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3/mw690/003Xygvrzy6HJRH6kgyf2&690文|二货小妈
说起来我还是逃离“全职妈妈”“家庭煮妇”的生活,一溜小跑地窜回职场的。所以,这几年,虽然在竞争压力与人际齿轮中磨得牢骚满腹的,总在“职业”和“怨妇”两个角色间变态、间歇地徘徊,但也能做到任老任怨,老实呆着,不做非份之想。
这个非份之想是啥?你听出来了?对,再打回“家庭煮妇”去!
不要,绝对不要!
怀孕的时候,当时正值换岗位的时期,身体状况极为不适应,新工作也有非常不清不楚的地方,做为一个手足无措的新手妈妈,那时候也确实觉得“怀孕”对一个女人来讲是“太大的一个事儿”,于是就顺势辞了工作,打算在家度过这段从身体到精神都非常不如意的时期。
时光如果倒流到现在,我一定不会选择脱离工作,脱离人群。
其实是有一点没做好准备的,没做好突然从单身(指的是状态)玩家女青年变身成妈妈的角色转变。非常突然,每天都怀揣着一种奇怪的感觉问自已“我这儿是要做妈妈了吗?”“像自已的妈妈一样的妈妈?”……然后,就有一种“很重很重的责任感压上心头”。是的,那时候,也不过是刚刚学会对自已负点责任。人生的方向,职业的道路都还是懵懂和莽撞的,并不确知自已要什么,只是奔着一种可以得到的,新奇的模糊方向而去。
然而,宝宝要来了,一切就变得不一样了。
刚怀孕停止工作的那段时间,还是非常不适应的,我想如果没有“早孕反应”这回事儿,自个儿进入状态的过程会更长,更找不准儿。孕头三个月,一直有的感受就是“不能空腹”“呕吐”和“倦怠”。被这三种感受折磨,于是一个人在家里,给自已弄吃的,一有饥饿感就更要呕吐。时常倦怠,于是就让自已时常卧躺休息。多亏有网络,消磨了不少“手足无措”的时间。而且看着上面七七八八的讨论,也好像在孤孤单单之外有了一些归属感。
所以,那段时间,从精神上把自已过得“特别事儿”兼“很寂寞”。后来,有同事又做了新妈妈,看着她们一无反顾的照上班不误,而且根本也没拿自已特当个事儿,精神状态倍儿好,顺便四处与人交流育儿经,非常羡慕兼敬佩。
怀孕不是个天大的事儿,你该在人群中,找到你的位置。而我的当年,其实是有点退缩兼逃离人群,私心里也有点对自已身体的变化没做好准备。
可是,我又是为什么窜回职场呢?
实在是,当妈太不容易了,尤其是当个“表里如一”的好妈。怎么叫“表里如一”?
那时候,小区里常有一群阿姨(奶奶姥姥辈的)早推宝宝溜弯啥的,她们看我一个人,便经常叫上我,于是我跟她们常混在一起,得些养娃儿的指点。奶奶姥姥辈的带孩子,什么样儿?嗯,要么特别溺着宝宝说话,要么特别严厉,而且还爱说“不许不许”,碰了哪了的就忙不迭的擦手擦嘴的。物理上精细精神上粗糙。我在那里面就不显眼,物理上一般精神上一般。
后来碰到了几位年轻妈妈,才变得焦虑起来,因为她们“太多事儿”了,每天能生出好多议论来。早点吃什么?加餐加什么?怎么做的?喝奶喝多少?用什么样的……blablabla各种,那个时候,特别崩溃,觉得瞧瞧人家这孩子带的啊?我咋没什么事儿呢?为什么没有那么多问题哩?
不过,我的厨艺实在是不咋滴!到加餐时,添回蛋黄,喂着灰常灰常费劲,每次挫败感重。上午开始加餐时,自已不大会弄,就买的“苏阿姨”小馄饨,搞得现在孩子4岁了,跟馄饨有仇,一口也不能吃。
好吧,这般痛定思痛后,我森森的意识到一个事实,其实,自已并不适合做一个“全职妈妈”“家庭煮妇”。离开职场,其实让你进入了一个更挑战的角色,可是在那个角色里,我还没有在“职场”更有成就感。在那里,需要信心、耐心,需要能力,做家事的能力,事无俱细钻研带宝宝的能力(比较需要全能,不能假以人手。“全职妈妈”还假以人手,多……嗯,奢侈呵)
于是,在将宝宝带到一岁半后,我又返回了职场。
总听到有人说“好想做回全职太太”,很艳羡和憧憬的样子。哼哼,我心里想的是“那个……那个,真的不适合我呀!”
职场路,只能走到黑,没什么可抱怨的哈。
落棋无悔吧。
本文为作者原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