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平汉墓壁画

标签:
山东博物馆汉墓壁画 |
分类: 展览展品 |
石刻迷_新浪博客

东平汉墓壁画,2007年在东平老物资局的改造过程中,发现和发掘了一批汉代墓葬,共计 18座,其中的3座(1号、12号、13号)彩色壁画墓最为引人注目,其年代为西汉晚期至新莽时期,出土的彩色壁画色彩艳丽,特点鲜明,内容题材丰富,尤其是1号墓的彩色壁画,内容最为丰富,保存也最为完好。其所绘内容有红日、三足乌、对饮图、仕女图、升仙导引图、拜谒图、武士图、乐舞杂技以及方相氏驱疫仪式等,东平彩画是山东迄今发现年代最早、保存最完好、内容最丰富、艺术水平最高的汉代壁画,填补了山东地区汉代壁画墓的空白,对于汉代丧葬制度、民间生活习俗、中国绘画史等方面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
(上图)东平一号墓为夫妻合葬墓。墓室内的壁画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第一个部分是前庭的顶部;第二个部分是西壁墓门两侧立板、南北两壁;第三个部分是门楣内侧的彩色画像。三个部分的壁画总面积约有12平方米。一号墓的壁画都有个白色背景,也就是说是当时在绘制时先在石材表面涂抹白色为底色,随后再绘制人物故事壁画。

第二部分的壁画在墓室门楣内侧,一共画了12个站立的人物,也就是说南北门楣各有6个人物彩绘。画中所绘人物袍袖高挽、身配武器,他们身上的衣饰纹理被刻画十分细腻,人物神态、表情、动作各不相同。
通过专家分析,这些彩绘人物都是当时武士的打扮,他们的作用就是墓主人往生之后在墓室的保镖。

据史料记载,梁国有一名年轻貌美、品德高尚的寡妇,这个寡妇在丧夫之后被很多王公贵族所追求。梁王听闻此事之后,对这个寡妇十分好奇,就派人下聘,欲将她娶进宫中。但是这个寡妇认为一女不嫁二夫,不仅拒绝了梁王,还试图割掉自己的鼻子以表明不嫁的决心。梁王为她的气节所动,不仅没有强娶,还赐名“梁高行”来嘉奖她。
其实这个故事是用描绘两个不同的故事情节来呈现的。一幅画面为使者双手托举聘书跪于地,梁高行侧身回首欲接过聘书,似不知聘书内容;另一幅画面(在西璧北侧)中,梁高行背向使者,右手持镜照面,左臂长袖后甩,似是拒绝之意。
中层同样也用了两个画面来讲述“孔子见老子”的故事。据史料记载,孔子曾求教于老子。在汉代道家思想与儒家思想都曾用来治国,这两幅画面生动地再现了中国儒道两大流派的始祖进行思想交流的场景。
孔子、老子二位圣人相对,身穿绿色袍服的老子略显瘦小,身稍外侧,双目微垂,欣然受礼,身着黑色袍服的孔子身材魁梧,身体前倾,双手拢于胸前,头微微昂起,面向老子躬身作问礼状。这幅沉睡地下2000年左右的孔子画像,为研究这位古代圣人的实际形象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前一篇:国家博物馆:汉画像砖石
后一篇:嘉祥隋代墓壁画