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育儿私房话】这个世界会变好吗?

(2014-04-08 18:30:02)
标签:

二货小妈

狄更斯

哲学

人生

育儿

分类: 也扯犊子

    以前有个不生不熟的朋友爱到处跟人侃,开篇话都是“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话音还没落地儿,键盘的键还没敲完最后几个尾音的字,几乎听得见电脑里倍儿特么深沉的一声叹息。俺虽不算文化人,但也听过这句话--架不住这年头还有摆渡呢!太阳底下木有新鲜事——新鲜的台词也快没有了。这句台词出自英国作家狄更斯小说《双城记》里的第一句,全段如下:

    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这是智慧的时代,这是愚蠢的时代;这是信仰的时期,这是怀疑的时期;这是光明的季节,这是黑暗的季节;这是希望之春,这是失望之冬;人们面前有着各样事物,人们面前一无所有;人们正在直登天堂;人们正在直下地狱。

    刚开始觉得这句子真好,满腔遭逢乱世的感慨,倾泻而出,这是最坏的时代。这是最好的时代——得多么春风得意马蹄儿轻的人才能说出这句话来啊!搁在小说里,是好句子。

    N年前有部特别热火的电视剧《北京人在纽约》里也有这么样命运的一句台词:
    “如果你爱他,送他到纽约,因为那里是天堂;如果你恨他,送他到纽约,因为那里是地狱”,后来被人嚼了无数回。命运相同的两句话,搁在小说里,电视剧里,适得其所,且为开篇增色。可是被万千之口嚼来,便早就悖离本意,索然无味了。

    还有一句,正在被以疑问句的方式,迅速复制传播,且咀嚼着的是——这个世界会变好吗?

    嗯,这个世界会变好吗?世故的人不会问,天真的人想必也问不出这么世故的问题。那么,是谁在问?

    我初记这句话时,其实是被重重打击到的。

    近代中国著名思想家、社会活动家和教育家梁漱溟先生有本著作,书名便叫《这个世界会变好吗》,是1983年同美国学者艾恺教授对梁漱溟先生连续十余次访谈的录音带整理出来的梁漱溟晚年口述史著作。关于各种问题的解答,各种深奥,感兴趣的可以一读。


    一个学者、思想家问出来的话,在俺的认知里,那是掷地有声,虽然大多数内容,当时读还读得不够懂。只是,可以问出来那样的问句,在当年的“小我”心里,是突然打开了一扇窗,即:世界变成这个样子,是可以被质疑的。而经年的教育思维,让我本来缺省以为,这个世界就是这个样子的,给我们的世界就该是这个样子的。就如:老辈人感慨“世风日下”“唉,日子是一年不如一年了”……好像有那么个第三者人群,不是你,不是我,是别人造的孽,将这个世界搞得一踏糊涂的。让我们拿这个世界没办法,只有哀叹的份儿。

    我虽然没有读太懂梁漱溟先生的书,但给我留下至深印象的是,这个世界如果没有变好,是人为的。是很多人为的,而这其中,可能有你,可能有我。所以,别人再说“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时我不光毫无感觉,而且很想问回去:“是你选择时代投生的吗?”“对你所不处在的时代,你了解的够深吗?”“对你所不了解的时代,你有发言权吗?”并且,“对你所身处的时代,你有点儿什么责任感吗?”

    因为做了母亲,看着天真烂漫又可爱稚气的孩子,经常会瞅着他们的一举一动,听着他们的稚言嫩语走神儿发呆“我们原来是这样子来的吗?”“这么天真、这么单纯又这么美好!”“这竟然是我们的本来面目吗?”


    那么,是什么让我们一点一点变成麻木、庸俗、世故、萎琐、小气、虚伪……的成年人的?

    世界原来想必也是如此,然后我们和世界一起相互作用,把它变成这样的……混乱着、世风日下着、不文明着、疏离着、陌生着的。

    这个世界会变好吗?

    你问谁呢?

    如果你可以养好一个小孩子,不让他(她)变得不好,这个世界就会变好。

    我的结论就是这个。

    文/二货小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