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金色的草地》听课记录

(2018-11-30 21:31:44)
标签:

教育反思

教育

分类: 教育反思

环节一:导入

出示有关小草的图片,引导学生说说花坛的里的草可以怎样描述?引入课题——金色的草地。

(思考:在导入环节,执教者通过联系生活中的实际景像,来唤起学生的已有记忆,为下面的教学打下基础。不但调动起了学生直观记忆,也能够让学生的积累再运用。但如果这个环节稍微增加一些学生的童趣经历的话,可能会为下面的发言增色)

环节二:初读课文

1.一读课文。扫读课文,勾画生字,标记段落。

2.二读课文。小组合作读,纠正字音。

3.三读课文,大声读课文。

4.四读课文。点名分别读第一、二、三自然段。

(思考:对于我们农村孩子来说,学生唱读、拖读的现象更为严重,因此,这块教学不容忽视,也是我们教学的重中之重。在这个环节,可以看得出来,执教者对于学生读的训练是非常重视,通过四读来培养学生读的训练。同时在读的过程中,每一次读的要求也有所不同,逐层递增。但是,我们也发现,在这个环节中,学生并没有到达老师提出每一读的要求。这应该是在没一读的过程中,执教者忽视了要求提出之后的反馈,更正及其训练,而这个过程是长期的,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这就需要老师每一读不是单纯的提出要求怎样读,而是重点放在读得怎么样。只有在这样长期的训练中,学生形成了固有的学习习惯,才会达到最终目的)

环节三:字词学习。

1.齐读字词。

2.点名读词语

3.理解词语,相近字分析、积累、记忆。引导学生分析“引人注目”。

(思考:执教者在这一环节,教学细致,引导理解词语,进行形近字分析,都是一个亮点,也可以看出执教者平时的训练的细致和扎实的语文基本功。但是,我们会发现,农村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极差,这与我们平时教学中害怕学生说不好,说不到老师的要求是有极大关系的。像老师在引导学生分析“引人注目”一词时,问道学生你见到过什么是引入注目的?学生刚刚打开话匣子说到“银杏树”“桂花”。本来这时候学生已经有了表述的意愿,老师顺势而为,让学生表达怎么引入注目呢?可是老师生怕学生不会说,一下子揽到自己的身上,代学生一下子的说了。所以说,平时老师一定要多给学生创造说的情景,放手让学生说。而要让学生说的同时,培养学生倾听的能力也时至关重要的。听了要懂得去评价。说与评的训练中,表达能力自然就慢慢提高了。)

环节三:初步理解课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教研工作总结
后一篇:牵着蜗牛散步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