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朔州崇福寺弥陀殿金代塑像

(2025-10-07 12:46:59)
标签:

朔州崇福寺

金代弥陀殿

分类: 佛庙道观
石刻迷_新浪博客

朔州崇福寺弥陀殿金代塑像
崇福寺,古名林衙院,位于山西省朔州市朔城区东大街北侧。 [1]占地面积23400平方米。 建于唐高宗麟德二年(665年),由鄂国公尉迟敬德奉敕监造。

朔州崇福寺弥陀殿金代塑像
金熙宗崇佛,于皇统三年(1143年)敕命开国侯翟昭度主持增建弥陀殿,观音殿,改寺为净土宗佛刹。金天德二年(1150年),海陵王完颜亮赐额“崇福禅寺”。经元、明、清各代重修,始成现有规模。现存建筑中除弥陀殿、观音殿为金代遗构外,皆为明清建筑。

朔州崇福寺弥陀殿金代塑像
弥陀殿内设有宽大佛坛,供奉主像三尊,正中阿弥陀佛,两侧的观世音和大势至二菩萨。塑像比例适度,服饰精致,面型丰满,神态端庄,有唐、宋造像之风韵,是金代塑像中的上品。殿内四壁满绘壁画,内容以说法图为主,大都属金代原作。弥陀殿规模庞大,气势雄伟,其建筑形制、雕刻艺术、塑像绘画艺术以及琉璃烧造工艺等均有较高的历史、科学、艺术价值,为金代建筑上乘之作。

朔州崇福寺弥陀殿金代塑像

弥陀殿内的佛坛宽11.3米,深5.3米,呈“凹”字形布置。主像三尊均为金代原塑,正中阿弥陀佛高5.7米,结跏趺坐于仰莲须弥座上。佛像面部丰腴而不失清秀,双眉如新月,双目微合下视,嘴角微微上翘,呈现出“拈花一笑”的慈悲之态。其袈裟采用“曹衣出水”式技法,衣纹如涟漪般层层叠叠,既符合佛教造像的仪轨,又展现了宋代以来写实主义的艺术倾向。

朔州崇福寺弥陀殿金代塑像
值得关注的是,三尊造像的手势均采用“金代范式”:阿弥陀佛施禅定印,观世音菩萨施无畏印与与愿印(二臂观音少见此组合),大势至菩萨施与愿印。这种手势组合在同期其他寺院较为罕见,有学者认为可能与金代密宗的传播有关,但尚未形成定论,为造像研究留下了探讨空间。

朔州崇福寺弥陀殿金代塑像
崇福寺弥陀殿的背光设计高达14米,直达殿顶,采用藤条编织骨架、镂空泥塑和彩绘工艺。其表面以缠枝莲纹与火焰纹为底,浮塑13尊伎乐天,手持乐器衣袂飘动,营造出“佛光普照”的庄严氛围。背光两侧倾斜设计缓解了殿内空间压迫感,是辽金时期高等级寺庙的典型做法。

朔州崇福寺弥陀殿金代塑像


朔州崇福寺弥陀殿金代塑像


朔州崇福寺弥陀殿金代塑像


朔州崇福寺弥陀殿金代塑像
胁侍菩萨

朔州崇福寺弥陀殿金代塑像


朔州崇福寺弥陀殿金代塑像


朔州崇福寺弥陀殿金代塑像


朔州崇福寺弥陀殿金代塑像


朔州崇福寺弥陀殿金代塑像


朔州崇福寺弥陀殿金代塑像


朔州崇福寺弥陀殿金代塑像
须弥座力士

朔州崇福寺弥陀殿金代塑像


朔州崇福寺弥陀殿金代塑像
弥陀殿内的金刚力士属于佛教护法神,通常位于主尊佛像两侧,承担护法职能。从现有描述来看,这两尊力士的形象特征为:
身高超过9米,采用缕空泥塑彩绘工艺制作。造型威严,具有典型的辽金时期佛教造像风格。

朔州崇福寺弥陀殿金代塑像


朔州崇福寺弥陀殿金代塑像


朔州崇福寺弥陀殿金代塑像


朔州崇福寺弥陀殿金代塑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朔州崇福寺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