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文/杨小米
01
在工作的时候,我经常会提出来尝试一些新的方法,这时往往会遭到各种理由的反对,基本上就是这个方法不可行。
事实的确如此,我尝试10次,有8次是失败的,也就2次做成了。但也因为这2次的成功,让我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我的口头禅:“有很多事情不去做,又怎么可能知道结果呢?让我试试,又何妨?只要想做,办法总会有的,即使做不成,局面也不会比现在更糟糕……”
这些话,都很鸡汤,但我认为只要去做了,鸡汤也就变成鸡肉了。
小五在银行个贷部门工作,主要负责二手房贷款,她一个人完成了部门业绩的一半,是绝对的业绩骨干。
但工作太忙了,从早晨8点上班,晚上8点下班,回家后,小五还会接到各种电话。
两年高强度的工作,让小五整个人变得焦虑不安,渐渐失去了工作的激情。加上结婚了,准备要小孩,她身体也不太好,压力非常大。
“我喜欢不要这么忙碌的工作,休息时间也不要客户给我打电话。我希望业余时间能够写写毛笔字,看看书,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还有时间锻炼身体……”
02
我让小五给我写了她工作的流程,看看到底多少工作量,把她累成这样?
通过交流,我发现已经有很多人帮她分担工作了,她本不应该这么忙。
我建议她每天下班后总结下自己一天的工作,看看时间到底用在什么方面了。
还建议她工作时间,手机一定要静音,忙完之后,再集中回复信息,免得时间碎片化。
“我就是全天在接各种电话,晚上和周末也是如此。有时,领导临时让我做一件事情,就要被打断,要很久才能找回状态。”
现在银行放贷业务主要和中介合作,竞争很激烈,小五手机里有200多个中介的电话,每天都回答他们关于贷款各种问题的咨询。
如果她不第一时间接电话的话,害怕这些中介就去找其他银行了,这样业务就流失了。
我找到了她忙碌的原因:基本上就是被这些事务性的电话占据了太多的时间,并且每时每刻都处于一个紧张的状态,拿着手机,害怕错过了每一个电话,错过了每一个单子……
我根据自己的经验,建议道:“你工作这么久了,他们咨询你的问题,你肯定已经熟练掌握了,你可以把这些问题总结出来,打印一份,然后发给每一个中介。材料上打上你们银行的水印和你的联系方式,他们解决不了的问题,再随时找你。
这样即使你不是第一时间接电话,心理也会很踏实,过后集中回复就可以了。
“我之前把他们的问题都记在本子上的,后来发现这些问题已经烂熟于心了,不需要记了,但是中介还是会不停地问相同的问题。”
“你把准备好的材料给他们,当他们问你时,你可以告诉他这是材料的第几个问题。我们要想过得舒服,需要学会引导别人按照我们的规则做事情。”
“材料给他们两天就丢了,绝对的。”
03
听到小五这样说,我直接质问她:“
这件事情,你做了吗?
你怎么能够确定他们肯定会丢?你给他们强调这个的好处了吗……”
小五答应用这个方法去尝试一下。她说的问题,肯定会遇到的,要不然这件事情,就没有任何难度,谁都可以做了。
我们可以想一想,她如果整理这样一份材料出来,发给200多人,就算有80%的人把材料都丢了,但是还有20%的人,会好好利用这个材料,然后把里面的内容熟练掌握,这20%的人,会给她贡献80%的业绩。
小五还可以做一件事情,统计自己近2年内业绩的构成,看看每个中介贡献的比例。
房产中介这个行业,离职率本来就特别高,她这2年接触的很多人,肯定已经不在这个行业了。她可以连续统计自己1个月的电话,看看打电话咨询的人,贡献给她多少业绩。
她做了这件事情后,会发现很多电话不需要第一时间回复,晚上工作日和周末,也不需要接电话。
她甚至可以把这些整理的问题,制作成图片的形式,发给每一个中介,让他们保存下来,当联系不到她的时候,可以查看。
04
在接咨询和回答后台读者提问的过程中,我遇到很多辩论高手,基本上就是反驳我。
曾有一个人这样说:“你有点令我失望,你的回答没有达到我的预期。”
说实话,我真没有速成的办法,有的都是一点点工作的积累总结。我给小五的方法,看着容易,做起来非常难。
首先,需要整理这么一份材料。
即使她已经很熟悉,最起码拿出一天的时间组织语言。还要再连续接2周的电话,把每一个电话咨询的问题记录,并完善自己的总结。
其次,要把材料打印出来。
最开始的时候,不能全部都给中介,要找一小部分试点,还要一遍遍解释这样做的好处。在遇到问题时,及时解决。小范围可行后,再全部试点。
第三,甚至可能要要比之前还要忙。等把这些人规范化后,基本上半年时间已经过去了。
接下来,她的工作,会越来越顺利。
在这个过程中,小五要承受住很多质疑,还要原则坚定、态度友善地和每一个人沟通交流。这个过程比较煎熬,甚至会失去一些业绩。
很多事情不去做,永远不会知道结果是什么。
要想取得常人没有的成绩,必须要花费常人不曾付出的心力。做事情不容易,但如果不做,永远不知道生活会发生什么改变。
很多时候,我们以为的困难都是阻碍自己前进的借口。
*作者:杨小米,简书签约作者,心理学科班出身。从四线城市,来到上海,2年时间从普通职员到市场总监月入3000到年薪30万
。工作5年后,她辞去高薪工作回归家庭,看书、写作她的文章涉及职场、情感、心理学等等直及心灵,帮助你成长。微博
@杨小米1988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