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缺钙造成的“七宗罪”

标签:
钙缺乏危害状况稳定性 |
人体缺钙造成的“七宗罪”
http://s2/mw690/003XShzvzy6HkSxm1bzf1&690
缺钙是现代社会人群营养面临的严峻问题,很多人一生都被缺钙所威胁,我国人群中,大部分属于一般性缺钙,少数人属于严重缺钙,特别是儿童、妊娠妇女、中老年人等钙需求量大、钙缺乏较普遍。因此国家呼吁:全民补钙,刻不容缓[1]
但事实上,
一、
二、
1.龋齿:一个人的牙齿和牙龈的状态是整体健康的镜子。钙质的流失会导致牙齿松动,这是牙齿和牙槽骨之间的骨质疏松症。人体缺钙,唾液中的钙含量也随之减少,令细菌有机可乘,从而引发牙龈感染、蛀牙等症状。
2.失眠:失眠很痛苦,使工作学习所产生的疲劳无法获得缓解。使得自己精疲力竭,容易暴脾气,令人敬而远之。钙不仅是骨骼生长的必需元素,也是重要的神经递质。钙有助于神经刺激的转达,能加强大脑皮层抑制过程,可以调节兴奋与抑制间的平衡,使人保持镇静。缺钙会影响大脑神经元的正常代谢,易导致大脑皮层持续处于兴奋状态,使人烦躁、失眠、多梦,这都是神经无法放松的一种表现形式[2]。
3.肥胖:缺钙时,颈部腺体分泌甲状旁腺激素,促进骨骼释放一部分钙质到血液中,以弥补钙的不足。同时,肾脏也会产生钙三醇激素,用来增强身体对钙的吸收。但这两种激素有一个副作用:抑制脂肪分解,促进脂肪合成。而体内钙质充足的情况下,上述激素分泌减少,身体也就增强了对脂肪的分解能力。
4.骨质疏松:按照人体生长规律,人体骨密度最高峰值在30~35岁,此时骨头中的含钙量最高。35岁以后,钙的流失速度加快,骨密度逐年下降。如果等到中老年时期再补钙,已不能使骨密度明显增加,只能减缓身体中钙的流失速度。所以,30岁之前应补充足量的钙元素,增强人体骨密度,预防骨质疏松。
5.妊娠期高血压:钙在体内的平衡为一个复杂的多因素调节过程。孕妇血钙离子浓度自孕中期后明显较非妊娠育龄女性低。钙离子是细胞内的重要信使,对维持神经肌肉的兴奋性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当缺钙时,细胞外的钙离子与细胞内钙离子主动交换的生理泵功能会降低,从而使钙大量进入细胞内,血管平滑肌细胞内的钙浓度升高,引起肌细胞收缩、血压升高
6.凝血时间延长:钙离子作为一种凝血因子,参与凝血的整个过程,它在凝血酶原转变为凝血酶时起到催化作用,是人体不可缺少的物质。严重缺钙的人,会出现流血不止、月经过多等。
7.痛经:女性对钙的需要量与卵巢的活动有关。很多女性有痛经现象都是因为血中的钙含量不足而导致的。通常在月经周期开始约十天前,卵巢的运作最不活络,血钙含量会持续稳定地下降,由于血钙的不足,导致月经周期前出现紧张、不安、失眠和心情沮丧等情绪,时常造成子宫壁的肌肉痉挛,而产生腹痛症状。因此钙是女性不可缺少的重要物质。所以经前多吃点高钙食品,可以舒缓血管、肌肉的紧缩状况和放松情绪。而且,钙离子作为一种凝血因子,参与凝血的整个过程,它在凝血酶原转变为凝血酶时起到催化作用,是人体不可缺少的物质。严重缺钙的人,会出现流血不止、月经过多等。
三、补钙从日常饮食做起
我们生活中钙来源丰富,人体所需的钙大部分可以从食物中获取。
Ø
Ø
Ø
钙产品中钙含量的高低并不是评价这个产品好坏的唯一标准,人们更应该关注身体对这个产品的吸收率。目前,市场上的补钙产品主要分三类:
1、有机钙:氨基酸螯合钙。螯合是一种技术,将一个钙离子与两个氨基酸分子螯合在一起,通过小肠粘膜的氨基酸通道将钙等矿物质吸收入血,钙的吸收率较高。
2、有机酸钙:葡萄糖酸钙、柠檬酸钙、乳酸钙、苹果酸钙。有机酸钙盐只有经胃酸溶解,并与蛋白结合后,才能被人体吸收,同时,需要维生素D来强化吸收,倘若体内维生素D合成不足,也会影响其吸收率。
3、无机钙:碳酸钙、磷酸钙、氯化钙、碳酸氢钙、动物骨骼粉。无机钙多以动物贝壳、珍珠、牡蝠为原料,采用机械研磨和高温锻烧的方法制取。最大的优点就是它含钙量很高,缺点就是它溶解度差,吸收率较低,必须有维生素D的参与,人体才能吸收;其次,碱性钙与胃酸中和,容易形成难溶沉淀物,影响钙的利用率。所以胃肠道较好的人,没有什么消化道问题的人,可以选择无机钙作为补充剂。
*****给大家推荐一道家常菜【菠菜炒虾皮】*****http://s8/mw690/003XShzvzy6HkSNGIyr87&690
原料:菠菜、虾皮10克、植物油、葱姜蒜适量。
做法:1、菠菜洗净后先用热水焯一下捞出;
营养:蛋白质12.3克,脂肪26.3克,能量325.4卡,钙336.3克。荤素搭配可促进钙的吸收。
四、走出补钙的误区
1)空腹吃钙片:
2)高钙牛奶补钙效果更好:
3)骨头汤补钙:
营养师:王飞燕
QQ:523511828
新浪微博:@营养师王飞燕
参考文献:
[1]鲍建民.钙的生理功能及吸收利用.微量元素.第4期.2006年7月.65-66
[2]罗丹云.学生睡眠与缺钙等影响因素研究.生理科学杂志.2012年.116-119
[3]陈春燕.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与缺钙关系的临床研究.
[4]张秀玲.正常人缺钙与疾病及合理补钙.
[5]肖钟林.人体钙的基础代谢及临床应用.2001年第2期
[6]《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