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湿地豫见】第六十四期:大道至简——读《钱梦龙经典课例品读》有感

(2017-05-08 10:39:27)
标签:

豫见

湿地

http://s7/mw690/003Xxah9zy7aUhQg4qG26&690

卷首语: 

“布衣暖,菜根香,最是读书滋味长”,是啊,对教师而言,读书应称得上是最快乐的修行,最有益的营养品。特别是读名师的课堂实录和教育理论,更是能对自己的课堂起到引领指导、醍醐灌顶的作用。本期豫见,我们分享的是读《钱梦龙经典课例品读》的感悟,希望也能给大家一些启迪。

 

大道至简

—读《钱梦龙经典课例品读》有感

 

/刘龙飞

 

我曾经读过王君老师的教学案例,她对课堂的创新设计,总是那么的灵活多变,给人青春飞扬、耳目一新的感觉,就像是唐诗中李白的佳作,神动飘逸,如天外飞仙,让人高山仰止。现在再读钱梦龙老师的课堂实录,却令我想起了杨过使用的那柄“重剑无锋,大巧不工”的镔铁剑,平实中透着厚重,颇有一代宗师的风范。

 

http://s6/mw690/003Xxah9zy7aUhRvr9je5&690

今年已经八十六岁高龄的钱梦龙老师,依然外出讲课,关心后辈成长,读他的这些经典课例,品他在八十年代初提出的“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的“三主”教学观,深深感觉钱老师的课堂即使在新课标语文理念实践的当下也好不过时。

就拿我们大家都教过的鲁迅的《故乡》来说吧:课堂伊始,学生自读课文后所提出许多问题,这就是以学生为主体;钱老师把这些问题梳理为七类,主次分明、线索清晰、紧扣小说特点归类,这就是以教师为主导,他的大智慧可见一斑。而钱梦龙老师围绕这些问题一步步紧扣文本,品词析句,体验感悟,巧妙引导学生自己总结问题的答案,更让人拍案叫绝;整个课堂我们可以看到他在无形中训练了学生的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炼字能力、分析问题能力,这就是以训练为主线。

当然,只言片语不能表述我对钱梦龙老师课堂教学的推崇,下面我从五个方面来谈一谈我的收获和感悟,希望对各位同行有帮助。

一、匠心独运巧构思,咬文嚼字品文本

16个课堂实录中,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中国石拱桥》的教学。刚上课,钱老师先出示教学挂图,培养学生说明事物的能力。课堂按照“看图——说图——画图”三步进行,不仅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更是找到了文本教学的一把钥匙。学生无法准确说出大拱和小拱的位置关系,钱老师就让学生在文中找到相应的句子“在大拱的两肩上各有两个小拱”,学生通过与刚才自己的描述对比,体会到了“说明文事物要说得明白,必须——用词准确”。这样匠心独运的构思,充分体现了钱老师的过人智慧。

语文教学本质上就是教语言,通过对课文中词语、句子的理解、咀嚼和品味进入文本,才是正途,钱老师在此给我们做了极好的示范。如在《七绝二首》教学中,钱老师仅提出一个问题:“诗写的是春天的哪个阶段”,就提挈了《惠崇〈春江晚景〉》和《江南春绝句》两首诗的教学,让学生在对“暖”“先”“三两枝”“短”“烟雨”“绿映红”等词语的咬文嚼字中,确定了诗歌的内容和意境,也催生出了灵动的课堂。字斟句酌,细嚼慢咽,学生在反复吟咏中求得理解的深入,这对于构建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审美能力,无疑具有重要作用。

 

http://s7/mw690/003Xxah9zy7aUhTtaCid6&690

二、因势利导拓思路,举重若轻善调控

“以学生为主体”就要在教学中充分尊重学生,把学生放在首席的位置,这就免不了要讨论,而讨论就免不了有偏离方向、认知错误、题目太难等情况,这时就能看出老师的课堂掌控能力和知识储备情况。钱梦龙老师就是善于因势利导调控课堂的能手。就以《故乡》中的片段为例,当学生讨论鱼为什么会有青蛙似的两只脚这类生物学的问题时,钱老师随即发问:“这说明什么?书上怎么说的?”学生仔细阅读相关文段后回答:闰土见多识广。这就有利于学生深入探究文本,也避免了课堂内容的游离。

当学生思路堵塞,课堂冷场,该怎么办?这是我们在课堂教学中最担心的问题。钱老师是这样做的:在《死海不死》教学中,学生只能围绕题目和引用的故事来理解课文的趣味性,钱老师提问:“有些趣味性要用心体会才能发现,建议大家从材料的组织和语言的表达两个方面好好琢磨琢磨”,这样适时引导,将要求和方法教给学生,“轻拢慢捻抹复挑”,学生心领神会,豁然开朗。

三、扎实训练追高效,严而有格蕴法度

如今在语文教学中,打着追求高效的旗号,各种新理念层出不穷,可谓“乱花渐欲迷人眼”。然而,回顾钱梦龙老师30多年前提出的“语文导读法”,细细品读钱老师的课堂教学实录,直给人以返璞归真之感。

以《驿路梨花》为例。在让学生理思路环节,钱老师采用的是先抓住“驿路梨花处处开”这个文眼,引导学生了解故事的要义,接着抓住要点编列提纲,然后逐点复述课文,最后组织评议。这样层层铺垫,步步深入,训练思路十分清晰,课堂因而也高潮迭起。值得一提的是钱老师始终把复述课文说成是“讲故事,”虽然只是说法的简单变化,但是学生的学习兴趣明显提高。我不禁想到:自己在平常的课堂中,往往把复述课文这个环节当成是课文刚开始的整体感知部分,简单带过,而钱老师却把它当成了课堂的核心环节,这当中不但有内容的概括,思路的分析,对学生的用词要求也毫不放松。当学生把第二个要点的提纲说成“走进茅屋,看见陈设”时,钱老师没有简单放过,而是问道:“第一次用看见,这里还用‘看见’吗?编提纲要讲究用词”。在复述故事时,钱老师要求学生要注意详略,注意用词,如“柴的干、草的厚、水的满”,细节的处理,体现了对语言锤炼的重视。这样长期地进行训练,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也应该是水到渠成的吧!

 

http://s16/mw690/003Xxah9zy7aUhUXQWX9f&690

四、善听善问重细节,言辞肯切勤表扬

课堂上的钱老师,不仅善导,而且善听。“不过她的话里有个小小的错误”,当学生错把“反动军阀”说成了“霸权主义”时,钱老师如是说;“好!‘察觉’这个词用的好!”当学生赏析“春江水暖鸭先知”时,钱老师这样说;“说对了,但表达上还有一点点的不足,如果能用数学的语言来表达,那就更好了”,面对学生说出海水的质量比人的质量大时钱老师则如此说;“你大声说,说了怎么能不算呢?”学生小声说的答案,钱老师听到了就问,不放过任何疑难。细节的雕琢功夫,实际上是学生表达能力得以提高的循序渐进的过程,其中丰富的赞赏语言,言辞恳切,也使学生的兴趣高涨。

“真聪明,相信你们一定能写好!”“我就知道你聪明嘛!”“这个问题也挺高级的。”“你用了一个绝对高级的名词”“这句话里有一个关键词,你能找出来,我算佩服你了”“好!好极了!你真不简单,阅读面这样广”,只《谈骨气》一课我就找到了很多赞赏之语。纵观全书,这样的话还有很多,边表扬,边激将,钱老师的中肯、具体的表扬性语言和激将法使学生在课堂上的思维火苗突突乱窜,也使课堂充满活力和激情。   

五、笑声不断话幽默,正视错误显人格

《一件小事》教学中,很多学生都认为老女人是装腔作势的,并以文为据。面对学生的错误理解,钱老师并没有轻易否定,而是“幽他一默”:“噢,她可能一直要去兜,兜了几次,‘终于’兜着了车把”,众笑。这样的方式,让学生易于接受和反思。

在课堂上钱老师还不时用真诚的笑,这样既拉近了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也让课堂始终洋溢着轻松欢快的气氛。这也在当老师出现错误时,学生主动举手插嘴:“老师,你说的是下一情节了”,而钱老师也丝毫未觉尴尬,而是“哦,我搞错了(笑),让你给抓住了(大笑),他能听出老师错了,这是老师特别高兴的”,其中忘情的大笑是师生平等关系的润滑剂,对错误的直接面对也是钱老人格魅力的凸显。“凡是指出老师错误的,我要给他打个五角星”,《一件小事》教学中多次奖励纠错的学生,这样的老师怎么不让学生崇拜呢?

掩卷深思,我不禁对这个为语文教学孜孜不倦、兀兀穷年的前辈赞叹。仅有初中文凭的钱梦龙老师靠自己的思考和坚持,为我们提供了很多宝贵的教育教学经验。他的这些经典课例产生的时间,有些甚至比我的年龄还要大,但至今读来仍有醍醐灌顶,茅塞顿开之感,感觉好像为我以后的教学打开了一扇门:语文课的意义是为了促进学生发展;语文学科只能从“语文”的角度寻求思想;听说读写始终是教学的重点;以文为据,文本要细读;不会思考就不会教书,没有问题就是最大的问题……

大道至简,平实厚重打造语文课堂,听说读写提高语文素养,执着追求的钱老,为我们点亮了前行的明灯,循着这光源,我们必将在语文教学这条路途中看到水草丰盈,花繁叶茂的盛景。

 

http://s6/mw690/003Xxah9zy7aUhWLy7j55&690

作者简介:

刘龙飞,洛阳市新安县城关三中教师。喜欢安静的阅读、喜欢美食、喜欢美景;爱笑爱流泪,会为影视、书上感人的情节或喜或悲;热情真诚待人,也愿人真诚以待。年龄渐增,时光轮换,一直不变的是那颗爱语文和课堂上饱满激情的心。

   划: “豫见”@语文湿地编辑部

   编: 我心飞翔

   辑: 刘玉珍    江东云    陈卫星    陈向琼    孙秋备

董春香        刘龙飞    吕向新    杨晓芳   

王玉荣    黄香云        张喜研    

张云霞    张艳艳

本期编辑: 刘龙飞   张云霞

    问: 秦 

    审: 李红玲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