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值退市潮一浪更比一浪高,这将成为A股“新常态”?

标签:
大盘黑马股牛股杂谈涨停 |
感觉今年的5月有点“多灾”,这边全球疫情还没缓解,感染病例不断上升,戴着口罩的日子不知什么时候是个头;这边全国暴雨恶劣天气不断出现,真是“天灾人祸”全齐了。而咱们的A股市场也一样,好像也“不太平”:这个月已经有数支股票面值退市。
让我们来做个小小的“盘点”。
再本月下旬的22日收盘,盛运环保(300090.SZ)、ST天宝(002220.SZ)分别报收0.49元/股和0.7元/股,连续14个交易日股价面值低于1元。这就意味着这两只股票面值退市是必然的结果。
因为,即便是在后来的交易日这两只股票均实现涨停,它们的股价也无法回到1元以上。而根据退市的相关规定,如果上市公司股价连续20个交易日跌破1元面值,将触发强制退市。
同样是在5月,11日下午收盘时,天广中茂连续20个交易日收盘价低于1元,触发面值退市机制,自5月12日开市起停牌。深交所将自股票停牌起15个交易日内,作出公司股票是否终止上市的决定。
看看今年以来的A股,这已经不是个别现象了,越是恨铁不成钢,“熊孩子”还不断出现。现在为止,已有ST锐电(601558.SH)、中广天茂(002509.SZ)、*ST美都(600175.SH)、神雾环保(300156.SZ)等公司锁定面值退市,而随着盛运环保、ST天宝的进入,面值退市股的“家族”大有不断壮大的势头。
面值退市是A股市场化退市的重要标志,相比于通过人为避免ST的保壳手段,面值退市充分体现了市场意识,也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壳资源的炒作价值。
而也同样是在这个月,在“5·15全国投资者保护宣传日”活动上,证监会明确将进一步健全市场化法治化的多元退市机制,完善退市标准,简化退市流程,对触及强制退市标准的坚决予以退市。
让我们来看看这些面值退市股有哪些特征。经营不善是这些退市股的一个显著特点。根据数据显示,盛运环保在2019年的财报中显示,上市公司亏损19.9亿元。而在2017、2018年度,这家公司的数据也十分堪忧,分别亏损13.18亿元和31.12亿元。从而连续三年共计亏损约64亿元。
换句话说,即使这次没有出现面值退市这个境地,这家公司也大概率会因为触发《股票上市规则》规定的三年连续亏损而被暂停上市。
有业内人士总结指出,“面值退市”的个股一般具有以下三个特征:一是这些公司基本面出现了持续恶化;二是这些公司经营不断恶化的情况下,但是没有采取措施进行改善,反而仍然进行跨界收购等资本运作;三是这些公司基本均具有债务违约、盲目扩张、被中国证监会立案调查等风险因素,但是却无动于衷,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也没有采取措施进行纠正。
“面值退市”股数量的不断增加,让上市公司警醒的同时,作为投资者也应该保持清醒,因为不少人都问道:“A股市场里的这些1元股、2元股,是不是投资抄底的机会呢?”
总体感到,由于这些面值退市股存在刚才所说的那些问题,在加上当前A股市场制度规定日益严格,监管也更加全面,即便退市政策可能会有调整,但是退市风险已经很大。且这些股票并不是说已经跌到了很低,现在A股退市的规则主要是借鉴美股,以后可能有更多的这样的面值退市,而不是像美股、港股遍地仙股。
好股上天、烂股落地,从来不会出现什么鸡犬升天,所以很大程度上并不建议投资者以捡便宜的心态轻易去抄这样的底,防止陷入风险之中。还是以买龙头为主,或者是寻找那些“隐形冠军”,只有那样的才有投资的价值,才有流动性的溢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