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九年级学生学习情况调查报告

(2015-09-15 15:46:02)
标签:

情感

分类: 科研

 九年级学生学习情况调查报告

一、调查的目的

为了更好地了解我校九年级学生目前的心理健康状况学习状态 , 帮助班主任及课任老师更好地掌握学生动态 , 提高教学效益 , 督促学生最太可能地发挥学习潜力 , 以积极的心态迎读中考 , 同时也为学校提供一些可供参考的材料依据 ,201 I 9 26 对九年级 4 个班 47 名学生进行了一次有针对性的问卷调查。

 二、调查的主要内容

本次问卷调查共设计了 27 溢题 , 分别对九年级学生中考升学压力 压力的来源缓解压力的方式实现中考目标信心、考试心理状态、影响情绪的主要因素、学习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学习效率、学习时间的合理支配、与家长、老师的交流情况及目前班级学习气氛等方面进行了调查。

三、调查的结果与分析

l 压力方面

12.9% 的学生感到压力很大 ; 53.5% 的学生感到升学压力较大 ; 31.7% 的学生认为压力一般 ; 2% 的学主表示无所谓。压力是把双刃剑 , 既可以成为动力 , 也可以成为阻力 , 动机过强 , 压力过大 , 反而人会使学习效率受到影响 , 需做适当的调整 : 有半数以上的学生感到升学压力较大 , 这应该是一种正常的心理表现。由此可见大部分学生对中考目标实现的渴求还是积极的;压力一般者,通常表现为成就动机不足 ,思想松懈 , 缺少紧迫感危机意识 , 这部分学生还需教师多给予激励 , 鼓舞其斗志 , 当然也不否认这其中有学习方法得当 , 知识接受能力较强的。

 

学生 : 无所谓者 , 罢王 : 现为对自己缺乏定位 , 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 , 虽然这种 _w. 兹在在于个别学生之仁寸 , 但仍应吼起我们老师的高度重视。对这些学生老师要耐 心引导 , 帮助他们尽快端正学习态度气明确目标、方向 , 尽快使他们能以积极的 心态边接中考。

2 压力来源

38.6% 认为来自于 " 个人 "3 7. 1 % 认为来白 " 家庭 " ; 1 5.4% 的认为来自学校 "; 9.9%;来自社会。

多数同学认为压力来自个人,这说明我们的同学能够看到白己的不足 , 这是好事。在目前深入推进素质教育的形势下, 来自学技的压力相对减少 , 这是积极和正常的。不过 , 如果我们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老师对学生能融入更乡的情感成分 , 学生会更容易产生" 期待效应 37.1% 的学生认为压力来自" 家庭 ",; 这应该引起学校和家长的注意。 9.9% 的学生认为压力来自社会 ", 这应该说是一种正常的现象

3 缓解压力的方式

 

42.1% 选择 " 看杂志或听音乐 " ; 25.3% 选择 " 好好睡一觉 "; 17.8% 选择

" 找同学聊天 ": 只有 12.9% 的同学选择 " 体育锻炼 " 缓解压力。以上四种选 项应该说都是缓解压力的有效途径 , 19 选择 " 体育锻炼 " 的同学人数相对少些 , 这对我们的提示是初四学生应加强体育锻炼。越是学习紧张越不能忽略体育锻 , 何况体育成绩还是中考总分的一部分。良好的身体素质和旺盛的精力是学习 的保证 , 这点应引起初三老师和同学们的高度重视。

4 实现中考目标的信心

       56.9% 的学生对明年的中考充满信心; 35.1% 的学生没有把握 , 缺少信心 ;

. " 7.9% 的学生认为考上最好 , 考不上也无所谓 , 可以选择土职业学校或昕从家 长的安排。半数以上的学生对中考充满信心 , 这是一个较好的数字。中考是九年 级学生的阶段性目标 , 目标的吸引力越大 , 个体主观能动性发挥的程度就越大 , 成就动机就越高。因此 , 老师应多鼓励学生 , 进一步提高学生对中考的认识 , 一步提高学生对中考的信心指数。

5 日前的学习心态

25.2% 的同学心态 " 平和 " ; 47% 的同学 " 忧虑 "; 18.3%" 浮躁 " 。从上

面对中考的信心指数调查分析, 有半数以上的学生有自信心 , 对中考及个人前途 持乐观、自信的态度 , 但该项有近半数的学生对目前的学习表现出了 " 忧虑 ", 这与当前的学习任务、学习进度、学习要求、学生的学习紧张度有关。同时也反 映了少数同学在学习行为上自制力不强 , 情绪不够稳定 , 易受偶发事件的影响等。 学生学习情绪的稳定与否对学习效率会产生直接的影响。情绪不稳定容易引起心 态起伏变化 , 进而影响学习成绩 , 这一点应引起我们各位老师的高度关注。越是 学习任务重 , 学习紧张的时候 , 越要注意调整学生的情绪。宜多给学生方法的指 , 不宜给学生施加过多的压力 , 宜多使用鼓励性的语言 , 不宜给学生强化过多 的学习困难。

6 影响情绪的主要因素

53% 的学生选择 " 学业成绩 "; 28.7% 的学生选择 " 偶发事件 "; 15.3%

学生认为是 " 人际关系 " 影响了自己情绪。半数以上的学生认为 " 学习成绩 "

是影响情绪的主要因素。这个结果是正常的。成绩的好坏直接影响学生的情绪 , 而情绪的波动又会引起成绩的起伏 , 之者的关系互为因果。这进一步说明稳定学 生的情绪对学习的重要性。 28 7% 的学生选择 " 偶发事件 ", 这说明情绪与偶 发事件也有较高的相关性。因此 , 老师要加强对学生生活的关注 , 及时帮助学生 化解偶发事件对学习的影响。此外 , 学生在面临着较大的学习压力之F, 对人际 关系更为敏感。为此 , 老师要帮助学生妥善处理好各方面的人际关系 , 尤其是家 庭内部的人际关系。

7 学习中存在的最大困惑

31. 7% 的同学认为是 " 粗心大意 " ; 25. 7 % 的同学认为是 " 知识掌握不牢 ": 2:5.8% 的同学选择了 " 不注意答题方法和技巧

 

 

" 。由此可见 , 学生在学习中的困惑是多方面的。同时也反映出影响学生学习 成绩的主要因素在课堂。因此 , 老师对毕业生应强化细致、严谨、认真的学习作 风、培养学生注重细节的良好学习习惯 , 穷实双基知识 , 加强学习方法和答题技

巧的指导 , 同时认真备好每一堂课 , 提高课堂实效。  ;

8 课堂昕课效率

4.9% 的同学能全部接受 ; 72.3% 的同学能接受老师授课内容的 80%; 20.3 % 能接受一半。大多数的同学能接受老师授课内容的 80% 以上 , 这说明我校开

展的 " 以学为主 , ? 在达标 " 活动对提高课堂效率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下一

,-iL, 老师们应在激发学生情趣、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加强学法指导和师生的

       有效互动等方面积极探讨 , 进一步提高课堂效率。

9 时间的合理安排

31. 7% 的学生 " 有计划、劳逸结合 " ; 64.4% 的学生双休 H 或节假曰 " 计划 性不强 " ; 5% 的学生 " 元不成作业 "c 这说明周末、假期大部分学生还不能很 好地合理安排时间 , 缺乏具体的学习计划 , 这也是星期一上课学生上课状态不佳、 作业问题较多的直接原因。为此 , 老师可通过借鉴在这方面做得好的同学的做法 ,

       耐心细致的指导学生合理安排好节假日的休息和学习。

10 对于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

6 7.3% 的同学选择 " 问同学 " ; 2 2.8% 选择 " 靠自己钻研 " ; 1 1. 9% " 问老老

"; 7.4% 的同学面对困难 " 不了了之

习中遇到困难的时 { 候民问老师的比较少。学生不敢或不愿问老师问题 , 一方面与学 生的年龄增长有一定的关系 , 但也说明师生间的关系还不够融洽 , 这一点应引起 我们老师的深思。良好的师生关系不仅有利于双方情感的交流 , 对教与学的实际 成效也会产生直接影响。为此 , 老师应采取多种途径 , 加强与学生的交流。

11 与老师的交流方式

64.9% 的学生喜欢 " 谈话 " ; 13.9% 喜欢发 E-mail QQ; 11. 9% 喜欢 " " ; 9. 4 % " 写周记 " " 谈话 " 这种交流方式便捷、直接 , 较受学生的欢迎 , 但反应或解决的多是关于学习、同学关系等浅层次问题 , 有关青春期的情感、对

课堂的评价等深层次院秘的问题, 学生较少通过谈话的方式与老师交流 , 因此 ,

老师要全面关注学生在JJ_\ 理健康 ? 多途径、多方位、主动地加强与学生的交流。

12 与家长的交流情况

48% " 善于交流 " ; 49 % " 不太交流 ; "2.9%" 关系冷漠 " " 交流 " 宣泄或缓解压力的最有效的途径之一。从以上调查来看 , 有近一半的孩 r 与家长 缺少交流或交流不够 , 这不利于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班主任老师应加强与家长 的沟边 , 及时了解学生在家庭中的状况 y 协助家长做好与学生的交流与沟IN 工作。

 

 

13 对目前班级学习氛围的评价

       22.3% 的同学认为 " 学习热情高、气氛浓厚 " ; 58.4% 认为 " 还可以 " ; 17.8

% 认为 "- 般化 ";1.9% 认为 " 学习气氛不浓 " 0 80% 以上的同学认为班级学习

气氛比较浓厚 , 这二数据表明我们毕业班工作扎实 , 师生干劲大 , 学生情绪比较 去定 , 学生学习叫良好。个别班级还有待于进 -步采取一些积极的方式 , 努力

国造一个和谐、拼搏、竞争、向上的浓厚的班级学习气氛 ,15 创中考佳绩。

 

 

压力过大 ,会使学习效率受影响 , 需做适当调整。如我在高考前的阿Q精神,就是一种调整的方法。

半数以上的学生感到升学压力较大 , 这是正常的心理表现。由此可见大部分学生对中考目标实现的渴求是积极的,说明学校的正面引导还是有效的。

压力一般者,表现为成就动机不足 ,思想松懈, 缺少紧迫感危机意识 , 这部分学生需教师给予激励 , 鼓舞其斗志。当然也不否认这其中有学习方法得当 , 知识接受能力较强的。从滢光的成绩看,他不属于后者,但他在高考前不慌不忙,压力一般,主要是他不自信,成就动机不足,或者更准确的说,爱咋咋的,因为离目标太远,所以有点破罐破摔,弄下什么算什么,豁出去了。想破了,看穿了,也就没有紧迫意识和危机意识了,也就是那么回事,思想自然也就松懈下来,也就不紧张了,所以高考时孩子心态很好,发挥很超常,成绩远远超出想象。

面对孩子成就动机不足,我一点办法都没有,孩子思想松懈,没有紧迫感和危机意识,我还着急,但还的压住性子努力激励孩子,鼓舞斗志,给他设定符合他的目标,不要跟其他人比,能多考一分是一分,你多考一分咱就少出一万,走到现在你达不了二本线,妈不怪你,咱努把力,争取达三本线,给他设定跳一跳能摘着的苹果。努力鼓励孩子,千万不能让他破罐破摔,彻底放弃。人的思想最可怕,上坡难下坡容易,学好不容易,学坏很快,我努力拉着救命的稻草把孩子往正道上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