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阳光新心灵
阳光新心灵
博客十周年地图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1088积分
  • 博客访问:2,447
  • 关注人气:12
  • 获赠金笔:0
  • 赠出金笔:2
  • 荣誉徽章:点亮荣誉勋章兑换图片博主服务兑换私密博文现有金笔1支
正文 字体大小:

《陶罐和铁罐》教学课例与反思

(2019-04-09 22:49:20)
标签:

杂谈

分类: 语文教学

《陶罐和铁罐》教学课例与反思

                     张勇杰教学初稿

      《陶罐和铁罐》这则寓言是黄瑞云的作品,收编在统编教材三年级下册第七课。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阅读教学第五条指出: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关心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学习目标主要是借助课文能从故事中明白人各有所长,与人和睦相处的道理;学习运用神态、语言(语气)中体现性格特点的写法。我对第一课时设计了如下目标:1.认识本课十个生字,随文会写“骄傲、谦虚、恼怒”六个字,着重知道傲、虚两个字。2.初步读懂课文内容,能简单的复述故事。3.品读陶罐铁罐的对话,学习运用语言、神态、动作描写使形象更加具体形象的写法,初步感知“傲慢与谦虚”。
  教学课例呈现
   一、解读课题,初感特点。
   1.  出示陶罐铁罐两张图片,观察引导交流引导学生感知明白口小肚子大装东西的器皿就是“罐”。有什么作用?区别是什么?讨论结束后师生共写课题。
2.认识作者,明确文体。直接出示课题,揭示《陶罐和铁罐》是黄瑞云的一篇寓言故事,首先来了解一下作者;然后读文。“那这两个质地不同的罐子之间会发生什么故事?请朗读课文吧。”
教学反思】在认识罐子,明白不同质底的罐子有何异同,是学生初步明白他们作用相同,铁罐坚硬而陶罐易碎,这为铁罐高傲的主要原因做铺垫。
二、初读课文,了解故事。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了解故事经过。
2.读词串内容。依次出示四组词语,边读边想象课文情节:
(1) 御厨、铁罐、骄傲、奚落、陶罐
     先认读词语,然后追问“”课文中是怎么写着几个词语的?学生朗读第一自然段。“骄傲”
在这段话中是赞扬还是批评呢?学生自然而然感知是批评。继而再让学生用骄傲说一句话表示赞扬自豪的事。最后引导学生联系故事理解“奚落”意思。在读词语指导书写“骄傲”。
(2)出示第二组“傲慢、轻蔑、恼怒、相提并论”
(3)出示第三组:谦虚、争辩、不是懦弱、和睦相处
    简单理解和睦相处的意思,指导“处”多音字。
(4)出示第四组:掘开、价值、光洁美观、无影无踪
     每一组词语读后是这样自己的话穿讲故事。
教学反思】分别出示四组词语,目的有二,其一认识本课生字新词,积累语言;其二,小时在读词想故事中明晰故事框架结构,了解故事过程。同时再一次感知陶罐铁罐各自的性格。也为后边概括故事主要内容做好铺陈。
最后出示填空式内容概括题:“御厨里的铁罐觉得自己(       ),而陶罐(      ),经常(      )。若干年后,陶罐从废墟里被掘出来依旧(       ),而铁罐(       )。”引导回忆补充,所填内容直指铁罐强势。这样的设计暗含只见当下自己强势,却不一定长久。为学生深入理解课文“性格”再次铺垫。教学中关于四组词语朗读,有引导说课文故事,很拖沓,耗时多。应该直接以检测读词,简单强调正音即可。
三、品读对话,体悟表达。
1.出示要求“故事中2-8自然段对话很有特点,同桌分角色朗读陶罐和铁罐的对话,看看有几回合对话?”
     对话表达形式上有什么特别之处?观察即可明白提示语在语言后边或中间,并且标点符号有所变化。
2.交流对话,感受傲慢与谦虚。
(1)出示第一轮回三句话:
     “你敢碰我吗,陶罐子!”铁罐傲慢地问。
     “不敢,铁罐兄弟。”陶罐谦虚地回答。
   “我就知道你不敢!懦弱的东西!”铁罐说,带着更加轻蔑的神气。
学生分别朗读这三句话,然后从提示语的形式交流。
读中感知性格。
师:从语言中你感受到了怎样的铁罐和陶罐?生1:铁罐高傲,陶罐谦虚
生2:骄傲自满……
师:那么句子中哪些词最能看出铁罐高傲和陶罐谦虚?
    学生直接就能找出各自神态的词语“傲慢、轻蔑”等。
师:那我将句子变一下再读读看有什么感觉?
随后出示:
   “你敢碰我吗,陶罐子!”铁罐地问。
     “不敢,铁罐兄弟。”陶罐回答。
   “我就知道你不敢!懦弱的东西!”铁罐说。
    没有了“傲慢、轻蔑和谦虚”这些神态、语气等提示语,学生朗读明显失色,平淡无味。对比中引导得出在问、说等动词前加上形容词,会更加具体形象地表现其语气、性格特征。在对比读中感知这一表达方法。最后联系经验感知,交流轻蔑的近义词还有轻视、鄙视等,从而加深对铁罐性格的理解,也积累一些词语。
(2)在语境中写字。因而将生字“傲、谦、虚”作以指导,学生书写。随后出示“懦弱的东西!”是对铁罐看不起陶罐时无礼重温,同时借助字理起源,在会意字图片中,直观理解懦和弱的意思是胆小、全弱无力。再指导书写一个。
(3)补充语气词入境朗读,聚焦内心。再次回到第一轮对话,让学生依据人物心中所想,试着加一个语气词,结合神态描写让高傲与谦虚从声音里传递。
    简单交流后出示
“喂!你敢……”
“哦,不敢……”
“哼!我就知道你不敢……”在入情朗读里语气词,在声音里表现高傲和轻蔑更加明显。
教学反思】本环节教学中两个层级,第一层级是学生分角色朗读对话,初步感受各自的心理,然后观察对话表达形式,即提示语位置和标点符号与一二年级均有变化是显而易见的。而本文重点是通过“傲慢、轻蔑”形容词使其形象,高傲谦虚的性格心理更加具体、形象。第二层级则是在高低停顿的语气中入情朗读,感受其心理和写法。随文理解词语指导书写生字。然而教学中,从朗读看:学生朗读情况很不理想,不能流利读,未能落实有感情的朗读。从节奏看第一轮回对话用时过多。
3.品读恼怒与争辩。
   “懦弱的东西!铁罐如此傲慢无礼!陶罐一定生气了吧?继续看他们的第二轮对话。看看他俩以怎样的心情,说了写什么?”导语中出示:
“我确实不敢碰你,但并不是懦弱。”陶罐争辩说,“……再说……”
“住嘴!”铁罐恼怒了,(         )地说,“你怎敢和我……什么也不怕。”
     首先指名朗读,引导辨析多音字“盛”,明白陶罐和铁罐的作用都是盛东西,不同的是一个是陶土做的容易碰碎,一个是铁做的坚硬不易碎。其次,抛出问题铁罐生硬地打断了陶罐的话,毫不避讳的说自己比陶罐厉害而且很看不起陶罐,陶罐是不是生气了?(没有)
    师再次引导运用修饰语:
师:先试着那在争辩前加一个词使陶罐没生气写的更具体。
生1:“我确实不敢碰你,但并不是懦弱。”陶罐亲切地争辩说,“……再说……”
生2:陶罐微笑着争辩说,“……再说……”
师:陶罐依旧把铁罐当作朋友兄弟,那铁罐是怎样的心理——
生:他恼怒了。
师:恼怒的铁罐会以怎样得口气说话?
生2:(有力果断地朗读)“住嘴!你敢和我相提并论!……”
师:那铁罐会怎样地说,再试着在说前加一个词,让铁罐的恼怒更具体点。
生3:铁罐恼怒了,大声喊到……
生4:铁罐恼怒了,大声呵斥到……
师:如此高傲的铁罐无情的打断陶罐的话,请设想陶罐的“再说……”没说完的是什么?
生:再说我们是兄弟。
师:陶罐始终有好的当铁罐是兄弟,铁罐不但不领情反而更加凶了,请看第三轮回的较量。
教学反思】本环节教学主要有两方面目的:一是在品读对话中感受第二轮回中铁罐有傲慢已经转向恼怒的心理变化;二是依据故事情境,感受提并尝试运用有关神态或动作的词语形容说话者的心情态度。最后通过情境猜测陶罐“再说……”后边被打断的是什么,学生会容易的联系上文,明白陶罐那铁罐当兄弟,就会很容易的理解套管力求友好相处的心态,同时开拓学生有理有据的想象思维。
     4.领会仇视与友善
   (1) 出示第三轮对话:
“何必这样说呢?”陶罐(     )说,“我们还是和睦相处吧,有什么好吵的呢?”
“和你在一起,我感到羞耻,你算什么东西!”铁罐(   )说,“走着瞧吧,总有一天,我要把你碰成碎片!”
   师:这两句话的提示语中没了任何形容心情的词语,你觉得陶罐是怎样的心情?铁罐又是怎样的心态?
生1:陶罐依旧友好;铁罐已经十分生气了
生2:陶罐还是心平气和;铁罐已经生气至极了,发怒了……
师:是啊,铁罐已经怒到极点了,他气急败坏,而且有个可怕的念头,找找看是那句话?
生3:……我要把你碰成碎片……
师:铁罐他这是要——
生4:报复
生5:故意找茬……
师:对!铁罐从开始傲慢,到恼怒,现在已经变成仇恨报复,故意找茬。那能不能在两句话中说前面加一个词语把陶罐和铁罐此刻的心情表现具体。
生1:陶罐微笑着说…… 铁罐咬牙切除的说……
生2:陶罐平静地说……铁罐喘着粗气说……
……
师:女生带着陶罐的平静读他的话,男生读铁罐的话,带着报复仇恨,把他的咬牙切齿读出来。我来的旁白。准备,开始。
女:何必这样呢?
师:陶罐平静的说——
女:我们还是和睦相处吧,有什么好吵的呢!
男:和你在一起,我感到羞耻,你算什么东西
师:铁罐狠狠地说——
男:走着瞧吧,总有一天,我要把你碰成碎片!
师:陶罐听完铁罐陶罐又是怎样对待的?齐读第九自然段。(陶罐不再理会铁罐。)
教学反思】第三轮对话是故事发展的高潮,从整体朗读,引导观察发现作者此处没有给出形容铁罐心理的形容词,从他的话语中能够感受到其内心极度生气。我利用这一留白再次揣测他们各自的心情,最后通过引导添加形容词使其性格更具体,师生分角色朗读感受铁罐已经到了仇恨的程度。然而教学中,朗读还是不够流畅,导语还是生涩不精炼。
四、延伸练说,总结运用。
    师:在铁罐陶罐的争论中,陶罐始终是——
生:谦虚、友善、团结……
师:而铁罐对陶罐的态度是——
生:傲慢,轻蔑、恼怒、仇恨……
师:是啊,就这样铁罐经常“奚落”陶罐,陶罐总是友好,请发挥想象补充写回对话。
1.出示练说题:
第二天早晨,太阳暖暖的射进橱柜,陶罐睁开眼看见了他的兄弟铁罐……
“(            )”陶罐(    )地说。
“(          )”铁罐(     )地说,“(               !)”
2.交流
生(练说):“嗨,铁罐兄弟,早上好!”陶罐高兴地说。
   “谁是你兄弟。”铁罐扭过头去说,“我不想和你说话,看见你就烦。”
……
3.铁罐总是没好气的奚落陶罐,日子一天天,一年年的过着,铁罐碰碎陶罐了吗?若干年后又会发生什么?我们下节课再来学习。下课。
教学反思总结练说的设计还是不错,贴近文本情节,又对具体形象的表现性格特点的写法作以练习运用,思维和语言训练基本落实不过由于课堂时间前松后紧,学生练说时间不足,只有一位同学交流练说。
     总之,本课时教学内容选择能够贴近课文例子,落实语言的积累和运用这一主线,随文识字写字,句式训练体现了语文味。不过也存在一下改进内容:一是随文指导写六个字还是有些多。首先课堂时间有限,其次三年级学生有一定的独立识字、写字能力,应挑选容易错的活代表性的字在课堂指导练写,不该逐个写。二是,词语理解、句式训练密度大,重点还不聚焦。如实际教学中对“何必这样呢?”进行说话;“奚落、和睦相处、懦弱、相提并论”等词语的理解太多;多音字读音“处,盛,”强调过于烦琐;一句话教学内容取舍不力,解读过于细,导致内容多。三是,预设细致,教学执行不够顺畅,缺少慢步舒畅的感觉,急!




     
   

阅读(1220) 收藏(0)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