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级公开课设计:《分扣子》(董昌芸)

分类: 教学实践 |
教学内容:
教材分析:
本节实践活动课是在学生初步学习了分类和比较的知识之后安排的,既是对前面所学知识额巩固和综合运用,又是对以后学习的简单统计的基础。实践活动《分扣子》旨在引到学生选择不同的标准给扣子分类,并在分类的基础上比较交流,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比较、分析的能力。让学生经历分类活动的过程,学会有条理地思考、表达。
教学目标:
1.结合分扣子的实践活动,了解分类是需要标准的,能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对物品进行分类,对分类后的结果能进行比较分析。
2.经历实际操作的过程,初步提高把握图形特征、抽象出多个图形共性的能力以及整理数据的能力。
3.获得初步的数学活动经验,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对数学的兴趣与同伴合作的意识。
教学准备:PPT课件、扣子教具若干份
教学设计:
一、 引入:(出示“淘气的房间”情境图)
师:大家看,这是谁的房间啊?
(生:淘气的房间,集体回答)
师:淘气觉得他的房间太乱了,准备整理房间,我们能帮他整理吗?
(生:把文具到一起,把衣服放到一起,把玩具放到一起。请一位小朋友回答,边说边整理情境图“淘气的房间”)
师:小朋友们整理得真棒,这些杂乱的东西经过我们一整理,整个房间就整洁了。可是,淘气在整理房间的时候不小心把妈妈的扣子盒打翻了,你看各种扣子混在一起,能不能把这些乱扣子都装到一个盒子里呢?
(生:不能)
师:那我们该怎么办呢?
(生:把乱扣子给分开来。)
师:好,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帮助淘气分类整理扣子。
(板书:分扣子)
二、新授
【活动一】
(出示扣子图一)
师:大家仔细观察扣子图,说说自己的发现。
(生:形状不一样:有圆形的/方形的扣子,扣眼数不一样:有2眼的/4眼的扣子)
(可以适时板书)
师:小朋友找出了这些扣子的特点非常棒,下面请小朋友做好,听老师布置活动任务。(奖励)
1、活动要求:拿出1号信封,看一看,里面有一些扣子,两人一组,根据我们刚才说的扣子特点,选一个标准动手分一分。
2、活动进行中,帮助小朋友明确任务,适时指导,观察小朋友动手操作的情况,给完成有代表性的小组上台展示的机会。
3、 反馈展示
老师这里也准备了扣子,可以拿下来,换位置,下面请小朋友上来分一分,两人一组,边分边说。
找两组小朋友同时上台展示,(奖励认真听的小朋友)
一组按形状分的:圆形(2眼的、4眼的),方形(2眼的、4眼的)
另一组按扣眼数分的:2眼(圆扣子、方扣子),4眼(圆扣子、方扣子)
(奖励两组小朋友)
师:我们来看屏幕,是这样分的吗?(出示两种分法在一起的PPT)
师:比较这两种分法,分类标准一样吗?
(生:不一样,一个是按形状分的,一个是按扣眼数分的。)
师:那分出来的结果一样吗?
(生:不一样。)
总结:不同的分类标准下,结果可能不同。
‚如果我们继续往下分呢?谁能来试一试,底下小朋友也一起动动手。
(找2组小朋友同时上来继续往下分,奖励认真听的小朋友)
一组小朋友第二次按扣眼数分成:
另一组小朋友第二次按照形状分:
(奖励)
师:我们经过两次分类,一种先按照形状分,再按扣眼数分,另一种先按扣眼数分,再按形状分,来看屏幕,是这样分的吗?
(同时出示经过2次分类的两种分法的扣子图)
比较两种分的结果,你又有什么发现?
(虽然分的方法不同,但一直分下去,最终结果一样)
师:老师发现小朋友们不仅动脑快,动手也快,那我们也能又快又好的把扣子收起来吗?大家快速把扣子收进1号信封。
有人小手真快,我还发现两人合作更快。(奖励)
放松时间,一起唱一首儿歌。
【活动二】
1、师:老师这里还有一些扣子,增加难度,再请小朋友们分一分。观察屏幕上的这些扣子,说说有什么不一样。
(生:颜色不一样(白色/灰色)、形状不一样(圆形/方形)、扣眼数不一样(2眼/4眼))
师:看屏幕上活动任务,谁能读一读?(奖励)
(生:拿出2号信封,2人一组,选一个分类标准动手分一分。)
2、 活动环节
3、 反馈展示
下面请小朋友上来分一分,两人一组,边分边说。一组按颜色分,一组按形状分,一组按扣眼数分,同时进行。(奖励)
师:小朋友们一起继续往下分,试一试,能不能分出6类?
哪个小朋友上来摆出其中的一种。老师找声音最小、坐得最直的小组。(奖励)
师:我们来比较几组分的结果,你有什么发现?
(生:它们分的先后顺序,但都是按颜色、形状、扣眼数这几个特点分的,最终的结果都一样。)
三. 自我评价
(1)通过今天分扣子,你有什么收获吗?还有什么问题?
(2)填写“自我评价单”,同组两人互相说一说,互相鼓励一下。
四、欣赏分类思想在生活中的运用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