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bfsugdwx2012
bfsugdwx2012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033
  • 关注人气:16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西汉之初骚体赋与东汉末年抒情小赋的同与异 by ROOM412

(2013-11-10 22:48:13)
标签:

骚体赋

抒情小赋

贾谊

张衡

秦汉文学

分类: 共同学习

 

本组抢的题是第二部分第三题。

题目:以贾谊鸟赋》与张衡《归田赋》为例,说明西汉之初骚体赋与东汉末年抒情小赋的同与异。



西汉之初骚体赋与东汉末年抒情小赋的同与异


赋作为汉代的一种新兴的独特的文体,具有诗歌和散文的表现功能。汉赋包括骚体赋、汉大赋和抒情小赋。比较西汉之初骚体赋与东汉末年抒情小赋的同与异是欲从一个新的角度开展辞赋研究,同时以期更好地明晰确认二者在文学史上承前启后的作用。

    

一、题材上的同与异。

在创作题材上,骚体赋主要分为四类:1.涉屈类。此类骚体赋作品主要以屈原为论述的中心议题,或是抒发对其悲剧命运的同情,或是借其表露自己内心政治上的失意苦闷,或是赞颂其高洁的为后人敬仰的品行。代表作品有:贾谊《吊屈原赋》,王褒《九怀》,刘向《九叹》,王逸《九思》等;2.述志类。此类作品主要表现作者对社会政治的思考,或是对人生的感悟和志向的抒发。主要代表作品有:贾谊《鵩鸟赋》,司马迁《悲士不遇赋》,董仲舒《士不遇赋》等;3.纪行类。这一类主要记录了作者在旅途中对异地风景、文化的心理感受。主要作品有:班彪《北征赋》,班昭《东征赋》等;4.咏物类。主要代表人物和作品有:贾谊《早云赋》,杨雄《甘泉赋》,王褒《洞箫赋》,马融的《围棋赋》等。

抒情小赋的题材也分为四类:1.述志类。张衡的《归田赋》即属于此类。2.纪行类。3.托物言志类。4.爱情类。汉赋中只有抒情小赋保留了一部分关于爱情的作品。主要有班婕妤的《自悼赋》。

抒情小赋中托物言志类是从骚体赋的咏物类演化而来,相对于单纯的咏物加入了作者的个人情感。而抒情小赋前两类都与骚体赋题材完全一致,甚至一些纪行类的作品既被认为是骚体赋也被认为是抒情小赋。不同点在于抒情小赋中不含涉屈类,而骚体赋没有爱情类。

 

二、形式上的同与异。

    骚体赋与抒情小赋都是汉赋中的一类,分别代表了汉赋不同发展阶段的主流形式。

楚辞对汉初骚体赋的形成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骚体赋继承于楚辞,形式上属于骚体,沿袭了楚骚句式,最明显的特点是对于“兮”字的使用。贾谊的《鵩鸟赋》中通篇使用四言句式,形式整齐,期间夹杂使用五言句式和一些长短句,而这些句式都常见于楚辞中。如:“单阏之岁兮,四月孟夏,庚子日斜兮,鵩集予舍”(××××兮,××××。);“吉乎告我,凶言其灾。……鵩乃叹息,举首奋翼;口不能言,请对以臆”(××××,××××。);“其生兮若浮,其死兮若休”(××兮××,××××。)。五言句式有:“天不可预虑兮,道不可预谋”。还有一些长短句如:“澹乎若深渊止之静,泛乎若不系之舟。不以生故自宝兮,养空而浮”。除此之外,贾谊的骚体赋还带有散文化倾向的特点,体现着骚体赋向汉大赋的过渡。

骚体赋多是通篇用韵,例如贾谊《鵩鸟赋》中的:“且夫天地为炉兮,造化为工;阴阳为炭兮,万物为铜”、“千变万化兮,未始有极,忽然为人兮,何足控抟;化为异物兮,又何足患”。

抒情小赋在对骚体赋和汉大赋的发展继承中,“兮”字句的使用开始减少,语言出现了骈俪化,为后世的骈体赋开创了一个良好范例。例如张衡《归田赋》中的:“感蔡子之慷慨,从唐生以决疑”、“尔乃龙吟方泽,虎啸山丘。仰飞纤缴,俯钓长流;触矢而毙,贪饵吞钩;落云间之逸禽,悬渊沉之魦鰡”。句式工整对偶,音韵谐婉。,而且抒情小赋题材广泛,形式灵活多样,将汉赋的精髓内化在自己的文体中而不通过固有形式来表现。

    另外,骚体赋虽然尚铺陈,采用赋的手法,但篇幅大多都不长。而抒情小赋也篇制短小。贾谊的《鵩鸟赋》与张衡的《归田赋》都是如此。

 

三、内容上的同与异。

(一)思想内核中儒道的结合以及这种结合的不同结果。

    贾谊的《鹏鸟赋》创作于其被贬为长沙王太傅之时,张衡的《归田赋》则是其历经宦海沉浮之后渴望归隐的心迹表达。两者主题皆与仕途相关,且都是表现仕途不顺时的所思所想所感。从这方面阐发,我们可以看到两者都深受儒道两家的影响,从汉代文学初创期贾谊的骚体赋到转变期张衡的抒情小赋,这一特点贯穿始终。

    贾谊因不遇而求助于道家思想,以期用老庄思想来达到超脱的境界。赋中云:“万物变化兮,固无休息。斡流而迁兮,或推而还。形气转续兮,变化而蟺。沕穆无穷兮,胡可胜言!”,从中可以看出贾谊对人生是不断变化且没有定准的人生观的认可。正如《庄子·知北游》中所说:“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郤,忽然而已。汪然勃然,莫不出焉;悠然缪然,莫不入焉。已化而生,又化而死。生物衰之,人类悲之。”世界出于变化之中,而人生之变又何足怪。道家思想是整篇赋的主线,而儒家的进取则暗含在创作动机和创作行为中。创作《鹏鸟赋》,说明贾谊并没有忘记政治,他的超然物外的思想的产生正是由于对现实政治的关切。他举夫差勾践等历史上的政治人物的例子,正是对自身仕途生涯的一个反思,建立功业的追求和现实中的失意两相对比,才使贾谊深感悲切,不得不寻找寄托来重新振作。张衡《归田赋》中对田园生活细致绝妙的构想则更有一种道家出世归隐的姿态。《归田赋》的创作时间离张衡的去世时间不远,可谓其绝笔之作。宦海沉浮耗尽了其积极进取之心,在晚年萌发出归隐自然之意。

    然而在同样的思想之下,两者还是表现出了极大的不同,其中之一就是张衡的《归田赋》从对功名的重视转向了对人性的探索,由对外在的思索转向了对自我的思考。贾谊《鹏鸟赋》对道家思想更多的是一种借用,他的重心实质上仍是儒家的积极入世的传统,然而张衡的《归田赋》则是从道家归隐这一主题中生发出了对自我的关怀,美学观念发生变化,摒弃了前期赋体的铺陈浮华,崇尚一种自然纯粹之美。从这样的不同中我们可以看出汉代文学的转变,即从骚体赋发展到抒情小赋,作家在诗文中对人的生命、命运和价值进行了重新发现、思索和追求,也预示着一个文学自觉时代的即将到来。

(二)文人地位以及其对两种文体发展的影响。

    贾谊生活于西汉前期,张衡生活于汉王朝由盛转衰的变革期,在文人地位“独立——依附——独立”的演变过程中,两者都是处在一个独立的位置,不同之处在于贾谊是在大一统王权尚未巩固之时的独立,而张衡则是王权衰落之时的独立。文人地位的不同深深影响了骚体赋和抒情小赋的发展态势。汉初之时,天下初定,文人群体尚未被纳入到“大一统”之中,赋体的写作未有定准,文人依傍楚辞体写作,通过辞赋展现才能,希望能够得到重用。因而整体的思想氛围是向上的,即使贾谊被贬,用道家思想获得精神上的超脱,其本质仍是济世之心,只不过在济世不成之时,从其反面表现出来。因而其之后的发展方向是新赋体的定型成熟,在骚体赋的基础上极尽铺张扬厉,参与构建本朝的思想理论体系。但是到了抒情小赋的年代,整个王朝由盛而衰,“大一统”处于分崩离析之中,此时的整体氛围是向下的,文人们的失望之情显而易见,此时的独立是真正的与名利决绝,因而抒情小赋的写作便是在黑暗的社会现实之下的情感宣泄,自我的表达。抒情小赋这种美学和价值取向深深影响了后世文学,它为魏晋南北朝抒情小赋的发展奠定基础,并为唐宋抒情小赋和抒情散文的发展开辟了新途径,受《归田赋》影响之下的魏晋六朝山水田园诗文即是一例。

 

四、艺术手法的同与异。                 

骚体赋中由于“兮”的使用及其蕴含的抒情咏叹意味和参差错落的句式具有更大的自由度和灵活性,虽然也铺排叙事,但语体风格整体疏朗流畅,没有之后汉大赋的词藻堆砌、行文板滞的不足,尤其适合表现那种怨愤凄楚、缠绵悱恻的委婉情致。抒情小赋也使用赋的铺排手法,语言更朴素平易。张衡《归田赋》中“于是仲春令月,时和气清。原隰郁茂,百草滋荣。王雎鼓翼,鸧鹒哀鸣;交颈颉颃,关关嘤嘤”该句描写的田园自然风光生机勃勃,营造出一种诗意化的意境。

有时骚体赋中也会运用比喻和对比的艺术表现手法。《鵩鸟赋》中贾谊利用“万物回薄兮,振荡相转。云蒸雨降兮,纠错相纷;大钧播物兮,坱圠无垠”的现象来比喻事物之间的依存和转化关系。在“且夫天地为炉兮,造化为工;阴阳为炭兮,万物为铜。合散消息兮,安有常则?”这一段中贾谊把天地比作一座大熔炉,造化比作工匠,阴阳比作燃料,万物比作熔炼的产物铜,通过这一连串生动的比喻,贾谊简单形象地解释了万物之间聚合离散的规则。而《归田赋》中张衡将抒情和描写融为一体,描写了清新的田园风光,使之与污浊的尘世和官场形成鲜明对比。还用了一些叠韵、重复、双关等修辞方法,如“关关嘤嘤”、“交颈颉颃”,形象地描绘了田园山林那种和谐欢快的景色。还有一些托物言志类的抒情小赋会用到比兴寄托的手法。

 


讨论过程中产生的疑问记录在此:

    在查找资料的过程中本组发现在过常宝等编写的《中国文学史》(先秦至五代)第四章“汉赋”第一节“赋的名称和起源”中说到:“骚体赋直接由楚辞发展而来。它采用骚体句式,不用主客问答的形式,以抒情为主,因而更接近于诗”,而且许多资料都显示“主客问答”是汉大赋的一个重要特点,而这与贾谊《鵩鸟赋》中采用了主客问答为主要结构的特点不合,因此我们对于究竟是《鵩鸟赋》不算是骚体赋还是“主客问答”并不仅仅是汉大赋才有的特点产生了疑问。亦或者这个问题应是在赋体的流变的范畴内讨论?

    对于这个问题的一种不直接的回答:《鵩鸟赋》的形式十分奇特,它以人鸟对话而展开。这种形式显然受到庄子寓言的影响,同时也开汉赋主客问答体式之先河。


参考文献:

1.王甜甜《东汉抒情小赋研究》,2007

2.王鹤鸣《贾谊骚体赋研究》,2012

3.王为清《张衡诗文研究》,2009

4.张天权《从鵩鸟赋看贾谊的人生观》,2011

5.沈有珠《超埃尘以遐逝,与世事乎长辞——论张衡<归田赋>构建的精神家园》,2008

6.殷明耀《贾谊<鵩鸟赋>的哲学思想》,2006


小组分工:

    拿到这个题目之后,我们四个小组成员首先找到两篇赋阅读,然后讨论,各自阐述了对本题目的理解。接着,按照讨论的思路分别寻找材料,分工状况为:讨论主持:ZD 记录:SZY 材料查找:LDY、ZY。接着我们小组就找到的材料进行了材料分析,最后形成学习报告

 

    各部分执笔:形式艺术手法等方面的同与异:ZD ;内容主题方面同与异:LDY 开篇引入和陈述:SZY 校对和改正错别字:ZY


附录:

贾谊《鵩鸟赋》

        谊为长沙王傅三年,有鵩飞入谊舍。鵩似鸮,不祥鸟也。谊即以谪居长沙,长沙卑湿,谊自伤悼,以为寿不得长,乃为赋以自广也。其辞曰:

  单阏之岁兮,四月孟夏,庚子日斜兮,鵩集予舍。止于坐隅兮,貌甚闲暇。异物来萃兮,私怪其故。发书占之兮,谶言其度,曰:野鸟入室兮,主人将去。请问于鵩兮:予去何之?吉乎告我,凶言其灾。淹速之度兮,语予其期。鵩乃叹息,举首奋翼;口不能言,请对以臆:

  万物变化兮,固无休息。斡流而迁兮,或推而还。形气转续兮,变化而蟺。沕穆无穷兮,胡可胜言!祸兮福所依,福兮祸所伏;忧喜聚门兮,吉凶同域。彼吴强大兮,夫差以败;越栖会稽兮,勾践霸世。斯游遂成兮,卒被五刑;傅说胥靡兮,乃相武丁。夫祸之与福兮,何异纠纆;命不可说兮,孰知其极!水激则旱兮,矢激则远;万物回薄兮,振荡相转。云蒸雨降兮,纠错相纷;大钧播物兮,坱圠无垠。 天不可预虑兮,道不可预谋;迟速有命兮,焉识其时。

  且夫天地为炉兮,造化为工;阴阳为炭兮,万物为铜。合散消息兮,安有常则?千变万化兮,未始有极,忽然为人兮,何足控抟;化为异物兮,又何足患!小智自私兮,贱彼贵我;达人大观兮,物无不可。贪夫殉财兮,烈士殉名。夸者死权兮,品庶每生。怵迫之徒兮,或趋西东;大人不曲兮,意变齐同。愚士系俗兮,窘若囚拘;至人遗物兮,独与道俱。众人惑惑兮,好恶积亿;真人恬漠兮,独与道息。释智遗形兮,超然自丧;寥廓忽荒兮,与道翱翔。乘流则逝兮,得坻则止;纵躯委命兮,不私与己。其生兮若浮,其死兮若休; 澹乎若深渊止之静,泛乎若不系之舟。不以生故自宝兮,养空而浮;德人无累兮,知命不忧。细故蒂芥兮,何足以疑!


张衡《归田赋》

     游都邑以永久,无明略以佐时;徒临川以羡鱼,俟河清乎未期。感蔡子之慷慨,从唐生以决疑。谅天道之微昧,追渔父以同嬉;超埃尘以遐逝,与世事乎长辞。    

       于是仲春令月,时和气清。原隰郁茂,百草滋荣。王雎鼓翼,鸧鹒哀鸣;交颈颉颃,关关嘤嘤。于焉逍遥,聊以娱情。

     尔乃龙吟方泽,虎啸山丘。仰飞纤缴,俯钓长流;触矢而毙,贪饵吞钩;落云间之逸禽,悬渊沉之魦鰡。

 

     于时曜灵俄景,系以望舒。极般游之至乐,虽日夕而忘劬。感老氏之遗诫,将廻驾乎蓬庐。弹五弦之妙指,咏周孔之图书;挥翰墨以奋藻,陈三皇之轨模。苟纵心于物外,安知荣辱之所如?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