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对《一起来分类》一课的评析(耿报春)

(2018-03-31 15:32:12)
分类: 结对帮扶

                   《一起来分类》一课的评析

 

                       安庆市双莲寺小学     耿报春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第二课时,P59,P60,P61

【教学目标】

1、使自己在观察、操作、游戏等活动中体验分类标准的多样性。

2、知道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有不同的分类方法,体会分类的作用。

3、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操作、合作、表达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体验分类的结果在同一标准下的一致性、不同标准的多样性。

难点:体验分类的思想方法,会自定标准进行不同分类。

【教具、学具】

三角形,圆形,正方形,算式卡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逛超市吗?(喜欢)那我们一起去超市看看吧。(出示超市图片)谁来说一说,你经常去超市买什么?去超市什么地方可以找到你要买的(请个别学生说一说)

1、出示超市不同区域的图片,学生说一说,这是什么区?

2、想一想,超市的物品为什么分成不同区域摆放?

3、初步了解分类在生活中的作用:方便人们更加容易找到自己需要的物品,使生活有序,整齐。

二、讲授新课、探索新知。

师:刚刚大家了解了分类给我们的生活带来那么多的好处,那么我们要不要去学好它?(要),好,下面我们一起去学习一下分类的方法吧。板书标题:一起来分类

 

(一)探索同一标准下的分类结果一样。

师:逛完超市了,超市阿姨想考考你们,你们敢接受考验吗?(敢)出示不同物品的图片,请同学们将不同类的找出来。(请个别同学找出不同类的物品,并说一说为什么)

师:为什么你们找出来的结果都是一样的呢?

师生小结:在同一标准下的分类结果一致。

(二)探索分类方法的多样性,感知分类标准不同,分类结果也不同。

师:你们真棒,通过了超市阿姨的考验了,下面我们一起动手探索一下更多的分类方法吧。

1、活动一:分书(分两类,知道分类标准不同,结果不同)

1)准备语文书,数学书,语文基训,数学基训。

2)请把这些书本分类两类,同桌讨论,怎么分,学生动手分一分

3)请2名学生上黑板分一分。

4)师生小结:分类标准不同,结果不同。

师:现在我们知道了书本可以分类摆放,希望你们学会后回家将自己书包的书也分类摆放整齐吧,让我们以后上课更快的找到需要的书本。

2、活动二:分图形(分多类,探索分类方法的多样性)

师:刚刚我学会了用2种方法将书本分成了2类,下面,你们可以用不同的方法将手中的图形分成几类吗?

1)准备黄色、蓝色、绿色的三角形、圆形、正方形各一个。

2)请把这些图形分类,同桌三人一组,讨论,并分一分。

3)请2名学生上黑板分一分。

4)师生小结:分类方法有很多,我们要用心去发现。

3、活动三:把班里的同学分成两组,说一说,怎么分?

(分类的在生活中的应用)

师:我们已经知道了分类方法有很多,分类结果也不一样了,那么,你可以用你知道的方法,把班上的学生分成两组吗?谁来说一说,你是怎么分的?(指名请多个学生说一说,然后班上学生按照说的分类方法站起来或者坐下)

三、巩固练习,提升认知。

师:学到了这么多知识了,那么老师要考考你们会了没有,下面,请大家将手中的算式卡片拿出来,给他们分分类吧。

6 + 2 = 8    10 – 1 = 9       8 – 0 = 8

5 + 4 = 9    2 + 3 + 4= 9      9 - 0 – 1 = 8

方法一:按得数分,一类,一类。

方法二:按加减法分:一类,一类。

方法三:按个数分:一类,一类。

四、全课总结: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五、板书设计:

 

                 一起来分类

 

        分类标准不同,结果也不同

 

点评:

 

    “一起来分类”这节课的教学内容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生活性,可以很好地体现《标准》的理念,让学生从已有生活经验出发,学习身边的数学,让数学更好地服务于生活。因此,朋凤老师紧紧围绕《标准》的理念,设计这一节课。本节课有以下特点。

 

    1.根据低年级学生的身心特点,本节课朋凤教师始终不忘创设故事情境或游戏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如朋老师首先创设了“逛超市”的故事情境,让学生动手把不同类的物品找出来。然后让学生动手给书、给图形分类,再思考怎样给班上同学分类。通过学生动手操作,初步感知分类标准不同,结果也不相同。教师带领学生律动时所用的儿歌以及练习题的故事情境设计等都紧紧围绕知识点进行,既巩固了知识,又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在玩中体味了数学。

 

     2.朋凤老师还注重让学生在身边寻找数学,发现数学,学习数学。教师不局限于课本,让学生利用身边自己喜欢的事物,结合所学的知识说说它们怎样分类,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热爱数学、应用数学。

 

    3、教师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善于利用声、形、象等创设优美愉悦的学习氛围,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课堂上色彩鲜艳、妙趣横生的动画,教师适时、恰当的追问,……把学生带进了一个有趣的数学王国,学生的思维在此自由畅想。这样的教学设计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充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延长学生的注意时间。

 

    4、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由于一年级小学生与他人合作的意识不强,朋凤老师有意在较复杂的问题上设计小组合作的内容,通过同伴间的交流、合作共同解决数学问题,从而使学生明白合作在日常生活、学习中的重要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