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从一致性沟通看到自我冰山

标签:
教育林文采情感萨提亚心理咨询 |
分类: 【萨提亚文章】 |
作者 | 马宁
(作者为林文采博士萨提亚模式专业训练课学员,本文为学员的课后分享,转载已获作者授权。)
什么是一致性沟通?
一致性沟通是表达期待,而不是带着期待地表达。
表达期待----是陈述自我的希望部分,在陈述时,自己呈现“爱、允许、接纳”的状态,不评判、不指责、不要求、不讨好、不超理智、不打岔。
带着期待地表达----是带着说服他人的想法去表达,表达背后向对方伸着一双“索取”的手。
如何评价是否是“一致性沟通”?
以“是否受伤”为标准。
当我是一份“允许、接纳”状态去陈述时,对方不会因我而受伤。
当我没有“索取、要求”,我也不会因为对方是否满足我,而滋生情绪。
一致性沟通的目的?
一致性沟通不是为了“说服他人,满足自我”,而是为了“自我觉察,自我关爱,真正与自我生命力相连”
当我看到自己冰山下面的那份期待与渴望,并予以表达时,我便关爱着自己、重视着自己;
当我内外一致时,我便是和谐的,我便是充满力量的,我便是平静的,我更是自由的;
当我是一致的,在他人的眼里,我便是安全的、值得依赖的、温暖的,连接就在那一刻发生。
籍由对一致性沟通新的理解,我复盘了与儿子的一次沟通。
头一天与儿子约定好 “他洗碗、拖地”,第二天晚上回到家,看到地上很脏,狗狗在厨房里拉了大小便,桌上碗还堆着,儿子外出看电影去了。
瞬间愤怒、委屈、抱怨各种情绪涌上心头,针对儿子冒出了N个想法:
说到就应该做到,怎么能这样做人?
他为什么一点儿都不知道体谅我?
几点钟了还出去看电影?事都没做完,还有没有点责任心?
19岁了都还这个样子,今后还有什么前途?
当我拥有那么多情绪,没了解孩子有些什么状况时,就把自己的指责披着“一致性沟通”的外衣急慌慌地发到儿子微信:“儿子,妈妈回到家,看到厨房里的狗屎和狗尿,还有昨天说好的地没拖、碗没洗的时候,我有些情绪上来了,我期待你在家里能够分担一些家务!”
学习后,我要如何更好的运用所学,更加一致性地呈现?
第一步:按下“暂停键”,什么都不做,允许自己情绪流动一会儿;
第二步:挖掘自己我冰山,问自己几个问题:
“是什么触发了你的情绪?你内心的期待和渴望是什么?”
梳理后我发现内心期待教出一名优秀的儿子,希望他有成功的未来,如果他将来不成功,我很害怕会为他的未来买单。
我的“安全感”那部分告诉我,我对自我老去的那份恐惧!
我的“价值感”那部分告诉我,我对自己及家人的那份不相信,我不仅没有去相信儿子将来会成功,我不相信当我老了有能力扛起风雨!
当我看到冰山下的那个自己,我瞬间有些石化! “什么时候,我开始出现这种担心”,那个外表自信、乐观的我内心深处有着这样的担忧与恐惧,第一次被我看见!
第三步 当我有了这个洞见,忽然觉得与儿子的一致性沟通并不是当前最紧要的功课,而是在自我“安全感、价值感”部分去进行一些添加。
我试着问自己:
“儿子目前具备哪些能力与品质?为了他未来拥有好的生活,我能够从哪些方面支持到他?”
“当我老了,有什么样的条件才能让我安心的生活?”
我给到自己第一个阶段(自我接纳阶段)的三句话是:
我知道我在害怕,我允许我有害怕!
儿子经由我而来到这个世界,我相信他能够为自己负责,我不需要对他的未来去背负,我是有限的,我做我当下能做的!
我值得拥有一切美好,我爱每一个状态下的我自己!
一个行动:
连续21天肯定句练习
“爱”是一种力量,谁能说“恐惧”不蕴含力量呢?当我看到它时,我便有了力量不再害怕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