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抓关键词句悟事物特点,得言得法

(2018-10-04 15:17:28)
标签:

教育

分类: 语文教学
抓关键词句悟事物特点,得言得法

 

     抓关键词句,悟事物特点,得言得法

 

                               ——白鹅教学课例小议

 

     《白鹅》是漫画大师,文学家丰子恺笔下描写动物的一篇佳作。语言诙谐幽默,极富情趣,课文结构清晰,在对比之中把鹅的“高傲”特点, 形象鲜明的写出来,反语运用将作者的喜爱表现无遗。丰子恺这篇代表作被选入人教版四年级语文教材,是学习写动物的佳品。

    第二学段阅读教学目标要求“既要阅读理解内容,体会感情,又要领悟和学习作者表情达意的方法……”《白鹅》这篇文章是学习条理清楚、具体形象的表达方法的典范。以“提纲挈领过渡句,逐步品说学表达”的教学思路,设计了两课时的教学。

    第一课时读通读懂课文,了解内容和结构。在引导学生读通课文,理清结构,走进文本,读懂作者,初步感知鹅的特点,为学习运用语言表达做好铺垫。

   第二课时“聚焦语言品析,体情学法课例呈现:

一、问题导入,直入高傲

    1.理解高傲,初感立场。

    同学们,谁能用一句话说说丰子恺笔下的白鹅,给丰老先生留下怎样的印象?学生毫无悬念地读出“好一个高傲的动物!”我随机PPT出示这句。板书并问“高傲什么意思?”

   学生解答“傲慢,骄傲;是特别骄傲,目空一切……”

  “你真是个高傲的男孩!”(我对回答问题的男孩说)用“高傲”来形容你,愿意吗?(低头回答不愿意)

“是啊,这个词带有贬义、批评的味道。难道是丰子恺很讨厌这只白鹅吗?学生很容易感到作者不是厌恶而是喜爱之意。那么,为什么要把“高傲”这个贬义词用在白鹅身上呢?我们一起深入体悟吧。”

【教学说明】这样的问题导入,直入“高傲”,词性和学生的感觉对比反差中,设置悬念,激发学习兴趣,探索欲望。

2、探寻过渡中心句

   课文中的白鹅“高傲”又表现在哪些方面?请朗读作者的语言(出示)“鹅的高傲,更是表下表现他的叫声、步态和吃相中。”

“你们读的这句话在课文第几自然段?和全文有什么关系?”

【教学说明】引导学生在回顾问答中明白这句过渡,承接第一自然段中作者对鹅的第一感觉,也引起下文,总领全文,是全文的中心总起句。在探讨交流中让学生感知内容和总分结构的写法。

二、感受“高傲”,学习表达。

【教学说明】课文分三方面写鹅高傲的,是学习的重难点。主要采用自读体会叫声严肃郑重,模仿表演感受大模大样,探趣三板一眼吃饭三个板块中体悟高傲。同时,在朗读感知“高傲”中,通过揣摩关键句了解对比与反语的表达方法。

板块一:揣摩词句,领会叫声高傲。

首先让学生通读全段,然后画出描写鹅叫声的词语。在交流朗读中体会叫声。其次,汇报交流品读体悟。

教学片段:

师:“你从作者的描述中觉的鹅的叫声有什么特点?”

生: “饿的叫声,音调严肃郑重,似厉声呵斥。”

“厉声呵斥什么意思?”我紧接追问。

生:“很严厉,大声地叫。”

“是啊,如此严厉大声的叫,表明很严肃绝不开玩笑。来严厉地读这一句。”(生有力地读)

师:这叫声确实够高傲的。当有生客来时,他便——

生接:厉声叫嚣。

:这又是怎样的叫?引导学生理解“厉声叫嚣”。

:当生人来时,他便严厉而且嚣张地大叫。

师:“是的,很嚣张,那他可能是想说什么?”

“谁让你进来的,这是我的家……”学生在严肃模拟的语气中感受鹅的傲慢、嚣张。

这时进一步引导,“这还不算,就连篱笆外有人走路他也要——”

“引吭大叫。”

“吭”是什么意思?……

    师: 这只白鹅连过路人都要呵斥,而且是敞开嗓子叫,可见他很——

:嚣张,高傲……还很霸道……

 

(过渡)是啊,如此霸道 嚣张的叫声,是在为主人做什么?学生自然而然想到实在看家护院。随即回首段前,于是旧主人告诉我养鹅等于养狗……

     出示句子“凡是有生客……不亚于狗吠。”

     “的确,这白鹅叫声严厉傲慢,与狗吠相比,看家护院鹅很认真、称职,表露出作者对白鹅的----(喜欢),所以作者说“好一个高傲的动物!”看似不满实为赞许。

    【教学说明】 这样的导读,引导学生揣摩鹅高傲嚣张的叫声里理解词句,体会词句表情达意的效果,揣摩内心,训练思维丰富文字内容,初步领会对比之中反语表达。

版块二:欣赏表演, 领略步态高傲。

过渡:白鹅的叫声高傲嚣张,而他的步调就更傲慢了,我们来看作者是怎么写的?

(课件出示)“饿的步调从容,大模大样,颇像京剧里的净角出场。”直接解释“净角”又叫花脸我们来看看他怎么出场的。(播放净角出场的视频。)

    师:“看完视频,谁能告诉我净角出场是什么样子的?”

    生:“步调从容、大模大样、慢条斯理…”

   师:“那从容怎么理解?”

   生:“一点也不慌忙,不着急”

师:“白鹅的走路的步调颇像静距离的净角,这个颇像可以换个什么词?”

生:“很像,极像……”

生:“那谁能极像的模仿鹅的步态”学抬头挺胸霸气十足的表演鹅的走路,学生大笑。

师:那么,请大家霸气十足,大模大样的再读这句话,读出霸气、有派头,大伙可以站起来走两步。(学生在朗读中模仿净角的步态,笑着。)鹅的步态派头十足,鸭子和他的走法一样吗?来读读作者的描述。

PPT出示“鸭的步调急速,有局促不安之相。”学生读句子,追问“局促不安什么意思?”

【教学说明】在交流中学生理解了不自然,很快,不安定,也就说明鸭子走路时很快且不自然。然后让学生再来展示模仿鸭子的走法,着力体现着急的姿态,学生乐此不疲,开心快乐。继而提问“作者要写白鹅,此处为何有写鸭子的步态呢?请同桌说一说”交流过后汇报引导,使学生明白在对比中突出鹅步态的气派,大模大样。引导学生模拟表演体验大模大样,把鹅的高傲走法与鸭子的步法进行对比,使其高傲的步伐具体化,可感可信,也让学生对对比的写法透彻理解。

    过渡:这真是一只高傲的动物!走路派头十足,吃起饭来却让我常常发笑。请快速浏览57自然段,找出哪些描写令你发笑,然后以小组为单位交流作者是怎样描写鹅吃饭的?

板块三:品味“可笑”,揭示反语。

    “鹅吃饭时哪里让你觉的可笑?请快速读文,把令你可笑的句子画出来读一读,然后交流。”(学生读文)

   交流趣点一:吃饭一丝不苟。先读后出示1.“先吃一口冷饭,再喝一口水,然后再到别处去吃一口泥和草。”2.“即使我将水盆放在远处,他依旧是从容不迫地大踏步上前去……”再读中了解鹅吃饭一丝不苟、死板,而且这一吃法无论何时都不改变,顺序也不改变,总是这样慢条斯理的、一丝不苟的进行。

    再探作者是如何写鹅吃饭时的三板一眼?点拨作者抓住鹅的动作细节,形象细致的写出鹅“高傲”的吃相三板一眼,令人发笑的动作及顺序。

交流趣点二:“还有哪儿让你觉的可笑有趣?”

生读“这样从容不迫的吃饭,必须……堂倌一样。……鹅老爷的脾气。”然后PPT出示这句话。解释“堂倌”就是服务员专门时候人,而此处主人和鹅身份互换,更突出鹅的高傲。

在品读中追问“为什么鹅老爷吃饭要人伺候?”学生不难理解“鹅的吃饭总是三板一眼,一丝不苟,才让狗偷走了食物……”

交流趣点三:“发现饭罐空空如也,他怎样的表现?”学生找出“鹅便昂首大叫,似乎责备人们供养不周。这时我们便替它添饭,并且站着侍候。因为邻近狗很多,一狗方去,一狗又来蹲着窥伺了。”在品读中感受作者如看似无可奈何的做法,实则对鹅心存喜爱。

【教学说明】学生自读探趣,引导体会作者正话反说的语言表达特色。这一环节着重抓住三个“趣点”,在品读中理解反与运用,从而感受用这一表达方法写出鹅的“高傲”。

学习中采用自读、朗读品析、点拨,让学生的语感得到提升,思维能力得到开发。也是课堂教学有内容,有骨有肉丰富有情。在逐步理解鹅之特点中的,体会语言的表达方法,得言得意也得法,落实语文教学的本位了。

   总结写法会喜爱。“作者虽说不胜其烦,还是伺候,会心的发出真是架子十足!的感叹,你从中感觉到了什么?”学习到此,作者对鹅的态度已经明朗,那是喜爱反说的表达---反语表达方式。

三、明确写法,学以致用。

    课文中反语运用很多,作者在鹅身上用了“高傲、叫嚣,大模大样、侍候,鹅老爷……”这些明贬实褒的写法就是反语。那孩子们,你们有没有遇到这种正话反说的情况,比如家长明明喜欢你,却用“不好的词句说你”。请想一想,再说一说。

    1说“妈妈经常说兔崽子,长大了知道帮妈妈干活了。”

    2:“奶奶说小坏蛋,这几天可想死我了……”

    在练习说中让学生运用反语表达的方法学以致用。

    PPT出示:“丰子恺笔下的白鹅总是那么( ),就连()、()、()都气派傲慢。当有人从篱笆外路过他都要(   ),养鹅胜似(   )。

    鹅走起路来,步态总是那么()。鹅不像鸭子()、(),步态形容,(),颇像()。即使看见人来也()。

    鹅吃饭更是(),还必须要人(),架子十足!作者在看似()的语言之中,却表达了他对白鹅( )。

   【教学说明】设计总结式填补习题,旨在使词语积累、思维情感、内容理解以及口头表达各个目标落在用上。

   全课聚焦中心句,引导学生在逐步品读鹅“叫声、步态和吃相”的关键词句中理解高傲这一突出特点,学习作者总分的结构关系,理解关键词句表情达意的效果和对比反语表达方法,这是这一节课的关键落点。学习中通过读、品、想、说、演等方式理解内容,学习作者从三个方面细致的表现鹅的鲜明特点,从对比、幽默的反语中表达喜爱的写法,如文入情得法。

写物类文章要突出事物的个性特点,也是此类课文教学的重点。语文教学紧扣文体特征,将文章情感、语文知识学习、能力训练有机融合,在导学活动中丰富文字内涵,创造开放而有活力的学习活动,陶冶情操,训练思维,学习语用表达方法才是语文学习的本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梦之思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