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您所拨打的用户暂时无法接听,请在哔一声之后留言。”
“嗨,我是……你最近好吗?”
“您好,您所拨打的用户暂时无法接听,请在哔一声之后留言。”
“你好,我是……一直找你可是……”
“您好,您所拨打的用户暂时无法接听,请在哔一声之后留言。”
“你好,我……”
“您好,您所拨打的用户暂时无法接听,请在哔一声之后留言。”
“……”
好像电影里发生的一幕幕,如果你所拔打的用户一直都是“暂时无法接听”,是不是就算永远无法接听了?是不是就算“失联”了呢?
失联。
近来好经常、好频繁被提到的一个词。
失去联系,失去联络的简称。为台湾地区常用语。
原来如此。
怪不得对这么简省的词组,我们刚开始还不太适应。
现在适应了,因为“马航370”。
2014年3月8日,马来西亚航空公司一架载有239人的航班,在离开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后与空中管制中心失去联系。机上载有154名中国乘客。在各大主流媒体的新闻报道过程中均采用“失联”一词。
目前,他们还是“失联”。生未知,死未知。
时间愈久,愈觉生还渺茫。也许当这一篇文章发布出去,结果已知。
无论生死,希望“失联”的人们在二维思维的我们无法想象得到的空间,安好。
愿意这样想着,那么世间便再无死亡这回事儿。
失联,从此,也可接受了。
我知道,这,一点儿,一丁点也不能弥补那些失联亲人的痛,因为你们--本来--想的是在这一个空间彼此相拥,吵架都好,争执都好,爱也好,平淡也好的。
……
可是,失联状态,并不是一个陌生的状态。
前几天,“电影导演陆川首度公开承认与秦岚分道扬镳
已失联很久。”不知道陆川导演本人使用了“失联”两个字,还是媒体就手用了“炒熟”了的两字?总之,对着这两个字运了本天气,意难平下去。马航“失联”是灾难,他们的分手“失联”跟灾难并在一起,算什么?
这样想过后,也为自已联想过度的“敏感”“神经过度”而讪讪不已。可是回思“失联”二字,的的确确是我们现在生活的真实写照。
今天北京天空不错,难得云开雾霾散,得见瓦蓝瓦蓝的晴空万里,望进天空处,“失联”就是飘荡在那里吗?你和“失联”的人,渺远的距离,难以发生关系,得不到呼应。
失联,原来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都在的。
前两天的晚上,一个二年半之久都没有联络的女友忽然打来电话,问询一件不甚要紧的事,有点疏远的寒喧着(隔了太长时间,太多未知,一时热乎气都有点上不来),随口开了句玩笑“这么久不见,不会是跑去生孩子了吧?”……对方答“发生了许多变化……我现在是一个人……”
后来我们又聊了很久,她聊变化,动荡的生活,失婚,全职状态打点精神出来工作……逐渐步上一个人努力面对生活的正轨。
她曾经的另外一半呢?
我想应该是从此失联吧。
因为解体的婚姻,如果连孩子都没有,两个人就跟陌生人也差不多。
有时甚至还不如陌生人。
今天看一则新闻,“13岁少女痴迷EXO疯狂追星
被父亲砍死。”一句“明星就是比你们父母好”的气话,让一个女孩生命的时钟终止在了她的第13个年头。亲手杀死女儿的父亲说“如果时间能够倒流,希望能回到女儿小的时候,那时每天带着女儿到处玩,看着她笑盈盈的脸庞,一副天真无邪的样子……”可是女儿上到初中,恋上了明星,开始乱发脾气乱花钱。几次父亲都奈何不得,只能妥协,最后终于到了崩溃的边缘。
我想,他和女儿之间,也失联很久了。
失联,正一步步蚕食着我们的生活,将我们每个人与家人、亲人、朋友隔绝,包括自已一手哺喂养大的小孩。想想你的生活,是否某些关系正处在“失联”的边缘?
文/二货小妈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