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区域活动常规培养》学习心得

(2019-11-30 10:01:17)
                                                     《区域活动常规培养》学习心得
                                                       济源市实验幼儿园   刘梦圆
    美国心理学家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学说告诉我们,2-4岁幼儿要重点发展其个性的自主性。而这里的“自主”并不等同于放任,还需教师适时适地指导,让游戏活动的价值体现出促进幼儿能力发展的功能。所以对小班幼儿的区域活动指导就显得非常重要。
    首先是对区域活动常规的建立,应该让幼儿意识到区域活动的自主性、有秩序性,可以在规则建立时与幼儿讨论每一个区域的活动认输,如何保护区域活动材料不受损等方面内容,建立与他人友好相处的规则,同时可以将规则蕴含在环境中,以形象暗示幼儿该怎么做。比如有些小朋友在玩游戏的时候喜欢独占,不喜欢分享着和其他人一起玩。这样的孩子我们老师就要对其进行教育,让他明白幼儿园中的玩具是要大家一起玩的,不能自己一个人玩。在幼儿园中,玩具没有你的,我的之分,只有先玩和后玩之分,因此玩具要一起玩,要懂得分享。
    其次通过肃静活动让幼儿养成安静进入活动区活动的良好常规。如果这个常规没有教好的话,那以后幼儿的区域活动会很乱,很吵。
    最后要灵活运用多种方法巩固幼儿的良好常规。蒙台梭利博士认为,儿童的自觉性和自我认识是通过爱实现的。儿童自身具有发展的能力,有自我教育的方法。因此,通过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活动区活动,能引导幼儿在自由与尊重中获得发展,形成良好的常规。只运用一种方法来巩固幼儿的常规是不行的,不能使幼儿信服,并且听老师的话。我们可以运用如下的方法,来进行常规的巩固。
    1.语言提示。教师在指导过程中,要注意指导语的艺术性。有时可以是直观的,即用正向语汇代替负向言语,如,告诉孩子“不要吵”,不如告诉孩子玩玩具要安静,如果有问题可以小声交谈,不要影响其他小朋友。
    2.动作暗示。教师在指导过程中,适当运用动作提醒幼儿,不仅可以减少幼儿的心理压力,也可以让幼儿在模仿中学习遵守常规。
    3.材料调整。当孩子违反了常规时,作为教师,我们都该先想想,是什么原因让孩子克无法遵守规则,是孩子忘记了?是孩子不懂?是孩子的生理、心理还没有发展起足够的自制力?还是材料等其他因素的干扰?要进行多方面的考虑。
    4.行为评价。当幼儿在活动结束后,教师在必要和可能的情况下,可组织幼儿进行交流与评价,以促进幼儿巩固良好的常规。这时,教师的评价可以是表扬性 的,如“你把珠珠串得真长,真好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