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有趣的图形》教学设计及反思(胡静)

(2017-02-22 20:01:19)
分类: 教学实践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3637页。

教学目标:

1、在操作活动中人事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体会“面在体上”;

2、体会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在生活中的普遍存在,体会数学和生活的密切联系;

3、培养初步的观察、比较和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初步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等平面图形,建立空间观念。

教学难点: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的辨别。

我的思考(教材分析及学生分析):

本节课是孩子们认识平行图形的起始课。考虑到日常生活中人们最先接触的形体是立体图形,因此,教科书安排为:认识立体图形→认识平面图形。这样安排遵循了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认知特点。鉴于此,我认为教学本节课应把握好:

1、从学生熟知的立体图形引入,通过在立体图形上找“平平的面”自然引入对新知的学习。

2、针对七、八岁孩子好动、爱玩、注意力易分散的特点,在课堂上用“玩”的形式串起一堂课。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探索欲。

3、注意加强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的对比,掌握联系和区别,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预设过程:

一、活动一(认一认,引入新知)

1、师:带来一些物体(包装盒、饮料瓶、茶叶桶、模仿、小皮球以及各种形状的积木)请学生介绍一下它们。

2、思考:用积木搭汽车时用什么形状的做车体合适?车轮呢?为什么不用长方体做车轮呢?

生可能:长方形平平的,不能滚动。

师: 引导学生找一找实物学具中平平的面,摸一摸、数一数。

3、引入: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立体图形上的这些平平的面,这是一种新

的图形——平面图形。

二、活动二(玩一玩,认识平面)

1、师:你能想办法把立体图形上的这些平平的面移下来吗?什么办法?

生可能:

A、放在纸上,用笔描边线。

B、我在沙子上印下来了。

C、我是用印泥去印的。

……

    2、学生展开活动,教师巡视。

3、展示学生作品。

4、追问思考:老师把这些面“搬到”电脑上,你还能认识它们吗?想一想:

A、他们从哪里来的?怎样得到的?

B、他们叫什么名字?

5、小结:这些被我们从立体图形面上“请”下来的图形就是我们要认识的

平面图形。他们分别叫: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

5、比较:这些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有什么不同?

生可能:

A、立体图形有好几个面,平面图形只有一个面 ;

B、立体图形是凸起的,平面图形是平的;

……

三、活动三(分一分,探究图形的特征)

1、请学生把这四种图形分类,要想好为什么要这样分;

2、学生汇报分类情况以及理由

可能有:

A、分三类。长方形和正方形都有4条边分成一类,三角形有3条边分成一类,圆的边是弯的,分成一类;

B、分四类。每一种都是一类,因为他们都不一样;

……

四、活动四(摆一摆,对图形“再创造”)

1、提出活动要求:用小棒摆一个自己喜欢的图形;

2、学生开展活动。

五、总结全课

今天咱们认识了那些数学好朋友?

附教学反思:

本节课上得比较成功,主要在于:

1、寓教于乐。一年级孩子是很喜欢玩的,于是我安排了很多孩子们喜欢的游戏活动,比如滚一滚、印一印、画一画等等,使学生在游戏中获得体验,形成概念。这样既让孩子们学得快乐,又学得深刻。

2、注重思维。其实概念的形成往往都在异与同的比较之中。我在这节课中,很重视对一年级孩子这方面思维能力的培养。在生活找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的联系区别、在平面图形中找长方形、正方形等联系区别,从而不断推动孩子们去思考,将概念内化。

3、自主课堂。一年级孩子其实是敢想敢说的,老师要做的就是不压抑他们。在这节课中,我始终尊重学生,让孩子们充分地自主去探究,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即便有错误也鼓励并且保护。这样,孩子们才能涌现出很多奇思妙想。比如在比较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时等等。

总的来说,尊重学生、顺应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思维特点去组织设计教学,才有精彩的课堂。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