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育儿 |
童年里记忆最深的,一直包含这么几个人:被父亲经常抽打的邻家姊妹、在讲台被揍晕的小学同学、黑板前被吓尿裤子的初中同桌…当然还有当年那个见了数学老师就战战兢兢的自己…
这些不是故事,亦不是我对此类事件的所有记忆。当我们热议的一件事触碰到心底埋藏多年的感触,复杂的情愫不觉侵上心头。当年的我们懵懂无知,父母毫不知情,那个年代的孩子内心或许更多一份倔强和刚强,大人则更少一份意识关注孩子的细节,和对孩子本身的尊重。
每一个顺利长大成人的“孩子”,或多或少都曾挨过父母、邻居、亲戚、老师的“揍”。父母的“棍棒底下出孝子”:有的是一个轻微的巴掌足以让你铭 记于心,有的如举着扫把追得你仓皇逃窜、鸡飞狗跳,更有如邻居家叔叔动辄拿斧头威逼罚跪、烫水淋手,要将自己亲生闺女活埋…现在我们知道有一个词叫“家 暴”!
时代变迁仍然改变不了大人爱打孩子的习惯。新闻中某些幼儿园发生的恶性事件已经不属个例,在中国孩子挨打的情况却是依然普遍。城市里人们教育观念更新,独生子女政策对家庭中孩子地位的改变,无论在家中、学校,大多孩子从小都被细心呵护。但仍有部分因家庭、个人、性格原因等,亦或是教育理念尚未深入到 的家长、不负责任的老师,他们往往伤害到孩子脆弱的心灵。更有偏远地区、农村,数量庞大的孩子、留守儿童,他们正在被大人“欺负”着。
亲爱的爸爸、妈妈,
我是家里小宝贝,
不哭不闹只想跟你玩个小游戏!
你不要打我小屁屁,
它会伤心,我会呕气…
邻居家的怪蜀黍怪阿姨,
请不要鄙视我的孩子气;
老师不要训斥我的粗心和大意,
小心灵喜爱温柔,小耳朵喜听鼓励;
路上你若遇见个小淘气,
请向Ta一样欢快笑嘻嘻,
那是我看见一只花蝴蝶,
正从你头上飞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