程-透过分析追溯意义生产锁炼中失落的欲望能指

(1)不是人说话,而是话同时在说人(这里拉康给出了弗洛伊德自由联想的理论根基)

(2)将空的语言(parole vide)转变为实的语言(parole plein)

(即:需要在自我的话语中分离出无意识的话语,这是分析家的主要工作之一)

 3分析家唯一能做的即提供分析者本人的无意识,使之呈现

(1)分析家的角色-冷漠的缄默者、中性的镜子、既是听者,偶尔对无意识进行解释

(2)从一个能指退至另一个能指,藉由这种倒退(regression)达到主体的原始欲望的第一个潜意识能指

3 拉康的解释观-系于「无意识具有类似语言的结构」此一命题下发展

 由于这个重大命题,这个解释和一般意义的解释不同,并不在于理解,因为理解是自我的理解,正是产生症状的根源,因此,拉康学派的解释也许可以翻译为“干预”,干预产生结果,而分析者自身却不自知。

4转移/移情(transference)是一种无意识的表达,是一个事实、又是一种过程,主体的需求即是以欲望的换喻形式而表达出来

 分析者会对分析家产生转移,把症状投射其上,然而,这一现象必须和自由联想一同处置。通过转移和自由联想,就犹如拼图一样,把无意识的内容复原。

因为,如果仅仅只有自由联想:即获得拼图,但是没有转移作为导向,是无法将拼图的顺序排列好的。这个排列不仅仅是分析家的排列,更多的是分析者自身的排列,这将引发分析者的改变,而非简单的理解,这点是拉康学派和自我心理学的本质差别。前者直接针对症状、梦、口误、遗忘等无意识形式,后者强调自我的理解,然而根据弗洛伊德,自我正是无意识冲突被转变为症状的精神器官。

由于这种拼图般的辩证关系,需要自由联想,并非分析者的内容,而是在此时此刻立马产生的思想;同时,产生的转移反复得工作,分析者自身获得无意识拼图的安置。

这里和拼图不同的地方在于,思想是无限的,所以这次的会谈中的联想如果下次甚至以后再说,很可能并不再具备价值了。因为,新的拼图已经产生。因此这种拼图也是无限的,那如何能够处理呢?

这里拉康提出核心的能指S1-S2的对子,如果分析者坚持自由联想,并且分析者透过对分析家转移的辩证关系,反复重复,这些构成无限思想拼图的核心就会随着拼图的不断拼成,看到拼图之间的关系。即所有的拼图均来自于一类核心的关系:拉康的术语叫做:幻想的结构(S/<>a)。

分析者不仅仅要获得基本的拼图,而且随着深入,拼图本身的产生关系也需要得到一定的理解,进而最终达到拉康所谓的:穿越幻想;否则,这种核心幻想产生的人格,将继续“写出”症状。在这个意义上,拉康派的精神分析的处置和会谈的设置和自我心理学以及客体关系心理治疗有着本质的差别。但是,也因此,自我心理学与客体关系心理治疗为代表的国际精神分析学会IPA人员不断减少,而拉康派却在60年代至今,一直成为目前欧洲以及南美洲最具活力的学派。

5设置:将固定的治疗时间改为灵活的弹性时间,可以消除分析者的抗拒和倦怠情绪,更可以诱发分析者的自由联想,最终达到无意识的话语化(verbalize!)。

在弗洛伊德时代,大家关注与象征与梦和症状的关系,然而拉康强调在这些象征形式之外,话语和语言本身的字面功能,提出另一方面需要字面地理解分析者的话语,将压抑的无意识思想形式(字母,笔划、部首,声音,词组,专有名词,中国的方言等谐音衍生之意义,话语停顿产生的新的意义。——作者根据中国临床进行相应的变动),进而找回自我的话语背后无意识的原初的被扭曲的意义。

即便如此,还是需要自由联想的配合,因为无意识思想和话语一样,通过分析者自身的组织,可以通过话语产生无限的表达,无意识思想因而也可以无限地表达,症状也是如此。

纯粹的拉康派甚至可以改变最基本的设置(弗洛伊德学派所创立基本设置),然而,核心是为了能够深入和处理无意识。所以对于拉康学派,一切维系基本设置的情况如果引发无意识的抵抗,皆可改变——当然,如果由于改变设置,导致抵抗,那么分析家应该反省自己的无意识和对分析者的转移,如果不行,则需要督导。

这里拉康回到了弗洛伊德,因为弗洛伊德自身的临床,并没有统一的基本设置,虽然有大致的倾向,但是随着不同的患者,尤其对于强迫症结构的分析者,会给予很大的变动。强迫症对于心理治疗各派而言,都是一项巨大的艰难,甚至不可能的挑战,以至于通过药物来控制;然而,目前精神科药物对于强迫思维的药物也没有特效药,经常需要借助抗精神病药物,副作用很大,治疗起来十分困难,拉康派通过革新技术,可以有效打破强迫症的固有结构,虽然这也并非一个简单的过程。

拉康派的精神病的精神分析有其独到见解,此处略。

 

6如何成为精神分析家

精神分析是心理治疗的第一学派,心理治疗学界目前大致有200多种学派,精神分析学派内部也有众多意见分歧,然而精神分析自弗洛伊德以来,由赖希、费伦奇等建立了精神分析家的培养制度,由于前面所述的拼图比喻,这是精神分析和其他心理治疗以及医学的本质差别,即由于改变的是精神内容乃至人格,精神分析家自身要接受多年自身的精神分析:个人分析,以此经历自身人格的变迁过程,开业后,还需要督导;由此,才能成为精神分析家,这也是为何精神分析被称为深度心理学与深度心理治疗,并被划分为人格心理学的原因。

同时,也因此,虽然精神分析在国外已经成为非常普遍的一门行业,深入医院、社区、咨询机构,但国内目前精神分析学多在文学和哲学领域以理论形式存在,国内实际临床工作的合格的精神分析家少之又少。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