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材施教的反面例子 拼老命施教于才
(2014-01-20 17:35:14)| 分类: 人和人不同 | 
关于因材施教答三下五除二老师
 
三下五除二
(k12王晓春交流平台)
发表于 2011-1-10 14:28
 
王老师在上面一个帖子里说道:
 
5、减少亲子矛盾
 
我做过多年指导家庭教育的工作。我的经验,有很多亲子矛盾都与家长拒绝因材施教有关。不管孩子有没有音乐细胞,买架钢琴就非逼着孩子弹到8级,孩子剧烈反抗(你赶着鸭子上架,鸭子不可能不反抗),把家长快气疯了(他心疼买钢琴的钱)。我曾问过这种家长:“你让内行人评估过孩子的音乐潜能吗?”对方瞪着眼睛说不说话,那意思好像说:评估什么?无论什么孩子,只要你逼他学,他都能学好。这不是喝多了吗?学校的功课也是如此。不是每个孩子都能学好每一门功课的,否则就违反自然规律了。因此,遇到孩子的智能弱项,就不但需要耐心,而且需要降低期望值,而且需要搭桥迂回,用一些技巧,孩子才可能有所进步。一般家长遇到这种情况往往不分青红皂白地“和老师保持一致”,结果弄得孩子连老师带家长一齐恨,甚至推而广之讨厌所有的成年人。这是很常见的现象。在家教咨询中,我就因此遭过不少学生的白眼。我能理解这种孩子,在他们眼中,大人都是一些不可理喻、不讲道理的人。细想起来,孩子这么看,也是事出有因。所以,欲创建和谐家庭,因材施教也是不可缺少的。
 
就拿弹钢琴这事来说,朗朗,就是现在已经跃身世界级钢琴大师的年轻人,我看过一个电视节目,采访他和他的父亲,他的父亲在他小时候就是硬逼着朗朗练琴,每天练多少个小时,朗朗烦透了那是,好像为此还跳过楼,反正是很抵抗,可是如今,他成功了,成名了,他说“感谢当初父亲的做法”,您怎么看这个事?我觉得很多家长都是在类似的榜样作用下让孩子学这学那的。
 
三下五除二老师:
 
这个问题问得好。搞因材施教,这个问题躲不开,因为这个例子似乎说明,只要家长拼老命进攻进攻再进攻,孩子就一定能成功。这样,因材施教就大可不必了,“施教于才”就是了,逼子成龙是行之有效的。
 
 
 
 
那么郎朗家长的做法为什么能成功呢?不清楚。可能郎朗确有那个天分,另外,他的承受能力非同一般,而反抗精神不算太强,否则情况会是另一样。总之,这是相当很冒险的做法。
 
父亲硬逼每天练琴多少小时,朗朗烦透,为此跳楼,如今成功成名,“感谢当初父亲做法”,在类似榜样作用下让孩子学这学那。
这个问题问得好。这个问题搞因材施教躲不开,这个例子似乎说明家长拼老命进攻孩子就能成功。这样因材施教大可不必,“施教于才”就是,逼子成龙行之有效。
 
 
对“成功”另有看法。成功不能简单看做事业有成,还要生活幸福。弹钢琴,练武术,当运动员都属突出“运动智能”项目。高强度练习易奏效。用同样办法逼孩子发明创造不行。走独木桥中的独木桥不应提倡。最可靠,有效,适应面最宽的,最人性化的,对孩子伤害最小的是因材施教。
 
就像我逼滢光补英语,别人都不补,而我逼他补,他的承受能力也够强的,反抗精神嘛还是有的,要不小小年纪就从三郊走到甄家庄。
 
而且作为教育者,我对“成功”也另有看法。愚以为成功不能简单看做事业有成,还要生活是否真的幸福。比方说我自己,虽然我也算金榜题名,但我真得感觉不到幸福,虽然别人都给打、妈道喜,但我真感觉不到我成功。
 
他的童年经历是否会给他心灵留下创伤呢?就像我真担心滢光的童年给他留下阴影。这也是这么多年我能容忍他想咋就咋的原因所在,我希望能用我最大的宽容逐渐治愈他小时候的内心创伤。
 
最可靠的,最有效的,适应面最宽的,最人性化的,对孩子伤害最小的,恐怕还是因材施教。
比方说现在星星走艺考之路。比方说光光学了个机电,不想考研,就不考吧,他本身就不是念书的料,那么就由着他,让他在实践中成长吧。这或许也是对他最可靠,最有效,最宽泛的路吧。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