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小凤仙蔡锷袁世凯厨子 |
一百年前,虽然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封建统治,但是时局不稳,社会动荡。袁世凯窃取革命成果之后,妄图复辟称帝。在讨袁行动中,云南都督蔡锷被袁世凯调至北京软禁起来。为了麻痹袁世凯,摆脱袁的监视,软禁中的蔡锷故意作出无心政治,生活放荡,整日寻欢作乐的样子。因此,他经常出入北京妓院的云吉班,不久即结识了名妓小凤仙。据《民国通俗演义》记载,小凤仙“浙江钱塘县人,流寓京师,堕入妓籍,隶属陕西巷云吉班。相貌不过中姿,性情却是孤傲,所过人一筹的本事,是粗通翰墨,喜缀歌词,尤生一双慧眼,能辨别狎客才华,都中人士或称她为侠妓。”蔡锷本以“醇酒妇人计策”掩袁耳目,却不料被小凤仙识破。蔡锷见小凤仙气质不凡,有侠义之胆,十分敬佩。曾赠其联语曰:“不信美人终薄路,古来侠女出风尘。”并将自己的境遇和日后打算以实相告。小凤仙此时才知道蔡锷胸怀大志,决心舍身相助。
http://s13/bmiddle/003XwN5tzy6LxXnRUniac&690
此后,蔡锷与小凤仙明是花天酒地,寻欢作乐;暗地却在策划逃出京城,先出走天津,再绕道返回云南,重整旗鼓,坚持反袁。小凤仙深为蔡锷壮志所感动,要求同行,共生死。蔡锷一再劝阻,小凤仙哭诉道:“我虽是风尘女子,也知爱国,怎忍令英雄壮士,溺迹床帏?但此去须要保重,免我远念。想将军即日就要启程,让我以酒为君送行。”两人含泪对饮,稍后小凤仙拿出所填词三首,递给蔡锷,只见词中写道:
“骊歌一曲开琼宴,且将之子践。你倡义心坚,不辞冒险,浊着一杯劝,料你食难下咽。你莫认作离宴,是我两人大纪念。“
”燕婉情你休留恋,我这里百年预约来生券,你切莫一缕情丝两地牽。化作地下并头莲,再了生前愿。
“你须计出万全,力把渠魁殄。休说你自愧生前,就是侬也羞见先生面,要相见,到黄泉。”
蔡锷看后,激动万分,将此稿深藏怀中。蔡锷走后,袁世凯多次派人前来查问,小凤仙的回答只有三个字:“不知道!”
1915年,蔡锷辗转返回云南,组织护国军反袁。不久,袁世凯在全国一片唾骂声中死去。不幸的是,蔡锷患上喉结核病,1916年11月8日病逝于日本,年仅34岁。
小凤仙得知噩耗,痛不欲生。在蔡锷追悼会上,她献上一幅挽联:“赢得英雄知己,桃花颜色千秋”后,毅然离开伤心地北京八大胡同,开始颠沛流离的生活。此间她曾嫁给一位民国军队师长,师长在一次作战中战死,让孤苦的小凤仙又一次遭到不幸。为生计所迫,不得已她又嫁给一个厨子,来到东北沈阳,住在一间只有10平方米朝北的平房里。因厨子姓陈,邻里都以“陈娘”相称。她却给自己取了“张洗非”的名字,意思是要与过去彻底决断。但是,老陈发现,在小凤仙随身的一个小包里珍藏着一张年轻英俊的军官的小照。一次老陈曾问过这人是谁,小凤仙只是平静地回答道:“普通朋友。”
平日的小凤仙,不讲究穿戴,只是特别爱干净,家里虽然没有像样的摆设,但总是十分整洁;她穿的衣服很普通,却洗的透亮,穿在她身上是那么得体。小风仙有两个嗜好,一是爱喝一点酒,几乎每餐都要喝上两盅酒。再就是喜欢听戏,只要听戏,她常常沉醉其中,好像什么事都忘了。因生活困苦,她给人家当过保姆。1951年初,一个偶然的机会,她见到率团赴朝慰问演出途经沈阳的京剧大师梅兰芳,经梅的介绍,她到一个机关学校当一名保健员,才有了一份微博的收入,日子过得好了一些。她从来不跟别人提起以往的事情,在她心里自己就是“张洗非”,她已经习惯了现在的生活,也感到一种满足。就这样,小凤仙与陈姓厨子过了几十年。她很庆幸找了一个再老实不过的丈夫,使她有一个家和相对安定的生活。对于一个风尘女子,在经历过如浮尘一般的日子,真正享受到生活的时候,才懂得珍惜。所以,她满足已有的一切,不再有什么奢望。
岁月如梭,时间到了1976年,小凤仙已经76岁。一次突发脑溢血,她倒在公厕里,不治身亡。老陈从小凤仙身上的小包里,拿出那张几乎伴随她大半辈子的蔡锷将军的小照,只见依然平整如新。那是一段岁月的记忆,是一份爱的见证,一直藏在小凤仙的怀中,刻在她的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