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自我控制》心理课设计方案

(2014-06-28 09:19:50)
标签:

情感

教育

原创

课件

分类: 教案课件

辅导理念: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自控能力一直是一个不易解决的问题。在我们的日常教学活动中,低年级学生自我控制能力缺乏的表现是多种多样的,也是相当普遍的,如随便发脾气,上课说话,无故招惹别人,说难听话,做事缺乏坚持性等,自我控制能力的缺乏已经成为当前儿童发展中的一个突出问题,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它严重地影响到儿童的身心健康,影响到他们的学业、同伴关系和社会适应,影响其将来的工作、学习和生活。自控能力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与思想道德教育是密切不可分的。正如当代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有两句名言:“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因此作为教师不仅教人学会,更重要的是教人会学,尤其是培养自控能力,所以我选取“管住自己不费劲”作为此次心理健康课的主题。在课程中,我创设情境,引发学生的自我思考,自主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从被动的教育转化为自我教育,这才能预期效果

 

辅导目标:

1、通过活动,使学生能有意识地控制自己的行为。

2、增强学生的自控能力。

 

辅导教师:刘丽

 

辅导对象:一年级学生

 

辅导时间与准备:

时间:40分钟。

准备:日常生活视频制作、情景剧、自测题、九宫格卡片、计划表等。

 

 

辅导过程(热身活动、主体活动):

一、创设情境:

观看视频——由前段时间班里发生的一件小事改变的小情景剧,引起学生的兴趣,并引出本节课的重点,如何管住自己不费劲。

二、寻找问题:

1、过渡——通过上一个视频,讨论自己在学习、生活中有没有类似的烦恼。(让学生自由轻松地讲出自己的问题)

2、情景假设,让学生分析情况,找到问题。

3、观看5个录制的视频,寻找视频中的同学遇到了哪些问题,引发思考。

(1、课前贪玩没准备文具,被同伴提醒;2、课间下楼去厕所时,虽然队长提醒了“轻声慢步”,但是还是有学生忍不住说说笑笑地跑下去;3、课间活动时,有的同学总喜欢玩地上的土粒,同学提醒了好多次还是忍不住;4、课上做练习时,忍不住玩文具,结果没有按时完成练习;5、课上老师讲课时,忍不住和同学说话,虽然老师提醒了他,但是一会儿又忍不住说了起来。)

三、确定问题:

1、过渡——我们可以很容易地帮助别人找到问题,那么我们自己有哪些问题呢?

2、自控能力自测题,由教师读题,学生在九宫格上画上相应的笑脸或哭脸。

3、结束时和同伴分享一下自己获得了多少笑脸,每个同学知道了自己都在哪些方面“管不住自己”。

四、解决问题:

1、通过游戏的方式引导学生发现控制自己的小妙招。

(1)金鸡独立
游戏方法:全班学生参与,单脚站立,坚持10秒钟,在10秒钟内双脚落地的被淘汰,能坚持到最后获胜。

(2)逗你笑
游戏方法:一学生在10秒钟内逗另一学生笑,被逗的学生能忍住不笑就获胜,相反能逗笑别人的获胜。

2、两个游戏过后,让获胜的同学讲一讲自己的感受以及获胜的方法,再进行分组讨论,由小组长记录,最后每组选择代表发言。

3、经过方法分享后,建议学生选取自己喜欢的几个方法尝试看看。再暗示学生可以现场体验一次,心理想着刚才分享的好方法,再通过游戏的方式让学生体验到管住自己获胜的好处。

游戏:我学我做。(ppt出示8个QQ大表情)

选一个图片上的笑脸照着它的样子来做。看一看你能坚持多长时间。

五、扩展延伸

过渡语:通过这次的心理健康活动课,相信小朋友们都找到管住自己的法宝了。我们应该如何来实现它呢?让我们来制定一个计划表吧。

21天法则是通过21天的正确重复练习,养成一个好习惯的一种方法。

参照自己做的自测表情况,选择两件你最想要管住自己的事情,制定一个21天的计划表。每坚持一天,就在计划卡片上画一个笑脸送给自己。并以小组监督的形式,21天以后,我们再来看一看,哪一组的表现最棒,能坚持下来的同学最多。

 

 

辅导活动评价与效果反思:

 

自控能力在教育学和心理学上属于非智力因素或非智力心理品质的一个重要方面。认为培养少年儿童的非智力心理品质,尤其是培养自控能力,是促使少年儿童在德智体诸方面得以全面发展的重要课题。每一个小学生都有很强的自尊心和自我实现的需要,但由于心理发展还不成熟,自控能力差,因此,不少人常常犯“知而不行”、“知行不一”的错。而且在现实生活中,道德水平是有层次和阶梯的。我们提倡高标准的追求,同时注意脚下的层次和阶梯,主张循序渐进,而不是一蹴而就。所以这节心理训练课,我针对低年级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设计了一系列的活动,对引导他们认识和锻炼管住自己的能力,有效地学习生活,健康成长是很有意义的。

本节课的教学特点:
    第一,开头导人,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因而兴致勃勃地跟着老师去探索。从学生实际生活入手,避免一味地说教,而且将“管不住”自己设定为“问题”,不是“错误”。
    第二,精心设计,激发学生积极参与训练。教师精心设计了切合学生学习和生活的情景、测试、游戏等,激发学生积极参与训练,交流分享各自独特的感受、方法。
    第三,激励体验,引导学生自我教育,互促共进。注重表扬、赞美、比赛、奖励等,让每个学生在情感感动中经历“认知-体验-行动-再认知-再体验-再行动,螺旋上升”的自我教育和互促共进的过程,从而达到学会管住自己的心理训练目的。
    第四,巧妙小结延伸,落实管住自己的课外训练。趁热打铁,引导学生按自己的实际制定计划,使训练得到个性化的落实。
    在整个设计中,学生始终处于学习的主体地位,而教师则一直充当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促进者、学生情感体验的激发者、学习伙伴等角色,以弱控制的手段引、促学生自悟自正,实现“不教而教”。

 

存在的不足:

1、发现问题环节,学生基于学校的环境,更多会思考在学校遇到的问题,对生活方面思考的相对较少。

2、由于场地和时间限制,游戏的体验程度有欠缺。

3、扩展延伸环节,最后如果再将小组成员的计划表汇总成大表,课后贴在班里,这样更方便小组监督的后续延伸。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