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亡羊补牢》教学课例与评析

(2019-03-19 13:46:10)
标签:

杂谈

教育

分类: 语文教学

《亡羊补牢》教学课例与评析

 

 

《亡羊补牢》教学课例与评析

 

    第一学段阅读教学2011版课程标准要求“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和生命,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寓言故事短小,蕴含道理。合理恰当的利用课文在阅读中积累词语,初步感知故事,交流自己的感受想法。学生这一“想法、感受”教师引导其步步深入,在如同剥笋的随文中学其语明其理。

寓言导入,解题写字。看图猜故事导入寓言。首先出示井底之王、狐假虎威图片,快速猜是学过的什么故事?(寓言)然后一转出示介绍寓言,是通过短小的故事告诉我们一个道理,我们今天继续学习寓言二则中的一个《亡羊补牢》,齐读课题。然后直接告诉“亡”这里是丢失的意思,“牢”是指羊圈。那么从题目可以猜测故事是什么?学生根据理解基本知道了故事大意。

 
 
 最后,一起板书课题。强调“亡、牢”是本科要会写的生字,观察空写后在田字格中进行描红临帖。

自评:导入新课,解读课题初步了解故事梗概,渗透抓题目阅读明白故事的方法,同时在初步入文的过程中,学习“亡、牢”生字,在猜读写中,讲学生的思维引向故事。教学中对于“牢”纠结有些长,比如“牢”让你联系到什么牢?(监牢、大牢)本课是……朗读课文,认识生字新词。

 
 
初步接触接触课文,学习朗读是前提。因而,我采用老师先示范朗读,再让学生自由朗读。这样学生听过听读、朗读,了解了故事也认识了生字新词。随后出示
“羊圈、窟窿、钻进去、叼走、街坊、后悔”通过开火车的形式快速认读,随机点出“窟窿、街坊”第二个字的轻声音变。

 自评:这部分设计主要是朗读课文,认识词语通过两读文一认词,指出轻声读音,扫清读文障碍。应该快速穿过,若采用快速比赛读可能会好些。

 深品课文,学文明理

 出示问题“请在读课文,边读边想象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是什么?”学生再读课文。

一、品读第一段,概括原因。

直接出示第一自然段并配有图片“从前有个人,养了几只羊。一天早上……”齐读第一段,随即在强调轻声窟窿。然后抛出“这段话里有几个多音字,都发现了没有?”学生很快找到了“圈、钻”随机引导读音组词。在课文语境中巩固字词基础。

  引读知原因。

   师:“共有几句话?”

    生:“三句。”

   师:“第一句是说什么?”

   生:“有个人养了几只羊。”

 
 师“一天早上,他去放羊,发现羊少了一只,那只羊哪儿去了?”

   生:“被狼叼走了。”

  师:“狼怎么会把羊圈里的羊叼走?”

  生:“原来羊圈破了个窟窿,夜里狼从窟窿里钻进去。”

  师:“原来一词是告诉了丢样的原因。把谁能用简洁的一句话说明故事的起因。”

(学生试着概括,逐步简练)

师:“老师的更简练——羊圈破,狼叼羊”学生读。

师:“狼从窟窿里钻进去,钻不仅要认识还要会写。”出示钻的笔画笔顺提示。学生描红写字。

自评:引导学生朗读,明白故事起因,并能运用简练的语言概括。同时随文学习写字,使读文与字词同步进行。

二、聚焦对话,品析不听劝。

羊丢了,邻居见状怎么做的,这个人又是怎么做的?

教学呈现

1.邻居劝,他不修。

出示“街坊劝他:赶紧把羊圈修一修吧,堵上那个窟窿吧。”

他说:“羊已经丢了,还修羊圈干什么?”引导学生朗读朗读然后品析。

“赶紧修一修,说明修羊圈,的是能拖延吗?”

“不能。”

“可以看出街坊心里很——”

“街坊很着急。”

“那赶紧相当于哪些词?”

“马上,立刻”

出示:赶快、立刻、刻不容缓生读一读。

师:那仿照这一句式你也来劝劝同学。比如天已经很晚了,小明还在外边玩。

出示:我劝他说:“( ),(  
   )吧!”

生:我劝他说:“别玩了,赶紧回家吧!”

师:快下课了,小刚只知道玩不做作业……

非常好,这个人又是怎么说的?

出示:他说:“羊已经丢了,还修羊圈干什么?”

引导学生分角色朗读两遍,这个人打算…怎样…?

“真是执拗的人。还修羊圈干什么?这是个反问句。(板书反问)意思是,样丢了,不用修羊圈。”

这个执拗的人是通过对话和反问表现得。(板书语言描写)

自评:教后回顾征询,二年级解释语言描写和反问的句式,有些拔高。其实了解故事,二年级着重理解“赶紧和这人不听劝告”,只要能通过语气重音读出街坊好心着急和这人内心的不在乎。最好,没不要直白的告诉学生反问句等概念。

2.内容概括,羊又丢。那他不听劝,不修羊圈,第二天又怎怎样?

首先感受二次干什么时用又。出示:“第二天早上,他去……有少了……”朗读,着重体会“又”能否去掉。通过去掉对比朗读,学生很自然理解到“又”不能省略,应为去掉的话,就不清楚是哪一次,还以为只丢了一次。一位小女孩思维敏捷,的发现了秘密。我随机联系生活,说明“又”的用法,并练习。其次,那请用老师刚才概括原因的方法,试用三个字来说说2-4段写了什么?

引导概“邻居劝,他不听,羊又丢。出示段意。

自评:本环节注重引导学生在深入品读对话中紧扣“赶紧、又”理解丢羊后邻居劝说修养圈刻不容缓,而这个人不理睬羊又一次丢失,分角色读中感受这个人的不听劝阻,既理解了内容,又感知不听好心劝告,不及时改正错误导致又一次丢羊的结果,概括内容学生表现不错。可是,教学中存在分角色朗读,在语气神态中感受人物不到位,读的不够。再者强调反问句式,语言描写目标些拔高。

三、抓后悔、赶紧,知及时改正。

“又一次丢羊,这个人心里如何想呢?”这一追问学生齐读并出示“他后悔没有听街坊的劝告,心里想:现在修还不晚。”在朗读中理解心里描写表明他已经后悔了,打算改正犯的错误。在读文中书写“劝告”,两个生字。

然后直指“他赶紧堵上那个窟窿,把羊圈修的结结实实。”这里“赶紧”是谁立刻要改错?(这个人

前面也有个“赶紧”那又是写谁?(街坊)

“赶紧”一词都表明一旦发现错误,要及时改正,否则会造成更大的损失。  

 引导交流中明白有错及时改,要接受他人的善意劝告。那么用最简单的句子说说结果。学生较为顺利的得到“及时修,再没丢”,故事内容得到总结并使明理融合在故事。

课堂小结:《亡羊补牢》是一篇浅显易懂的寓言故事,该故事情节简明有趣。主要讲了羊圈破,狼叼羊,劝修圈,他不听,羊又丢,及时修,再没丢。故事内容简洁好记老师这还有更间接地。
  
出示“亡羊补牢,未为迟也。”学生朗读尽可能读通读熟。这是古文的描述只有九个字。

最后推荐积累“知错能改,善莫大焉。痛改前非……”名言警句,结束学习。
 
  
自评:本环节着力通过读懂“心理”,“赶紧”品味明白“知错就改”的道理,在学故事剖析蕴含道理的教学顺利自然。高度概括故事,随文学字识词,整个教学过程流畅。

教后总评:这节寓言教学随文写字识词,能够夯实字词句基础教学;蕴含故事是道理能够随故事逐步理解,有一定的梯度;能注意课堂教学中的语言文字的积累和实践运用。

 
自我反思教学依然存在:一是“语文教学目标”还不够集中,跳不出课文内容详细解读的圈子;二是课堂教学组织详略技巧,落实不力不巧;三是对话朗读不丰富,语气重音实践指导蜻蜓点水;四是语文知识教学目标定位,词语品析、积累拔高,关键自词语品读过多。

自改设想:1.教学品读直接聚焦对话,披文入情分角色朗读要下大力气。朗读因占十分钟左右。2.了解内容略略带过,指导原因,经过结果即可。教学时比能占四分之一足以。3.生字学习指导分类,随文书写。4.语言运用情境的创设和实践,应恰当设计并课堂实践。

《亡羊补牢》教学课例与评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