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文/花大钱
前几天,有个并不太熟之前都没怎么说过话的微信好友,突然给我发来一条消息:“在吗,我刚开了淘宝店。给你寄条裙子,帮我拍点照发个广告吧。”(配表情:撕逼微笑)
我当下的第一反应是:“???你是谁啊?是我给你自由过了火?”
但是本着友好礼貌的态度,我很认真地回复:“不好意思啊,最近到处跑呢,每天都在外出,没一个固定的地址,估计收不到呢。”
结果对方回了一句:“没事,我今天寄,明天就能到。记得到时候发一下朋友圈,最好微博也发一下,还有,要@我们哦。”
我还没反应过来,他又啪啪发过来好几张照片,“要拍成这样的,记得修图,千万不要用手机摄像头拍,太low。”
我当时真的十分无语,第一次碰到求人帮忙还如此理直气壮之人。冷静了5分钟,还是憋着内伤礼貌回复:“可是我相机放在家里没带过来.....”
“你问朋友借一个嘛,对了,你穿什么码?”
这下我是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回了,只好把聊天截了图发给我的好朋友求助。我好朋友一看,立刻把我骂了一顿,“你是不是傻啊,说一句‘不用了,谢谢。’会死?”
是啊,我为什么不直接拒绝他,非要找一万个理由来搪塞呢?搞得自己现在根本下不来台。
●
不拒绝就等于放弃了选择的权力
原本这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有人找我帮忙,选择权在我手上,我可以接受或者拒绝。
然而,因为我总觉得直接拒绝别人是一件很不好的事情,找各种各样的理由来推诿,结果把自己放置到了一个十分被动的地位。
对于那些不懂得把握人与人之间亲密半径的人而言,你的大度忍让只会成为他提出进一步无礼要求的最好台阶。而对于另外一些低情商人士,他们根本就听不出你推脱之辞背后所包含的真实意愿,根本体察不到你的为难与不情愿。
前者是“恶”,后者是“蠢”。但相同的是,这两种人都会步步逼近,把你推到一个很尴尬的位置,让你最终不得不勉强答应。
其实,仔细想想,像我这种总是不好意思直接说”不“的人,本质上都是基于内心存在着一个错觉——“推脱婉拒是比直接拒绝更加体贴善意的方式。”
可实际情况并不是如此,首先,毋庸置疑,对你自己肯定是不公平不善意的,按照自己的意愿说话做事才会感到舒服啊。而且,对对方而言,这也并不是一种善意,因为就算你最后被迫答应了,心不甘情不愿帮的忙也不会好到哪里去。
●
不敢拒绝的本质是一种“自私与虚伪”
为什么总害怕直接说“不”呢?
怕伤感情。
怕给别人留下不友好的印象。
怕造成尴尬的场面。
归根到底,还是怕破坏自己在别人心中的“美好”形象,所以一直不直接表态,而是若有似无地给对方一些“飘渺”的希望,导致最后双方的时间和精力都被白白浪费。
所以,这种看似“善意”的老好人式行为的本质是非常“自私且虚伪”的。
大家都对那些在感情中,面对别人的表白,不拒绝也不接受,而是一昧拖着别人,耽误别人,心安理得享受别人的人付出,却还要冠以“我害怕伤了ta的心”的圣母名义的渣男渣女们嗤之以鼻。
可实际上,不管是不直接拒绝别人的请求,还是不直接拒绝别人的表白,都是一样恶劣的行为。
真正的是善意与坦诚就应该是:
“能帮我个忙吗?”
“对不起,这次真的不行。”
“能和我在一起吗?”
“不好意思,我觉得不太合适。”
如果对方是一个高情商的成年人,自然会坦然接受你的回应。
如果不是,那就更应该直接拒绝,然后永别。
*作者:花大钱,青年作家,ONE“一个”常驻作者,微博:@花大钱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