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国金融十大青年书法家——黄正非

(2015-03-30 09:41:24)

    黄正非,福建漳州人。1975生于福建漳州。中国书协会员;福建金融书协主席团成员;漳州市政协委员;漳州书协副秘书长;全国金融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曾获:第三届中国书法 “兰亭奖”艺术创作奖;全国第二届隶书艺术大展“提名奖”;入展全国二届青年展;六届楹联展;全国二届、三届隶书展;全国二届兰亭奖;全国邓石如奖;全国瘗鹤铭奖等大展。多次获福建书法展“一等奖”和福建漳州政府文艺最高奖“百花奖”一等奖。

提名理由:

黄正非涉猎真行隶篆,书法尤以隶书创作见长。坚持对金文秦篆、魏碑唐楷、以及对二王一脉行草诸家的学习融会,用以滋养其隶书创作。观其作品,既叹服其深植汉隶诸碑的深厚功底,又赏心于其在笔墨气韵的表现上已融入独见,使之对法度与性情、线条与块面、经典与现代的理解与处理上展现出其个人独特思考空间。写隶书难,古往今来能写出心性融合的自家面目尤其难,可贵的是他专注于这条路上不断探索,敢于在自我否定中达到一次次升华与蜕变。

书法是会呼吸的线

——评黄正非书法  

蔡刚华/文

    在中国历史文化街区——漳州古城的老街巷陌里有一幢双层小楼就是黄正非的书法工作室“而为居”。位于的门前一棵翠竹在闽南民居特有的红砖灰瓦间尤显夺目可人,难怪电影《云水谣》开场的长镜头就选择在这里游走。能在城市间找到这样富有诗意的地方进行艺术创作十足令人神往。正非个高清瘦,黑框眼镜、白色唐装,一眼就是那种“斯文”人。四壁的字画让人应接不暇,博古架上的明清瓷器尤显夺目,得知这些年来他除了不可割舍的书法之外,还执好于古玩鉴赏,在他看来书法家“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蓄养的“字外功夫”是何等重要。

    正非自幼学习书画,涉猎真行隶篆,钟爱山水,书法尤以隶书创作见长。三十载的临池间,其于秦汉至清末诸家的隶书碑版、简帛、法帖中用心寻迹,取法思索、择善为用。并坚持涉猎金文秦篆、魏碑唐楷、以及对二王一脉行草诸家的学习融会,用以滋养其隶书创作。正非的隶书一路走来,贵在呈现能出不同的面目:不管早在1994年获福建省首届高校书法美术大赛“一等奖”的作品;还是之后入展全国展览、获奖或被《中国书法》、《书法》、《书法导报》、《青少年书法》等杂志典籍刊发的书作来看;我皆惊叹于其面目的多变、风格的迥异,若无长期不缀的临习厚积,断然难有如此绵绵的薄发。

    正非是固执的,在漳州书坛以魏晋明清行草之风盛行下,他能静心躲进书斋,关起门来,独自畅游于汉隶的博大之境。那些清寂的夜晚,一册法贴、一刀宣纸、一砚浓墨、一壶清茶伴随着他一路执着前行地造访古人先贤,全然忘却了路之遥远。诚如他为书斋取名:“而为”一样,“无所为而为”,在他看来“过程本身就是目的”。书法玩味更多的是一种在寂寞中修行的甘苦。

    正非坚信:书法是会呼吸的线,有意味的线质在隶书创作中同样要得以强化和诠释。基于这样的认识,则不难理解正非笔下所营造的雄强宽绰、或古拙奇崛、或恣肆空灵的种种意象。正是那一根根富有思想情感,饱含生命律动的线条诠释着书家对自我心性的不断思考、体悟、和修正。

    观正非隶书新作,既叹服其深植汉隶诸碑的深厚功底,又赏心于其在笔墨气韵的表现上已融入独见,使之对法度与性情、线条与块面、经典与现代的理解与处理上展现出其个人独特思考空间。他常说:为隶者有二忌,一忌入“俗”二忌入“狐”。的确,写隶书难,古往今来能写出心性融合的自家面目尤其难,可贵的是他专注于这条路上不断探索,敢于在自我否定中达到一次次升华与蜕变。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