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体的阿文书法精解

中国体的阿文书法精解
苏训营阿訇著
中世纪阿拉伯文书法家的丰功伟绩
阿拉伯书法是阿拉伯伊斯兰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它是伴随着阿拉伯文字的逐步规范与统一而形成的一门书法艺术.7世纪中期,随着伊斯兰教的复兴,阿拉伯书法备受推崇,迅速传扬.在经过千余年的广泛传播与发展之后,已经播种四海,闻名世界,成为人类文化艺术的宝贵财富.与此同时,由于中国是伊斯兰教最早传入的国家之一,阿拉伯书法在中国的传播、演变与融会发展,也有千余年的历史了,而且形成具有中国风格和特色的阿拉伯文书法艺术,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一株奇异的新葩.
早在伊斯兰教兴传之前就已形成的阿拉伯书法,是世界上最优美的书法艺术之一.在经历了大约15个世纪的传播、发展之后的今天,阿拉伯书法几乎遍及世界各个角落,被誉为阿拉伯-伊斯兰文化艺术领域里一颗璀璨的明珠,在世界文化史上占据着重要的一页.
把中国书法对布局的安排,特别是把对称形式的安排,移植到阿拉伯书法当中去,使阿拉伯书法的词、句、行、文左右对称,对比相当。这样,既不失于阿拉伯书法原有的规范与内涵,又能体现中国书法的格局与风韵。正是中阿合璧,异彩生辉。
综上所述,阿拉伯书法传入中国后,历经沧桑,潜移默化,在长期的实践、演变中,已在中国入乡随俗,生根发芽,开花结果,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
阿文书法在信奉伊斯兰教的中国少数民族中起着同样重要的作用。因为汉文书法在中国的广泛和深入的影响,阿文书法大量地不断吸收中国传统的中堂、横幅、对联、条屏以及题款、用印等特点,使其显现出了更加鲜活的生命力。经过中国历代许多有着深厚汉学修养的大阿訇以及广大穆斯林群众的积累研究,汲取汉文书法的楷书、行书的书法特点,经加工,整理,改进,变化。在艺术方面,作了较大的处理,又采用了外文和其它文字的优点和特点,有库法、三一、波斯和拉丁文等艺术字体,另外有的又装饰上云字头,鱼儿尾,云龙,凤翅以及花边而突出立体特征,显得格外高雅美观,古色古香,别有特色。又创新出了现在流传的包括楷书、隶书、草书、篆刻等书体的阿文书法体,形成了优美、独特的艺术特色。阿文书法的书写工具不同于中国传统的毛笔,称为“盖兰”,分草制、木制、竹制等以及草制成的排刷,不同的工具书写出的作品又有着不同的效果。
阿拉伯书法艺术是线条的造型艺术,它的美,体现在线条变化上。尽管各种字体的笔画由圆圈、曲线、横直线的重复,用静拟动势彼此相联,用竹笔或木笔等独特的书写工具按均衡、稳定、对称、和谐等形式美的特征巧妙地组合起来,相互呼应、协调,把各个独立、高低、粗细、长短的线条贯穿于有机的统一体中,形成线条的力度感。这种力度称之为“笔力”,也就是线条自身的美。笔力表现为运笔、转笔到位,到位则有力度和气势,反之则无。另一方面,运笔、转笔是按力学规律运动的,符合规律则增强书法的生命力,不符合就可能破坏或削弱生命力,并直接影响线条的质感美。润厚饱满、力透纸背、骨肉相和为线条质感美的表现,而虚飘浮夸、肥而臃肿、骨瘦如柴、软弱无力就谈不上质感美了。
阿拉伯书法有其自身的特点,书法家们充分发挥阿拉伯文字的形象性,灵活运用笔墨技巧,渗情入法,于法中见情,通过线条点画抒发思想感情,创造出无色而具图画的灿烂、无声而有音乐的和谐的意境。任何一幅高超的书法艺术作品,首先是以线条美来感染人,并进一步令人领悟抽象的字外意趣。因此,更富于特有的气势,意境越深,艺术性就越强烈,正所谓意境蕴含于线条美之中,线条美来自深厚的书法基本功。
书法艺术以全方位的艺术信息反映新时代的节奏。阿拉伯书法艺术也肩负着弘扬阿拉伯文化,开拓艺术新形式的使命,它以各种各样的艺术信息满足人们经济文化生活的需要,体现着新时代的节奏。阿拉伯书法艺术的思想价值和象征意义与时代的发展轨道有着密切关系,它是穆斯林的精神产品,体现着时代的精神风貌。
节奏韵律是音乐艺术用语,书法是介于音乐和绘画之间,趋向音乐而远离物象的。当我们欣赏一幅精美的阿拉伯书法作品时,从那曲折波动、盘绕往复、跳跃交替、疏荡聚散的线条中,不难领略到一种美的韵律和节奏。
内在的韵律美与阿拉伯字母的结构有密切的关系。阿文字母结构别致,使其书法形式变得多样化,让不同的字与字组合产生出不同的节奏。
(三)、和谐美
阿拉伯文字,具有和谐、均衡、顾盼、相依、文静、儒雅等美的因素,无论是库法体、苏鲁思体、杰利三分体,还是迪瓦尼体,都含跃动、激越、奔放等神韵,这些和谐美的因素,加上书法家的个性和感情,于是就创制出多种多样的书法体来。真可谓“万般情怀一寓于书”。
综上所述,当我们欣赏阿拉伯书法作品时,透过那流动的线条、内在的韵律和通篇的和谐美的表象时,即使不懂阿拉伯文字的读者,也会被那博大豪放的气势所感染和陶醉,并从中获得美的享受阿拉伯书法这门艺术,在无数艺术家辛勤汗水的浇灌下,发展、衍化、丰富、壮大,对阿拉伯文化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产生过深远的影响,其旺盛的生命力和永不消退的魅力,至今仍是阿拉伯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
http://s9/mw690/003XyBpzty6DFnwxC8E88&690
阿文书画本为阿拉伯文书画艺术。在中国于一千多年前老前辈书法家在汉字楷书、行书的书法特点上经加工,整理,改进,变化而来的。在艺术方面,作了较大的处理,又采用了外文和其它文字的优点和特点,有库法、三一、波斯和拉丁文等艺术字体,另外有的又装饰上云字头,鱼儿尾,云龙,凤翅以及花边而突出立体特征,显得格外高雅美观,古色古香,别有特色。
阿文书画多书于清真寺内外的墙壁、拱门顶等处,或宣匾额以及雕刻、浮雕、绘画上,显得分外肃穆、庄严、神圣、颇受穆斯林喜爱。挂帖在家庭中,也使人感到清新、文明、高雅、呈现出浓厚的喜庆与纯朴的宗教气氛。
它的设计具备书法美术引人注目的特点,根据词的意义和毛画条件大胆地创新造型,在面对《古兰经》禁止偶像之说的同时,巧妙地设计出既像字又象形的画面。以优美动人,耐人寻味的特点增加艺术的感染力和和吸引力。所以人们常说它:艺术献魅力,书法看功夫。
阿文书画的风格表明伊斯兰教传入中国一千多年来,中国文化同阿拉伯文化非常和谐巧妙地合成了一个体整体,它己成为中阿文化交流史上的一个极为重要的例证。
一、阿文书画的张幅
阿文书画从形式上分为中堂、挑扇、横披、匾额、对联、方形、四扇屏等。
中堂:为三幅,中间为宽长方条幅,左右相等的窄长方条幅(也叫对联、配联)。此画也叫“中堂对”即三幅画中词意,必须相互关联。挑扇(也叫条幅):为一长方条幅,竖着挂、贴。横披(也叫横幅):为长方幅,横着挂、贴。方形:为正方幅,可以棱形挂、贴。对联:分左右并摆,即所谓上下联。四扇屏(也叫四条幅):有六扇屏、八扇屏,画中词意,也必须相互关联,竖着挂、贴。
二、书写工具
以笔、墨、砚、纸为主。称文房四宝,更为主要的是笔。笔分三种:
1、毛笔:中国传统书写汉字用的毛笔,也叫水笔,大致用于如双勾、勾画(以阿文组成的汉字),汉字注解。提款(上款)、落款(下款)等。
2、刷子笔:是马鬃,山羊毛针,青麻(制成细线)等制成的,用于写大字,也可制中。小等刷子,可写中、小字。此种笔书写的字,称“刷子字”。
3、“盖兰”笔:即木板笔,木制笔、竹制笔,以《古兰经》六十八章得名。采用软木(杨、柳、桐)制作为最佳,在笔底端,用薄刀片劈个缝儿,宽笔可多劈几个缝儿。用竹制成的小号笔在经学堂抄写课本。称“盖兰字”,其书法十分讲究。
三、阿文书画的笔画
阿文书画的笔画是字的组成部分。比如:汉字“人”为两笔组成,“王”字为四笔,是方形字,阿拉伯文“塞俩目”为四笔组成的线形字,也就是阿文的四个字母。所以阿文书画的笔画共分为三种:
1、功笔;就是运笔有力,使之显得挥笔如行云流水,笔走龙蛇。如“干笔、灰笔、顿笔”从笔画的局部上,露出续续的飞白缝,这就影响了一幅作品的效果。
2、立笔和立体字不同,立笔的要求,是在每个笔画的局部上不得利用艺术加工办法,而是在巧妙灵活的运动运笔基础上采用浓、淡黑汁或彩色手段行书写。开笔黑汁浓厚,不显立笔感,笔越走越自然,行云流水,才会显得有立笔感。但要把握好笔画与笔画之间的距离,力求恰到其分。
3、平笔:即与硬笔“木制笔”汉字体相同的“黑体字”。一般情况下,它既不显“功笔”的自然笔锋,又不显“立笔”的立体咸,只有黑、平、硬之感,且公正,整齐。故称“平笔”。
四、阿文书画的字体
中国体的阿文书法,其特征笔迹粗,将汉字毛笔体楷书、行书、草书、经字画融入阿拉伯书法艺术中,创造了具有中国风格的阿拉伯文书法艺术,使笔法十分丰富多彩,极其表现力。
中国的阿文书法爱好者多般写得只有两种:
1、楷书体是中国老前辈们经多年书写,改进而传下来的,至今仍然具有不草,不连,不减的特点,成为正规、工整、端正的“楷书体”正宗书法之代表。
2:行书体:经中国老前辈 “罕土阿图”等数代人反复地研究改进,呈现出三一体流畅自如,分寸恰当,但不受誊抄体约束的书体。今已流行祖国各地,受到喜爱和好评。分正宗三一体、美术三一体和装饰三一体三种。
正宗三一体,即本着阿拉伯文楷书字体,一样笔顺书下去,不用立书(条幅式),不依美术加工,不利用装饰。所谓“根根本本靠自然功底”,说的就是其基本特征。甚至连点也减少。
美术三一体,即美术字,不受楷书体的约束。可以采用向回拉笔,冀格拉笔,可立书体,倒体向下,斜书体和变体等。方法具有多样性。但不可在字上增添笔画。在笔画变化中,要注意规律和协调一致,不能变得过分繁杂,或形态过多,否则,就会造成五花八门,软弱无力的毛病,反而失去美感。
装饰三一体,此种三一体,在上述两种三一体的基础上,锦上添花,可以增加各种各样装饰,如云龙、凤翅、云字头,鱼儿尾等。
楷书、三一体、美术三一体、装饰三一体衔式样对照
http://s7/mw690/003XyBpzty6DHG99mTA16&690
http://s11/mw690/003XyBpzty6DHG9xdyi0a&690
单独 |
词尾 |
词中 |
词首 |
ا |
ﺎ |
ﺎ |
ا |
ﺏ |
ـب |
ـبـ |
بـ |
ﺕ |
ـت |
ـتـ |
تـ |
ﺙ |
ـث |
ـثـ |
ثـ |
ﺝ |
ـج |
ـجـ |
جـ |
ﺡ |
ـح |
ـحـ |
حـ |
ﺥ |
ـخ |
ـخـ |
خـ |
ﺩ |
ـد |
ـد |
د |
ﺫ |
ـذ |
ـذ |
ذ |
ﺭ |
ـر |
ـر |
ر |
ﺯ |
ـز |
ـز |
ز |
ﺱ |
ـس |
ـسـ |
سـ |
ﺵ |
ـش |
ـشـ |
شـ |
ﺹ |
ـص |
ـصـ |
صـ |
ﺽ |
ـض |
ـضـ |
ضـ |
ﻁ |
ـط |
ـطـ |
طـ |
ﻅ |
ـظ |
ـظـ |
ظـ |
ﻉ |
ـع |
ـعـ |
عـ |
ﻍ |
ـغ |
ـغـ |
غـ |
ف |
ـف |
ـفـ |
فـ |
ﻕ |
ـق |
ـقـ |
قـ |
ﻙ |
ـك |
ـكـ |
كـ |
ﻝ |
ـل |
ـلـ |
لـ |
ﻡ |
ـم |
ـمـ |
مـ |
ن |
ـن |
ـنـ |
نـ |
ﻩ |
ـه |
ـهـ |
هـ |
ﻭ |
ـو |
ـو |
و |
ﻱ |
ـي |
ـيـ |
يـ |
注意:阿语的写法:1、从上到下。2、从右到左;3、先写字,后标点。多数字母可以前一连写而有六个字母只连前不连后,这六个字母是:
http://s15/bmiddle/7011a064g96dd844d5eae&690
http://s10/bmiddle/7011a064g96ddb4135a49&690
http://s14/bmiddle/7011a064g96ddcafd24fd&690
http://s8/bmiddle/7011a064g96dde3198c37&690
http://s6/bmiddle/7011a064g96ddec491475&690
http://s10/bmiddle/7011a064g96de207e95a9&690
1999年、2000年、2004年他三次参加巴基斯坦举办的国际书法艺术展览及比赛并获奖,接受了由巴基斯坦原总统穆罕默德·拉菲克·塔拉尔亲自颁发的获奖证书。(刘隆)
http://s11/bmiddle/7011a064g96f08c97581a&690
米广江,祖籍山东。他曾在阿拉伯国家学习、工作十几年,专门学习和研究阿拉伯文书法艺术,其作品构思严谨,富于变化,用笔娴熟精道,展示出明净、明快、明润的独特风格。其字体工整、运笔流畅自然,笔锋苍劲有力。
http://s15/bmiddle/7011a064g96f0488ce6ae&690
http://s6/bmiddle/7011a064g96f04ab56b95&690
像上面的中阿体书法例子有多,在这里举不胜举了,中国体阿文书法在其它国家深受多斯弟们的赞赏和欣赏。
书写阿文书法时要把握好每个字、每个词、每句话都要精心设计和构思,字的组合、排列及整体选型以及笔画的粗细、长短、曲直,运笔的轻重缓急都要配合得体,自然浑成,不能将一个单证词分开写。为什么这样强调?因为一幅作品中,写的偏向一方或者一方写得太松或者一方写得紧,都会影响到一幅画的效果。我们看下例这幅“清真言”
http://s8/mw690/003XyBpzty6DHML4s3t57&690
正统体和中国体的书写创作工具亦有很大不同(也是因地制宜的结果)。正统体笔多使用有一定硬度的芦苇杆,蘸流动性好的墨水,在光滑的纸上完成;中国体多使用竹木片裹布、草笔、麻笔等,以水分少的墨汁在宣纸、硬纸上完成。
下面我们来学习几个书写。
http://s16/mw690/003XyBpzty6DDXE7pDh0f&690
http://s13/mw690/003XyBpzty6DDXvOQIkcc&690
http://s10/mw690/003XyBpzty6DDXubaf739&690
http://s15/mw690/003XyBpzty6DDXwao3Qde&690
http://s7/mw690/003XyBpzty6DDXwx2uO56&690
http://s2/mw690/003XyBpzty6DDXzQwX741&690
http://s3/mw690/003XyBpzty6DDXvqfku32&690
http://s12/mw690/003XyBpzty6DDXB6M0Xfb&690
http://s10/mw690/003XyBpzty6DDXAgWiB09&690
http://s7/mw690/003XyBpzty6DDXAG4Hc56&690
http://s11/mw690/003XyBpzty6DDXDEAvE4a&690
http://s5/mw690/003XyBpzty6DDXwRpd2c4&690
http://s2/mw690/003XyBpzty6DDXy0AiR21&690
http://s14/mw690/003XyBpzty6DDXymmfP7d&690
http://s1/mw690/003XyBpzty6DE5MDHGMb0&690
http://s6/mw690/003XyBpzty6DDXtUKNva5&690
http://s8/mw690/003XyBpzty6DDXuSv7F67&690
http://s2/mw690/003XyBpzty6DDXyT9TPf1&690
http://s8/mw690/003XyBpzty6DDXEXYWj97&690
http://s4/mw690/003XyBpzty6DDXFcMWT13&690
http://s4/mw690/003XyBpzty6DDXFveX903&690
http://s8/mw690/003XyBpzty6DDXFLEwf67&690
http://s2/mw690/003XyBpzty6DE6ekCTD11&690
http://s7/middle/7011a064g9572ee0315d6&690
http://s3/bmiddle/7011a064g9572fab08cc2&690
“云纹”形章法(王琦斐书写)
http://s6/bmiddle/7011a064g9572fcf499a5&690
“云头”纹饰的中国体(杨茂军阿訇书,现为沧州清真北大寺大殿灯笼纹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