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绘本《像狼一样嚎叫》教案
(2019-04-02 15:56:06)分类: 研修活动资料 |
大班绘本《像狼一样嚎叫》
活动目标:
1.通过看图和猜测阅读理解故事内容,尝试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2.初步体会故事里蕴含的道理,体验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PPT课件、音乐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一本很有意思的书(出示图)。这本书是一位日本的庆子阿姨写的。你们猜,这会是关于谁的故事?对,小狗,书的名字是《像狼一样嚎叫》。为什么要像狼一样嚎叫?
二、逐页阅读、猜测故事内容。
1.图,介绍小主人和莫卡。
师:这只小狗叫莫卡,它的小主人是一个可爱的小姑娘,叫米雪儿。莫卡是一只很好的狗,它和米雪儿相亲相爱,你离不开我,我离不你,日子过得很美满。直到有一天,米雪儿读一本书,看,他们正在看一本关于谁的书?讲狼的书。
猜测:米雪儿正在对莫卡说什么呢?
“你瞧!莫卡,你真有点像狼!”
讨论:狼是一种怎样的动物?(生活、牙齿、捕食)
小结:狼是一种生活在野外非常凶残、可怕的食肉动物。
2.图,感受狼自由、快乐的生活。
莫卡听到米雪儿说自己像狼,就认真地看了起来:哇!我是有点像狼。可是瞧狼多神气啊!他们跑来跑去自由自在,它们捉野兽,它们可以待到半夜,对着月亮嗷嗷叫。
可瞧我过的什么日子?
3.图,感受莫卡不自由、不开心的生活。
谁不让莫卡做这些事情?
米雪儿和莫卡那么相亲相爱,米雪儿为什么还要限制莫卡做这些事情?
是米雪儿不爱莫卡了吗?那,为什么?(是为了莫卡的健康和安全。)
4.图,感受莫卡离家出走后的快乐心情。
猜测:看,莫卡的心情怎么样?
莫卡离开家以后,会做些什么事情?
它还会回来吗?
5.图,介绍莫卡出走后遇到的麻烦,感受它不开心的心情。
莫卡看到了什么?它能捉到吗?为什么?
6.图1——13,感受莫卡实现愿望及遇到危险时的心情。
你们猜,接下来,莫卡会是回家还是继续往前走?对,莫卡说:“我不能认输,有一件事我还得试试看。”
(1)你知道是什么吗?它会成功吗?
(2)你们想不想也学一学?
(3)猜猜莫卡叫完以后会发生什么事情呢?
(4)听到狼的叫声以后,莫卡会怎么样呢?
(5)猜猜看,莫卡会怎么做?
(情景表演:一名幼儿当莫卡,老师当米雪儿,大家当狼群。)
7.图14—16,感受主人对小狗莫卡的爱。
你们猜,米雪儿发现莫卡离家出走了吗?
莫卡回到米雪儿的怀抱以后,它会后悔自己离家出走吗?
它会对米雪儿说什么?
三、结合生活,引导幼儿讨论并理解莫卡的遭遇告诉我们的道理,理解爸爸妈妈的爱。
生活中,爸爸妈妈、老师不让你们做哪些事情?那是她们不爱你吗?为什么?
小结:生活中,我们的自由和快乐是要受到约束和限制的,不能影响别人的生活,也不是自己随便想做什么都能做的。大人们说的有些不允许,是对我们的爱和保护。当你有了新想法的时候,可以勇敢的告诉老师和爸爸妈妈,在大人们的同意和保护下,我们就可以去试一试。
《像狼一样嚎叫》活动反思
济源市实验幼儿园
我选择这节绘本活动,是发现:大班孩子的自我意识发展越来越好,越来越有自己的主见,对外面的世界关注越来越多。很多时候,他们的想法和成人的想法是冲突很矛盾的。对于大人的一些限制性的建议,他们充满了叛逆和尝试的冲动。他们想挣脱成人的保护,好好的探索一次。《像狼一样嚎叫》中的莫卡,正是大班孩子们心理年龄段的真实写照,开展这个活动能与孩子们引起很好的共鸣。
活动开始,老师通过深呼吸的游戏引出绘本,通过自然、生动的语言把幼儿带入了一个优美、身临其镜的故事环境。通过绘本的展开,让孩子逐步走进故事之中,以自己的感受来理解故事。首先,让幼儿来比较故事中莫卡和狼的区别,让幼儿知道莫卡在自己的生活中不能自由自在地做很多事情。
在导入部分,孩子们看到书名就开始很感兴趣,纷纷开始学狼的嚎叫。在活动中孩子们的激情被点燃,将情感充分的投入到活动中,随着故事情节感受了莫卡的心理变化,感受小主人米雪儿对莫卡的爱及莫卡的依恋。所以孩子们在回答问题的时候都很积极,在让孩子们模仿莫卡离家出走后的吼叫的时候,孩子们争抢着来模仿,课堂氛围达到了沸点。在最后一个环节中,我结合孩子们自身生活经验激发他们的情感,孩子们说出老师和父母不让我们做一些事情是想要来保护我们,这些话让我很感动,孩子们真的从故事中感受到了父母和老师的关爱。懂得自由也是要受到约束和限制的。这样就比老师平时的直白教育来得有效,同时也教会了孩子独立、思考的能力。绘本的好处是给了幼儿一个很好的故事环境,让幼儿在直观的感受中,集中注意力,也让幼儿有了一个思考的过程,并且也增加了幼儿早期阅读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