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东挖掘机--新生代牛基经理基因图谱扫描
(2013-10-24 16:09:44)
标签:
股票 |
分类: 股东挖掘机 |
当大家还在广泛质疑80后基金经理的投资经验时,2013年成长股的爆发,恰恰捧红了一批30岁左右的年轻基金经理。他们当中很多人出生于上世纪70年代末或80年代初,现介于30岁-40岁之间,有着工科背景。
作为70后的投资总监,王鹏辉掌舵的景顺长城内需增长和景顺长城内需贰号今年以来业绩达90%左右,一直稳居业绩排行榜前两位。
任泽松则以80分的成绩拿下今年的第三名。这样一位80后的清华生物科学与技术系高材生,执掌中邮战略新兴产业基金仅十个月,却华丽丽地实现了菜鸟蜕变。
银河主题策略的成胜,年龄和教育背景与任泽松极为相似。这位80后新星毕业于清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工科学习经验和科技股研究经历使其投资如虎添翼。
还有,长盛电子信息的王克玉,华商主题精选的梁永强,也均为出生于上世纪70年代末的30代基金经理。
今年的结构性行情赋予了这些成长股基金经理逆袭的机会,一时间,被市场广泛传颂。他们之所以成功,一个重要的共同点是:敏感、灵活、善于纠错。
敏感意味着看得见,但是并不一定会接受。今年不少基金经理对于成长股一直处于观察状态,于是在观察中错失了良机。当然,基金经理是否应根据市场环境而转换投资风格,该问题一直存有争议,但是,在传统的分析框架、投资逻辑不适用时,墨守学院思路、拒不接受新事物的投资思维是否也应当反思?
长期来看王鹏辉的资产配置和仓位,可以看出其具有快速的应变能力,很强的纠错意识。“不要让过去的错误影响你未来的决策”是他常说的一句话。成胜也曾自我评价,“我有一定的好奇心,形成判断后会去坚持,发现错误后能够正视并纠错,这两点应该对成长股投资有所帮助。”
勤奋也是一位好的基金经理必备的基因。王鹏辉曾透露平时生活很枯燥,下班之后仍会花大量的时间读研究报告,“不是在读报告,就是在准备读报告。”熟悉王克玉的长盛基金内部人士对其评价也是非常勤奋,会持续阅读上市公司的公告,并经常出去调研,“不是在调研,就是在调研的路上。”该业内人士认为,公告是研究之本,调研是获取公司业绩持续性的途径,两者结合才能做好研究。
股东挖掘机前面一直说股民跟着主力操作,学习主力的手法,其实在我们还需要学习他们的工作方式,行为习惯。他们的事例告诉我们付出都会有一个结果,他们不做异想天开的梦,不期望把钱放进股市就可以搬出一座金山,他们努力工作认真钻研。对我们而言这些基本的法则是不是更应该去学习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