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位数加三位数的连续进位》教学设计
(2020-01-08 22:34:19)教材分析:
本课是学生在上节课学习了三位数加两、三位数的不连续进位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学时可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放手让学生通过探究、合作交流、评价算法等方式进行学习。在体会算法多样化的同时掌握用竖式算三位数加三位数连续进位的计算方法,体会“个位、十位、百位满十都要向前一位进“1”,并能正确、熟练地进行笔算,为后面学习连加作好铺垫。
教材在三位数的不连续进位加法上,继续提供湿地动植物种类为话题,引出这一节的教学内容,安排了一个例题。教学内容以学生已有识知为起点,充分体现学生自主探究的过程;还安排了验算环节;虽然进位加法不是新知识,但连续进位加法计算过程比过去复杂,学生容易发生、错误,所以教材安排有针对性地练习。
教学目标:
1、理解三位数加三位数的算理,掌握计算方法,能够正确笔算和验算三位数加三位数连续进位加法题。
2、能根据实际,选取合理的方法正确、灵活地计算三位数加三位数。
3、理解验算的意义,会正确进行三位数加法的验算,逐步养成检查与验算的好习惯。
4、经历万以内的加法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掌握三位数加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的计算方法,会正确进行笔算和验算。
教学难点:正确笔算三位数加三位数连续进位的加法题;能结合实际选取合理的方法计算三位数加三位数。
教学方法: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课前口算。
22+38
72+19
2、笔算。
2 3
8
学生完成后:
说一说:在计算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引起学生对旧知识的回忆运用,为下面迁移旧知识、学习新知识做好准备。
二、探究新知
1、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了解了湿地孕育了丰富多样的野生动物,这节课我们接着了解有关湿地的其他情况。课件出示例3。师问: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要解决什么问题?(指名说,全班完整读)怎样列式?
(指名)学生列式
你们都是这样想的吗?最后齐读算式。
设计意图:结合书中情景,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获取数学信息,发现问题,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探究计算方法。
(1)估算结果。
师:前不久,我们学习了估算,你们能用估算的方法来解决一下这个算式吗?指名说,师板书。谁也是这样估算的,请举手。及时评价。
(2)师:这道题到底等于多少?同学们能用自己的办法准确地计算出来吗?做完同桌互相交流计算方法。(师巡视,找生板演。)
学生介绍计算过程:
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个位上5+8=13,在个位上写3,并向十位进1;十位上4+9+1=14,在十位上写4,并向百位进1;百位上4+2+1=7,在百位上写7。
带领学生完整地回顾刚才的计算过程。
同桌再互相说说。
设计意图:师生合作完成加法竖式计算算理,规范学生的语言,提醒学生在运算时注意的事项,对知识进行再次梳理。
3、验算方法。
师:这道题算得对不对,我们得通过验算就知道了。那么怎样进行验算呢?最简单的一个办法就是把算式中的两个加数交换一下位置再算一遍,如果这次算得结果和交换前算得结果一样,就说明这道题你算对了。同学们,你们会验算了吗?赶快动手验算一下吧!(找生板演,师巡视)
师:你们真棒!今后大家在计算的时候,可一定要养成及时验算的好习惯哦。
完善解决问题过程:写出单位和答句。
445+298=743(种)
答:该湿地的野生植物和野生动物共有743种。
全班齐读算式和答句。
再次看竖式,师生一起:像这样:个位相加满十,向十位进1;十位相加满十再向百位进1,这就是我们这节课学习的加法计算中的三位数加三位数连续进位。揭示课题并板书,齐读课题。
4、跟进练习。
三位数加三位数连续进位你们会算了吗?知道怎样验算吗?下面老师让同学们自己完成做一做中的第2题,记得做完要验算哦!找生板演,其他同学在下面做。师巡视。集体订正。
5、教师小结:
通过笔算三位数加三位数,我们知道了:在计算中,个位相加满十向十位进1,十位相加满十向百位进1。也就是:哪一位数相加满十,就要向它的前一位进1.指名说,齐说:“哪一位数相加满十,就要向它的前一位进1”。
提醒:在计算的时候,千万不要忘记加上进上来的1哦。
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五、当堂检测
完成课本38页做一做最后两道题。注意计算完要验算。(写在本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