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北京水墨公益基金会 提名“重庆十大青年书法家”——朱占华

(2014-09-28 16:48:20)
标签:

文化

http://s16/mw690/003Y1z19zy6MoEpuwXR9f&690提名“重庆十大青年书法家”——朱占华" TITLE="北京水墨公益基金会 提名“重庆十大青年书法家”——朱占华" />

朱占华,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河北美术学院教授,全国第九届书法篆刻展二等奖,辽宁省第二届兰亭奖最高奖,盘锦市首届文艺创作成就奖。入选全国首届大字展,第三届扇面展,首届手卷展,第三届青年书法展,第二届册页展,第三届林散之展,千人千作展,首届妈祖杯,首届钟繇奖,首届廉江红橙民,首届沙孟海奖,首届小品展,首届铁人杯,首届王安石奖,首届陶渊明奖,乾元杯等全国性展览。

提名理由:

    朱占华以“二王”为基,仿旭素之狂势,慕山谷之跌宕。尤为喜欢枝山大草,沉着泼辣,刷刷点点,直抒胸臆,行书取铁崖金农之峭拔。其下笔有力迅疾,结构章法安排用心合理,因势造形,气息流畅涌动。他的书法是由心而发的,感情来时纸纷飞,横涂竖抹势不竭。朱占华的书法创作偏于感性,因此真实动人,流淌着个人气息。 

http://s10/mw690/003Y1z19zy6MoERnkz769&690提名“重庆十大青年书法家”——朱占华" TITLE="北京水墨公益基金会 提名“重庆十大青年书法家”——朱占华" />

朱占华:临摹与创作

    习书已近二十载,一直穿梭于名家法帖中,欲与古人对话,遗篇绝简求古法,鱼笺绢素塑我心。可以说是临帖无寒暑,创作争朝夕,情感来时纸纷飞,横涂竖抹势不竭。

    创作出的作品偏于感性,弱于形式,往往在当今展览中很受伤,一件件寄出去,总是失望多于喜悦,不知是临帖不够精确,还是学习方法不对。为了弥补自己弱点,倍加勤奋,学二王以立骨,仿旭素之势狂,慕山谷之跌宕,枝山大草,沉着泼辣,刷刷点点,直抒胸臆,尤为喜欢,行书取铁崖金农之峭拔。

http://s8/mw690/003Y1z19zy6MoETNO87a7&690提名“重庆十大青年书法家”——朱占华" TITLE="北京水墨公益基金会 提名“重庆十大青年书法家”——朱占华" />

    想法颇多,难尽其意。此次十副作品试用各种形式创作,有条幅斗方,有行书大草,风格争取有所差异,创作之难,难于传达出古人的信息。学书之难,难于减掉自己的习气,习惯于自己的意识强加于古人作品中,用功虽勤,收获甚微,创作的作品古意全无。说白了,还是临帖不够深入,方法不够准确,于是精研细磨,悟出一套学习方法,力求做到察之者尚精,拟之者贵似,仅一孔之见,望诸君指正。

http://s11/mw690/003Y1z19zy6MoEURX7k8a&690提名“重庆十大青年书法家”——朱占华" TITLE="北京水墨公益基金会 提名“重庆十大青年书法家”——朱占华" />

    愚以为学书观其每一个点划的起笔为重,察其行笔方向,点划的使转顿挫,偃仰欹侧,必须观察精细入微。不管是创作还是临帖,学习笔法要把握好每一个点划的几个发力点,起笔调锋,调正点划的方向,行笔发力,使转处缓行,笔调锋发力,收笔处发力,为下一个起笔藏势。解决了用笔,下一个环节以把握结构为主,首先看这个字是上下,还是左右结构,或上大,或下大,或左低,或右低,或上开,或下开。字的结构和章法是密不可分,字是因式造形,字形协调,气息就流畅。字与字之间衔接穿差,行与行之间的呼应,通篇字的大小变化,势的跌宕起伏和快慢节奏的时间差,还有墨色的变化。

http://s16/mw690/003Y1z19zy6MoEX6AtV4f&690提名“重庆十大青年书法家”——朱占华" TITLE="北京水墨公益基金会 提名“重庆十大青年书法家”——朱占华" />

    当一种帖临至八分象的时候,意临很关键,抓住帖的某一个特点,参以快慢节奏及墨色变化,再加自己平时积累的书法意识,不求形似,以意书之,以古人之笔意融汇于心,挥洒于手,自然而然进入创作阶段。欲于书,先运心,预想字形大小,惨淡经营位置,计白当黑,随着书写状态的深入,快慢疾徐之起伏,浓淡干湿之变化,通篇如一首完美动人的曲子,此即是书,继而书之。

                                                          写于 2014年6月12日星期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