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湖南省十大青年书法家——夏碧波

(2015-06-24 14:41:57)
标签:

娱乐


    夏碧波,一九八〇年生。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湖南省书法家协会农村委员会副主任,长沙市书法家协会主席团成员,长沙市芙蓉区书法协会执行主席,北京人文大学书法学院特聘教授。

提名理由:

夏碧波以米芾八面出锋的放大加上王孟津的恣肆,形成了他独具特色的如碧波荡漾般的大行草。其用笔丰富善变、刚柔相济,结构纵逸奔放、逸趣横生,章法跌宕起伏、大开大合,极好地把握了时代审美的脉搏,将书法表达赋予了这个时代新的生命。他善于用墨,饱墨濡毫,以排山倒海之势恣肆书写,直至墨干笔枯,全然不顾,给人以强烈的视觉感受和心灵震撼。然其书始终寓情于理,从心所欲而不逾法度。观其书,使人深感一种摇滚乐般的狂肆和心灵宣泄,有一股舍我其谁,气盖山河的豪放气概。

夏碧波书法集评

朱睿

    和老夏的相识,还是6、7年前在中国书法网的临摹创作版。那时候,很多高手都在论坛里面活动,老夏就是其中的一位。当时的第一感觉就是这哥们写起字来不要命,做起事来风风火火。尤其是搞了一个网络国展投稿点评的帖子,其犀利精准的点评引来了大家的好评,在当时着实热得发烫,我也时常溜进去,从中受益不浅。一来二去,和老夏渐渐地混熟了,几个哥们凑在一起搞了个语音聊天群,每周六8点准时聚在一起交流学书心得,相互品评习作,那段时间真是感觉进步迅猛。后来因为工作原因,上论坛的时间渐渐地少了起来。但一直关注着老夏的动向,只知道这小子书风为之一变,于米海岳《多景楼》、《虹县诗》诸帖探得消息,频频以大字行书行走书坛,接连入国展,拿大奖,如同探囊取物,真是羡煞旁人!

    最近,又听说老夏入张锡良书法讲习班深造,在心生羡慕的同时对老夏不远的将来又多出了几许期盼。

刘建中

    忽然收到碧波的短信,让我为他写篇短评。说实话,有些许惶恐,不是不善写,而是不敢写,因为这个八零年出生的傢伙实在厉害的很,举目当今书坛,有那个是这样写大行草的。

    我的感受是:米芾八面出锋的放大加上王孟津的恣肆便行成了夏碧波独具特色的碧波荡漾大行草!从艺术上说这是极其难能可贵的,原则是什么?肯定的回答是:创新。碧波的创新並不是简单的杂揉,而是极其自然的融合,化古为新。要达到这种境界,天资与勤奋缺一不可,相信安徽宣纸厂的朋友也是极其喜欢碧波的,废纸三千肯定少了,人们说神枪手是子弹喂出来的,那书法家就是宣纸磨出来的!

    纵觀当今书坛,作品看一眼便能不忘的能有几人!碧波是个极其聪明的人,加以时日,我不敢想,让我们拭目以待!

李利

    认识夏兄是先看到他富有鲜明特征的作品后开始的,数年前我参加了一个义海杯全国书法大赛的颁奖,在观摩获奖作品时一件大册页行草书深深映入我的眼帘,而后在一些全国重大的书法比赛中夏碧波的名字不断展头露面,成为大家颇为熟悉的青年书法高手。夏兄的书法能看得出从传统中走来,用笔丰富善变、刚柔相济,结构纵逸奔放、逸趣横生,章法跌宕起伏、大开大合,极好地把握了时代审美的脉搏,对书法表达赋予了这个时代新的生命,看他的作品无论是册页还是条幅或是手札,都有激情澎湃的动力,若没有传统功底和超凡的领悟能力是无法实现统一的。今年第四届兰亭奖颁奖时,我们第一次见面,但好像是久违了的老友,一见如故,等颁奖晚会结束后举杯畅饮,真切得感受到他的豪爽、健谈、智慧,也许性格所致书法作品就如其人,这是我对夏兄的印象。

    率真义气,任情恣肆挥洒

张聪明

    识得碧波兄乃先认识其字,那是2011年广西十届国展其一幅大字行草给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用笔果敢爽利,干净利落,气势如推山陷,颇具才情,任情恣肆,笔墨相生,虚实变幻莫测,全无顾忌而不失法度。此非胸有丘壑,胆大才情者不可为也。碧波兄制草善于用墨,饱蘸墨后,以排山倒海之势恣肆书写,直至墨干笔枯,全然不顾,给人以强烈的视觉效果和震撼。然书喻情于理,合乎法度与情理。观其书,隐约窥得在米芾多景楼打字行书浸淫多时,同时又隐约窥得二王痕迹,八面出锋,犹如一武士跨马横刀气宇轩昂。虽结字在行书,然状态确在草。大气而又具时代气息。是一种摇滚乐般的狂肆和心灵宣泄,有一股舍我其谁,气盖山河的豪放之气。时人多以为以草法书写便是草书,殊不知,草书尤其是大草是一种状态,而非字形的简单营造。古人云:“字如其人”乃是心迹也。与碧波兄虽未曾谋面,然常以微信,QQ来往,神交多时,一见如故。犹如晤面老友。深感其人率性真诚,豪放义气夹杂着些许浪漫天真色彩。偶尔话犹未尽正如其书笔尽势未竭,乃真性情中人也。余甚幸与之相交。

    中国书法浩瀚如海,我辈即使耗尽毕生精力,也未能得其一二。书之职高境界,心境使然,所谓技近乎道,想必碧波兄对此已有所悟,如能继续沉潜古法,与精微处细加品读,汲取经典之精华,在强调气象峥嵘的同时而能回归平静。即孙过庭云:既能平正,复归险绝,既能险绝,复归平静。寓拙于巧,寓静于动,乃书之妙也。我想以碧波兄的才情定能在今后的书道上谙得此道,在不久的将来再出新机,书艺更上一层楼。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