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郭元祥教授对综合实践《新纲要》的解析心得
(2018-09-27 09:37:02)读郭元祥教授对综合实践《新纲要》的解析心得
前段时间阅读了华中师大郭元祥教授关于综合实践《新纲要》的解析,摘录要点如下:
1、加快教育现代化,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1)教育思想现代化:育人为本
a、学校的办学思想;b、教师的教育理念;c、“教育三观”人才观、教育观、质量观
2)人才培养体系现代化:素质教育
3)教师队伍现代化:四有教师
4)教育治理体系现代化:机制创先a、教育公共服务;b、教育管理体系;c、教育保障体系。
5)教育环境现代化:良性互动a、教育技术现代化;b、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良性互动。
2、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
1)“五立”
a、立身:身心健康
b、立德:美德培养
c、立美:审美情趣
d、立智:认知能力
e、立行:实践能力
2)三全育人
a、全员育人:学校、家庭、社会的育人功能及良性互动;教育公共服务体系。
b、全方位育人:身心和谐、全面发展
C、全过程育人:知识、生活、社会;育人时空的全程化。
3)四个关键能力
a、认知能力:引导 学生具备独立思考、逻辑推理、信息加工、学会学习、语言表达和文字写作的素养,养成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b、合作能力:引导学生学会自我管理,学会与他人合作,学会过集体生活,学会处理好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遵守、履行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
C、创新能力:激发学生好奇心、想象力和创新思维,养成创新人格,鼓励学生勇于探索、大胆尝试、创新创造。
d、职业能力:引导学生适应社会需求,树立爱岗敬业、精益求精的职业精神,践行知行合一,积极动手实践和解决实际问题。
4)五个结合
a、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b、德育与育心相结合
C、课程与课外相结合
d、线上与线下相结合
e、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
5)七大资源
a、自然资源
b、红色资源
C、体育资源
d、科技资源
e、科技资源
f、国防资源
g、企事业单位资源
让多样的资源真正进入学生的成长过程,才能让素质教育真实地发生。只有书本知识学习的所谓素质教育,都是虚伪的素质教育。
3、综合实践课程实施:2001——2017年
1)课程理念得到广泛传播、课程价值得到普遍认可;但课程实施依然存在落实不到位的问题。
2)学科化、知识化、封闭化,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性质不想符合的问题普遍存在。
3)课程形态不稳定、关键能力不明确、课程评价虚化,课程实施的科学性问题普遍存在。
4)课程策略的指导性不强、区域差异与地方差异巨大,课程实施中,学校、家庭、社会之间的良性互动机制明显缺位。
从“第一代综合实践课程”转型“第二代综合实践课程”
第一代:综合性、开放性不足;封闭的室内课程、单一的特长培养;表层体验、活动游戏化,问题导性、技术性、创新性不强;教育过程中生活、科学、技术、社会元素的结构性缺失。
第二代:拥有综合性、社会性、实践性、创新性的实践育人体系;实践育人目标体系,实践课程体系、质量评价体系的建立;LSTS、STEM+;生活探究、科学实践、技术实践、社会参与的一体化。
一、综合实践活动《纲要》的新变化
1、综合实践活动目标维度的变化
1)价值体认:通过班团队、场馆学习
2)责任担当:通过自主管理、社区活动
3)问题解决:通过课题研究
4)创意物化:通过技术创意实践
2、综合实践活动的主要方式
1)考察探究:提出问题;提出假设;选择方法;研制工具;获取证据;提出解释;交流评价
2)社会服务:明确对象、制定计划、开展活动、反思服务、分享经验
3)设计制作:创意设计、选择材料工具、动手操作、交流反思改进。
4)职业体验:职业情景、岗位演练、交流协作、展示分享。
3、内容整合
1)综合实践活动
2)班团队教育
3)研学旅行
4)文化传统教育
5)综合素质教育
通过阅读,不仅了解了综合实践课程从第一阶段的启动、发展和成果,还明确了面对新形势、新变化,综合实践课程前行的方向,对综合实践课程实施有一个整体了解和系统分析,更明确了自己如何根据《新纲要》的指导精神,统整本校的各项课程资源,科学合理的利用身边的资源、围绕学生的兴趣点扎实有效地推进我校综合实践课程的开发和实施。
河浃溜小学
杨秀军
2018.8.25
注:本文转载请注明出处,谢谢!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