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课议课——议舍利中心幼儿园杨洋《能干的小手》一课(伊宝东)
(2014-12-15 10:41:45)
标签:
教育 |
分类: 典型案例及评析 |
杨洋老师本课教学目标设定有待进一步商榷,教学过程比较流畅,教学基本功比较扎实,在重点难点的把握上不是很准确。
一.目标的把握
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目标主要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即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它们是相互依赖、不可分割的。本节的教学目标是:1.手的结构和手指的名称;2.保护手的方法;3.手的功能,体会手很能干。其中目标1是重点,目标3是难点。我认为对于中班孩子来说,收到结构大多数是已经熟知了的,所以作为活动的重点不是十分恰当。可能是异地教学的原因,对一幼孩子的知识储备没有进行充分的了解,导致教学目标没有弹性,没有遵循“上不封顶,下要保底”的原则,上限——充分发挥幼儿的潜力,下限——保证学习的基本要求,寻找确定儿童的“最近发展区”。
二.程序的设计
教学活动的程序合理,教育目标基本实现,幼儿能在学习中较长时间保持身心愉快。如活动导入动机呼唤,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热情。教师遵循了结构严谨、环环相扣、过渡自然、时间分配合理、密度适中等原则。
三.教学方法
活动中,教师担当着主导者的角色。在方法的运用上教师要尽可能地多样化、个性化.因材施教,使每个幼儿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最大限度地发展。教师能够恰当地选择教学方法,教师能在教学方法多样性上下工夫,使课堂教学富有艺术性。
四.幼儿发展
《纲要》强调应“面向全体,促进每个幼儿的个性发展”。基于教者的有效教学流程,幼儿在活动中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幼儿能做到主动探究、合作交流、大胆质疑。杨洋老师还能关注全体幼儿,我观察到本节课幼儿的活动参与率为100%。
通过本节课能够发现乡镇中心幼儿园转岗教师的基本素质不错,但向专业化的幼儿教师角色转变还需要做进一步的努力。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