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教育创新故事

(2019-11-26 22:54:33)

教育创新故事

——让思维的火花在学习的夜空中绽放

在现代教育的背景和要求下,创新能力和思维拓展是素质教育追寻的新目标,我们不单单只依靠课堂上的知识灌输作为教育的出口,而是将创新精神融入到思维拓展的实践教育中,这样才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出真正的创新型人才。

柏拉图说过:“创意,就是培养创造性思考所需的态度。”创意是学习的动力,任何知识的学习都需要注入丰富的创意,以语文作文为例,现在的学生不喜欢写作文,小小年纪就觉得文思枯竭,而现代社会信息高速膨胀,孩子从小就能接收到外来的各种信息,他们有足以应付作文写作的信息储备库,却不具备丰富的创意思维,就好像偌大的水库没有足够的泄水口,长此以往,水泄不通,只能导致堤坝崩溃,所以,对于我们教师来说,有针对有方法的引导学生学会在学习中找寻创意,在知识中发展思维,是十分重要的事情,下面就以我的亲身教学体会,为大家讲一个教学小故事,让大家体会到创意来源在学习中的神奇之处。

我之前开设了一些作文的指导课程,以指导学生学习作文写作技巧为课程的主要内容,我在一次浏览上网的时候,偶然地读到一篇帖子叫作“巧算数,妙作文”,其中讲了通过特别的算术拓展学生写作思维的方法,我读完之后大受启发,决定将这些方法加入我写作课的内容中,于是,我在第一节作文指导课上,就大胆地采取了帖子上说的创新方法。

刚上课,我便在黑板上写了“1 1=1”这个式子,同学们都很疑惑,甚至在小声讨论说“这不是作文课吗”,我心中暗喜,觉得至少引起了同学们的注意;开始上课,我让同学们安静下来看着这个式子,提问有谁可以说说看到这个式子的想法,一个活泼的孩子立刻说这个式子是错的,我会心一笑,然后对他们说:“这个式子在数学理论上确实是错误的,可是在我们的生活中却可以体现出很深刻的哲理,这对我们的作文写作是很有帮助的,下面有谁可以用自己的看法解释一下什么时候这个式子是正确的呢?”“一对夫妇生一个孩子”,“一对燕子筑一座巢”……同学们都踊跃的发言,这让我十分惊喜,接下来,我又给出一个式子“1 1 1=0”,我鼓励同学们开动脑筋,经过几分钟的思考,一些聪明的孩子回答道:“一个和尚挑水喝,两个和尚抬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喝”,“下雨的时候,一滴水,两滴水,三滴水,滴在地上都渗进土壤里了”,“一个同学写作业,两个同学抄作业,三个同学一起抄作业,最后考试都考了0分”,我夸赞了他们的想象力,也让我非常有感触,然后我给出了这节课作文命题“1 9≠10”,有的同学一开始看到是不明所以的,感觉非常迷惑,于是我组织同学们进行小组讨论,讨论结束后便开始了课上作文的练习,通过课下批作文我真正意识到孩子们想象力和感悟能力的强大,有的孩子写的是团队合作,十个人中有一个人带头领导,其余九个人都积极配合,这个团队就可以发挥大于十个人的力量,而十个人中有一个人不配合而搅局就会使整个团队的工作效率大打折扣;有的孩子写的是乐队的例子,乐队中一个乐器的出彩可能使整个乐队都出色,也有可能打乱整个乐队的美感,同学们写出的这些立意深刻的文章都让我十分满意,有些想法甚至是我们大人无法想到的,所以,事实证明孩子们的想象力和创意是无限的,他们的思想也可以很有见解,他们不是看不到生活背后蕴含的价值,他们只是在大多时候缺少一个展开创意思维的导线,这一节创新的作文实践课也让我认识到固定的教育模式中的不足,我和班上一个很不爱写作文,这次作文写的却非常深度的一位同学交谈,我问他这节课是什么吸引你可以在这堂课上想到这些并写下来,他说:“我之前不喜欢写作文,是因为自己看的作文书说的事情都被写过一遍了,我想不出有什么好写的,但是这节课吸引我思考这个算术式子的含义,让我想到了很多平时不会想的事情。”他这段话让我眼前一亮,也许每一位孩子都是缺少那个启动开关的“大文豪”,他们宝贵的想法真的像潘多拉魔盒一样,需要我们教育工作者帮助他们揭开这个魔盒的盖子。

经过一节作文思维的开发指导课后,教学课组准备进行下一项的命题作文写作,命题作文是规定的写作,需要学生像考试一样对待,而这次命题作文的题目叫作“味道”,这个题目并不难,但是我想怎么才可以让同学们脱离作文模版的框架写出自己的新意呢,我正陷入思考,之前与我交谈的同学来办公室找我,还送给了我一颗糖,他给我的糖不是普通的糖,我一口吃下去被酸掉了大牙,原来他是来恶搞我的,恶作剧成功的他开心的笑了起来,我问他这是什么糖,他说这是一种现在很流行的怪味糖,有很多种神秘的口味,酸甜苦辣咸统统都有,他拿了一颗最酸的给了我,抿着嘴里残留的味道,突然间恍然大悟,这不就是最鲜活最容易感受的味道吗,我灵机一现,决定让同学们在写作的同时真实地感受味道,于是我买了几盒这个怪味的糖果,在作文课上课开始时为每个同学都发了一颗不知道味道的怪味糖,并要求他们可以先尝尝糖果的味道,等他们满怀期待地尝着糖果,我在黑板上写下了这次作文的题目——味道,我放眼望去,肉眼可见地发现同学们的瞳孔全都放大,一边惊诧着糖果的奇怪味道,一边惊讶着这个再贴切不过了的作文题目,我非常高兴达到了想要达到的目的,然后要求同学们大胆想象,肆意感受这个作文的题目,开始写作后,我发现同学们下笔的速度比之前都提高了不少,等作文课结束,我让同学们都在自己作文的后面给自己写的作文命一个味道,可以形象也可以具体,可以简单也可以复杂,当然,这次命题作文我们班的立意普遍都十分新颖,给我非常惊艳的感受。那个给我灵感的孩子也十分出乎我的意料,巧合下他与我拿到了一样的最酸的糖果,他的作文没有写生活中的辛酸故事,而是写了现代社会恶搞嘲笑和嫉妒刻薄带给人“酸”的感受,他的作文题目《不做“柠檬精”》也让我非常喜欢,他在文章中深刻抨击了现代信息社会中网络上人们的“尖酸刻薄”,如此深刻的作文内涵让他的文章成为所有老师认可的优秀作品,之前作文不及格最不爱写作文的他一夜成为了优秀作文的作者,让我非常的开心,我问他怎么会想到写这个立意,他告诉我这篇作文因我而来,因为他用酸糖恶搞我,自己很高兴,而当自己吃到酸的糖的时候心里很不是滋味,由此他想到了网上一些没有理智的键盘侠和故意抹黑批评的黑粉,所以他就写了这样一篇文章,听到这里,我欣慰的同时又非常感动,我意识到孩子们是有鲜活的人格的,他们可以从生活中感受到人性本真的样子,他们纯净的心灵可以感受到真真切切的东西,这给我很大触动,让我回味良久。

通过这两次作文课,作为一名教师,我明白了思维创造的伟大,教学不仅仅是教给学生知识,更是带给他们感受和思想,在语文作文中如此,在别的科目中也亦然如此,学生在日复一日的学习中永远不会失去鲜活的思维,永远不会丢失创造的想象力,只是在枯燥的学习中,他们习惯隐藏了这些,将知识学习与想象力分离,教师不能一味地追求应试教育的知识灌输,只有引导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才能让孩子们学习的夜空中绽放美丽的烟火。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